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郎庙北殿 编辑
二郎庙北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蒲掌乡北阳村东侧,是元朝时期的建筑遗存。
二郎庙北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5.8平方米。北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袱通檐用二柱,柱头有覆盆式卷刹、阑额与普柏枋相交出头,柱头斗拱为四铺作单昂,补间斗拱四铺作单抄,每间一朵,当心补间拱出45°斜拱,前檐当心间碎板门,两次间为棂条窗,均为现代改造。 二郎庙北殿建筑现状保存较完整,柱头卷刹、斗栱和梁架等造型有特色,反映了元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和地方建筑手法。 二郎庙北殿造型浑厚古朴,木构建筑特色明显,是垣曲现存的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元代建筑之一。 二郎庙北殿对于研究垣曲早期古建筑的形制及其演变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
2006年5月,二郎庙北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二郎庙北殿
地理位置: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蒲掌乡北阳村东侧
所处时代:元朝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435-3-138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重修;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修;正殿与东西配殿清代被毁。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泥神像被毁。
1995年,重塑神像并对前檐斗栱等构件进行油饰彩绘,造成了保护性破坏。
2014年3月7日,垣曲县二郎庙北殿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开工,包括北殿修缮、院落铺墁与围墙砌筑、配殿与山门遗址清理及管理用房整修四部分。
二郎庙北殿
二郎庙北殿坐北朝南,东西长约9米,南北宽6.2米,建筑面积55.8平方米。北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 北殿的后檐及山面不设台明,仅于前檐处设台明,高约15厘米。殿内的大木构架保存相对完好。全殿共施斗栱九朵,其中前檐阑额之上施五朵,后檐柱头上施四朵,前檐斗栱形制均为四铺作,明间柱头铺作为单昂四铺作,补间铺作为单抄四铺作并两缝斜栱,后檐斗栱则均为斗口跳。 梁架结构为四椽袱通檐用二柱,柱头有覆盆式卷刹、阑额与普柏枋相交出头,柱头斗拱为四铺作单昂,补间斗拱四铺作单抄,每间一朵,当心补间拱出45°斜拱,前檐当心间碎板门,两次间为棂条窗,均为现代改造。里面的木质结构历史文化气息厚重。
二郎庙北殿
二郎庙北殿体量虽小,但建筑现状保存较完整,柱头卷刹、斗栱和梁架等造型有特色,反映了元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和地方建筑手法。
二郎庙北殿
二郎庙北殿遗址碑
地理位置
二郎庙北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蒲掌乡北阳村东侧。
二郎庙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二郎庙北殿,路程约49.3千米,用时约5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