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靖楼 编辑
边靖楼又名谯楼、鼓楼,边靖楼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十字街心。居整个古代州城的最高点,是历史上长城险隘雁门关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点。为守望瞭敌、指挥作战,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建筑,有万里长城第一楼之美誉。
边靖楼坐北向南,由高大的砖券门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木结构歇山顶楼身两部分组成。台基底平面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高13.3米。中券门洞南北贯通。楼身通高26.7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四周围廊,二层设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一糖格下不通斗共、斗共仅地于二女、二层。二层檐柱之上施五踩重翘斗拱,三层檐下施五踩重昂。每层四周搭交形成上下重叠柱网布局,别具特色。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四周围廊用四柱。
1965年5月,边靖楼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边靖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边靖楼
地理位置: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十字街心
所处时代:明代
占地面积:2402 m²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5-235-3-41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明成化七年(1471年),边靖楼被焚。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边靖楼重建。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雁平兵备道唐豫诚立的“声闻四达”横匾;知州杨弘志立“威镇三关”巨匾。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知州陈鼎雯的草书“雁门第一楼”横匾。
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有维修,现存仍为明代遗构。
1957年,边靖楼用桁架加固梁架与支顶危险部分。
1976年,受唐山地震影响,边靖楼体廊柱发生倾斜,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派人对柱子进行校正,并施加铁带、铁箍。
1986年,大风把靖边楼正脊刮倒三分之二,山西省文物局及时予以修复。
1995年,山西省文物局委托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进行了勘测和设计,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对靖边楼进行全面维护修缮。
1998年,山西省省文物局委托山西省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修缮任务。
遗址
综述
正看
基台
近景
楼身
俯瞰
登台步道
步道
2001年6月25日,边靖楼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边靖楼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十字街心。
边靖楼
交通路线
上海市——京沪高速——京台高速——灵河高速——边靖楼
郑州市——二广高速——七牛线——边靖楼
北京市——京昆高速——灵河高速——新城北路——边靖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