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州同善义仓 编辑
解州同善义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占地面积9781.98平方米,是清朝时期的建筑。
解州同善义仓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阎敬铭侄子阎廼珏先生在运城建的同善义仓之一。整体布局坐南朝北,南北长164.403米,东西宽59.5米。现存有仓区大门、前院和后场。门房面宽七间,进深四椽,明间开双扇板门。解州同善义仓有防潮、通风、防盗、坚固、安全等特点,体现了清代仓储建筑的形制、材料和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2019年10月16日,解州同善义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解州同善义仓
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9781.98 m²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保编号:8-0256-3-05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空置。
解州同善义仓
解州同善义仓整体布局坐南朝北,南北长164.403米,东西宽59.5米,占地面积9781.98平方米。院落分为前院和后场。前院现存义仓大门、北仓、东仓、西仓、南仓,后场现存南仓。
解州同善义仓
解州同善义仓大门面宽七间,进深四椽,明间辟双扇板门。大门迎面为面宽七间的仓房,中间辟为通道。穿过通道,东西两侧均为形制相同的粮仓,面阔十七间62米,进深四椽11米,单檐硬山顶。前檐及后檐墙砌筑手法相同,均向里倾。采取了独特的立木框架结构,墙体厚实,粮仓顶设有通风口,地下设架空的厚木地板,墙体宽厚,使粮仓具有冬暖夏凉和防虫、防鼠、防霉等功能。南仓面宽七间,进深四椽,中辟门洞,入后院是收晒粮之地。后院北侧仓库长65米,宽12米,中间三间设为仓神殿,以供奉粮神,殿内所奉粮神像已毁。
墙体
排通风口
解州同善义仓
解州同善义仓的门分作两层,并且在门的里侧有板槽。这样粮食搭高一层,放一块木板,下层装满粮食后,就把下面的门关了,再往上层装。出粮时,可先从下层开口,粮食慢慢流出。义仓的砖墙上有缠枝莲花图案,寓意吉祥如意。义仓大院地板系新铺的砖院,防水性能良好。原来的义仓门槛很高,并且紧贴着门,这样可以起到挡鼠防虫的作用。
修解州同善义仓的官员叫阎廼珏,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任河东道台。此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即清朝名臣、来山西督办赈灾事务的钦差大臣阎敬铭的侄儿。清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年),中国北方发生一场特大旱灾,席卷直隶(河北省旧称)、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五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大灾当年,清光绪三年(1877年)九月,清廷急派东阁大学士阎敬铭为钦差大臣,来山西赈灾。阎敬铭在朝中以善理财著名。来山西后,开放义仓、社仓赈灾、调拨赈灾粮银,动员社会募捐,允许洋人参与。在连续三年的大灾荒中,没有发生过一次民变。大灾过后,其侄阎廼珏任河东道台,清光绪八年(1882年),先在解州建成同善义仓。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运城老东街创建运安同善义仓(20世纪70年代拆除)。
地理位置
解州同善义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解州村。
解州同善义仓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解州同善义仓,路程约19.1千米,用时约30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汉长安城·兆伦铸钱遗址
上一篇 阮氏双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