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寨遗址 编辑
姜寨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北1千米处,是一处与半坡遗址同时期的原始社会部落遗址。距今约五六千年。
姜寨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发掘13000平方米。可分为五个时期文化层,前四期属仰韶文化,最上层的第五层属龙山文化。出土文物有石、骨、角、蚌、陶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1万多件。出土的黄铜片是中国发现较早的铜器残片,据分析,内含高比例锌、铅,对研究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在室壁中发现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图案残迹及刻画符号,是中国墙壁装饰和文字的雏形。
1996年11月20日,姜寨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姜寨遗址
外文名:Ginger village site
地理位置: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北1千米处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约 50000 m²
保护级别: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4-0020-1-02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村落布局
姜寨遗址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基地三部分,保存基本完整。居住区略呈圆形,西南临河,东、南、北三面都有人工挖成的防御性壕沟作为屏障。居住区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中央有面积较大的广场,应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在广场周围分布着100多座房子,分为5个群体。各个群体中都有一座较大的房子。其他较小的房子都围绕着大房子建筑,房门均朝向中心广场。用于储藏食物和其他东西的窖穴分布于房子附近。此外,居住区内还有许多儿童瓮棺葬和家畜的圈栏。
窑场在村西临河岸边。村东越过壕沟即为墓葬区,南北分布着3片墓地。就整个村落遗迹特别由5组建筑群来看,可能居住着由若干氏族组成的一个胞族或一个较小的部落。
房屋建筑
姜寨遗址发掘的房屋基址大小不一,有地穴式、半地穴式及地面建筑三类。平面为方形或圆形。较完整的大型房子有5座,均为方形,其中半地穴式3座和地面建筑2座,面积均达80平方米以上,一般都有较宽的门道,门内设灶台和火塘,火塘两旁筑有低平的方形土台和台面。居住面与壁面均用草泥涂抹,并经火烧。中、小型房子面积一般为20平方米左右。有少数居住面用草泥涂抹并经火烧。房屋中央都有一个灶面或浅穴灶坑。
半地穴式者下部以穴壁为墙,穴壁四周还有若干小柱洞,地面起筑的多以木骨涂草泥为墙。陕西龙山文化的十多座房子,分为方形和圆形两种,除地穴、半地穴外,出现了地面分间建筑,居住面一般先涂草筋泥再抹白灰,比较讲究,有的屋内还设有地窖。
墓葬
姜寨遗址发掘的墓葬较多,总数有600余座,其中365座属半坡类型。成人墓葬一般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分布在遗址壕沟外的基地里。儿童瓮棺葬只有少数与成人葬在一起,大部分分布于居住区房屋附近,是以瓮和陶盆、陶钵,或陶罐与陶钵相扣合。少数墓内的随葬品极为丰富。属于史家类型的墓葬有200余座,一般为土坑墓,为多人二次合葬。一个坑内常埋葬20多具人骨,多的达七八十具。一般都分排分层头朝西整齐埋葬。
姜寨遗址
姜寨遗址 出土文物
姜寨遗址出土了1万多件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粮食朽壳、动物骨骸、装饰品、工艺品等。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有许多骨器。陶制的器物和半坡遗址相类似。发现的谷物和动物遗骸表明其社会经济属农业为主和渔猎并存的状态。制陶仍是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在这些遗物中,发现了一件黄铜片,经有关部门化验,是一由铜锌合金组成的黄铜片。铜片的发现,把中国冶金工艺的出现提早到了6000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另在遗物中发现一套绘画工具,即石砚、石质磨棒、黑色颜料和陶质水杯。在1万多件遗物中,还出土许多绚丽多彩、别致的彩陶器。一些陶器上还发现与半坡陶器相似的120多个刻划符号,计有38种。
1996年11月20日,姜寨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信息
姜寨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北1千米处。
姜寨遗址碑
交通信息
乘306路、307路等专线车或旅游车到临潼下车,然后换乘去姜寨遗址的公交车或旅游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
上一篇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