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文庙大成殿 编辑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子文庙大成殿长子文庙大成殿

长子文庙大成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东大街长子一中西南侧。 长子文庙始建于北宋建中元年(1101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到明崇祯十四年(1642年),长子文庙历经多次重修。

长子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屋顶形制为单檐歇山顶,屋顶正脊为琉璃脊兽,四坡灰瓦覆面,檐柱断面形制为方柱形,柱子上窄下宽,收分和缓舒畅。殿内梁架为厅堂式彻上露明造,殿内柱子都用木柱,内柱高于檐柱。明间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六柱,次间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五柱。与减柱法形成对比。通观整个建筑,只有柱头铺作、无补间铺作,两山、后檐斗拱形制相同,为五铺作偷心造。 长子文庙大成殿的碑刻阴面镌刻明嘉靖十年(1531年)《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文17列,共930余字,是嘉靖皇帝专为更正孔子名号与祭祀礼仪而撰写的一篇文章,是一通圣旨碑,有较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2019年10月7日,长子文庙大成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长子文庙大成殿

地理位置: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东大街长子一中西南侧

所处时代:元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8-0214-3-01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长子文庙始建于北宋建中元年(1101年)。

金承安三年(1198年),主簿焦日隆主持重修长子文庙。

元中统年间(1260年),县尹马德开启长子文庙重修工程。

元至元八年(1272年),县尹刘谦完成了对长子文庙的重修工程。

元至正九年(1349年),县尹吕克明重修文庙。

明洪武二年(1369年),到明崇祯十四年(1642年),长子文庙历经多次重修。

建筑格局

编辑
长子文庙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屋顶形制为单檐歇山顶,屋顶正脊为琉璃脊兽,四坡灰瓦覆面,檐柱断面形制为方柱形,柱子上窄下宽,收分和缓舒畅。殿内梁架为厅堂式彻上露明造,殿内柱子都用木柱,内柱高于檐柱。明间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六柱,次间梁架为四椽栿对前后乳栿用五柱。与减柱法形成对比。通观整个建筑,只有柱头铺作、无补间铺作,两山、后檐斗拱形制相同,为五铺作偷心造。从斗拱形制而言,仍保留着宋、元时期建筑的风格。

长子文庙大成殿

文物遗存

编辑

石碑

长子文庙大成殿有一通石碑,即孔子遗像造像碑。石碑通体青石,通高3米,碑身高2.6米,宽0.77米,厚0.28米;碑座高0.4米,宽1.06米,厚0.62米。碑首篆额为“宣圣遗像”。

文物价值

编辑

碑刻

长子文庙大成殿的碑刻阴面镌刻明嘉靖十年(1531年)《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文17列,共930余字,是嘉靖皇帝专为更正孔子名号与祭祀礼仪而撰写的一篇文章,是一通圣旨碑,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历史文化

编辑

孔子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较博学的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保护措施

编辑
2019年10月7日,长子文庙大成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长子文庙大成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东大街长子一中西南侧。

大成殿

交通路线

从长子县坐车到东大街长子一中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