-
石泓寺石窟 编辑
石泓寺石窟,又称川子河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直罗镇川子河北岸,是隋至明代佛教石窟,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唐、宋、金、元、明历代断断续续建造。
石泓寺石窟,现存洞窟10座,窟型以方形、坛柱式为主,窟内中央设坛,坛四角设通顶立柱,坛上雕成组造像,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释迦、倚坐弥勒、文殊、普贤、舒坐观音、罗汉、干佛、三清等。石泓寺石窟为研究中国历史、宗教史,特别是雕塑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形象资料。
2006年5月25日,石泓寺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石泓寺石窟
地理位置: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直罗镇川子河北岸
所处时代:隋至明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0865-4-055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唐、宋、金、元、明历代,断断续续建造了石泓寺石窟。
第1窟内有隋大业纪年,第3、4窟残存唐咸通纪年,第5窟存北宋开宝元年题记。以上四窟左右比邻,形制、规格相若,均为中央设坛的方形窟,门道两侧有持矛按剑的金刚力士浮雕。佛坛上依背屏雕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顶略作小穹隆形。四壁凿龛雕坐佛、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游戏坐菩萨等。
第2窟为主窟,造像题记年代集中在金皇统元年至金贞元二年之间,推测为金代石窟。前室与第1窟相连,主室平面呈方形,宽10.3米,高5.4米,进深10.7米,中央设坛,坛基四角各有一方形石柱通连窟顶,坛上主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圆雕。佛结咖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具波状发髻,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手抚膝,左手在腹下结禅定印;头顶上方雕出窟顶的八边形莲花藻井。迦叶、阿难二弟子立于两侧仰莲台上,迦叶呈老年梵僧相,弓背拱手;阿难为年轻汉僧相,双手在胸前合十。文殊、普贤二菩萨结咖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文殊手执经书状物,须弥座束腰间刻一狮;普贤头戴高冠,左手已残损,右手置于膝上,须弥座束腰间刻一象。
佛坛立柱与窟内四壁布满各类雕像,在成列的干佛间,错杂开凿数十个大小不一的龛,两侧壁主要开大龛,后壁主要刻千佛。大小龛内凿龛造像除常见的三世佛、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萨(华严三圣)外,另有结智拳印的䀝卢遮那佛,以及水月观音、文殊、普贤、八难观音、地狱变相、十六罗汉和布袋和尚等。
石泓寺石窟
文物名称 | 文物照片 |
---|---|
舒坐观音菩萨像 | |
水月观音菩萨像 | |
碑刻嘉靖癸卯年题记 | |
碑刻开宝三年题记 | |
碑刻咸通三年题记 |
艺文
明嘉靖延安知府刘汝作诗赞日:“飞阁撑云栈,清泉绕茂林”“丹崖双绿水,梵室倚苍峰”。
地理位置
石泓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直罗镇川子河北岸。
石泓寺石窟
交通
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县城内驾车经过青兰高速,大约1小时10分钟可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