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漳伏羲庙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漳伏羲庙中漳伏羲庙

中漳伏羲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南漳镇中漳村西南,占地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是元朝、明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存。

中漳伏羲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明崇祯、清乾隆、同治年间均有重修。中漳伏羲庙坐北朝南,现存一进院落,占地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庙内存献殿和大殿,大殿为元代建筑,献殿为明代建筑。中漳伏羲庙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大殿前檐斗栱布局疏朗,柱头斗栱为四铺作单杪,补间铺作隐刻,后檐无斗栱。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搭牵对三椽用三柱。献殿紧邻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椽,悬山卷棚顶,筒板瓦屋面。中漳伏羲庙存明崇祯十三年(1643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碑碣各1方,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碑1通。中漳伏羲庙主要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大殿斗栱、梁架等大木作部分均为原构,具有晋东南地区元代建筑的典型特征,为研究当地元代建筑提供了实例。

2013年3月5日,中漳伏羲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漳伏羲庙

地理位置: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南漳镇中漳村西南

所处时代:元朝、明朝

占地面积:约 16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809-3-107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中漳伏羲庙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明崇祯、清乾隆、同治年间均有重修。

中漳伏羲庙献殿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

2017年,长子县对中漳伏羲庙进行了维修。

建筑格局

编辑

中漳伏羲庙

中漳伏羲庙坐北朝南,现存一进院落,占地面积约为1600平方米。庙内存献殿和大殿,大殿为元代建筑,献殿为明代建筑。

主要建筑

编辑
大殿

中漳伏羲庙大殿梁架结构中漳伏羲庙大殿梁架结构

中漳伏羲庙大殿建于砖石台基之上,长7.4米,宽8.3米,高0.3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大殿前檐斗栱布局疏朗,柱头斗栱为四铺作单杪,补间铺作隐刻,后檐无斗栱。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搭牵对三椽用三柱。檐柱为石质,明间板门为新设,两次间为直棂窗。

献殿

中漳伏羲庙献殿

中漳伏羲庙献殿紧邻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椽,悬山卷棚顶,筒板瓦屋面。方形抹角石柱,前后檐斗栱对称,每间平身科施一攒,柱头科斗栱为五踩双昂,栱面雕花,蚂蚱头雕成龙头,平身科除逐翘出斜栱外,其余皆与柱头科相同。   

文物遗存

编辑

石碑

中漳伏羲庙存明崇祯十三年(1643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碑碣各1方,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碑1通。

文物价值

编辑
中漳伏羲庙主要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大殿斗栱、梁架等大木作部分均为原构,具有晋东南地区元代建筑的典型特征,为研究当地元代建筑提供了实例。

保护措施

编辑

中漳伏羲庙遗址碑中漳伏羲庙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中漳伏羲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中漳伏羲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南漳镇中漳村西南。

中漳伏羲庙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中漳伏羲庙,路程约12.4千米,用时约27分钟。

下一篇 襄垣昭泽王庙

上一篇 庄头天仙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