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羲庙 编辑
伏羲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刘庄村境内,是济宁市现存较早的庙宇建筑,伏羲庙建筑年代不详,魏时已为名胜。
伏羲陵台基高筑,伏羲庙即在其上。陵台长40.5米,宽34.6米,面积为1401.3平方米,台高4.6米。陵台四周条石砌垒。依山建陵、陵上建庙、陵庙合一,伏羲庙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孔子说“古者墓而不坟”,即上古时代埋葬后不堆坟头,尔后在陵墓上建享堂、庙宇进行祭祀。微山伏羲庙很好地体现了上古礼仪葬制。
1992年2月16日,伏羲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伏羲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伏羲庙
地理位置: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刘庄村内
所处时代:宋至清
占地面积:1401.3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141-3-43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魏书·地形志》载:“高平,二汉属山阳……有痴水、千秋城、胡陆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庙。”高平,即今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一带。据此,伏羲庙应当在魏时已为名胜。
宋熙宁七年”(1074年),重修伏羲殿,保留北宋建筑风格。
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重修伏羲圣祖庙。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重修伏羲庙。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重修伏羲庙。
1993年、1995年、2006年,微山县有关部门曾对伏羲庙、伏羲殿进行了维修、重修、加固。
微山伏羲庙
伏羲庙现存的伏羲殿坐落在青石云台(即伏羲陵)上,殿面阔5间,进深3间,长15.4米,宽9米,面积138.6平方米。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式,斗拱结构,单华柱,三下昂、七铺座。殿为八柱六重梁九檀,长鼓状石础。大殿东西两侧各有4根,前后各有两根八棱形石柱;前面还有6根,后面还有4根木柱。两稍间为一座间斗拱,中间3间檐下为两座补间斗拱。殿内梁、檩、椽、柱上均施以彩绘,因年代久远现已模糊不清。殿顶为黄绿色琉璃瓦,脊瓦作对吻云龙图案。庙后有群泉涌出平地,号称“羲凤泉群”,有圣母池泉、西龙泉、圣裔泉、六合泉、西六泉、有本泉、小龙泉等。
伏羲庙原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数里之外,即可遥观,前有三圣阁,后有女娲殿,另有蓍草园、渡善桥、钟楼、鼓楼庙门等,伏羲殿建在中心部位,周围绕以青石垣墙,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
依山建陵、陵上建庙、陵庙合一,微山伏羲庙的建筑风格极具特色。孔子说“古者墓而不坟”,即上古时代埋葬后不堆坟头,之后在陵墓上建享堂、庙宇进行祭祀,微山伏羲庙很好地体现了上古礼仪葬制。
微山伏羲庙
相关记载
《十三道图·图经》载:“单州鱼台县东北七十里曰辛兴村,其间有伏羲皇帝之陵,陵上有庙。”唐、宋、元、明皆有重修碑刻。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建筑被拆除,墙垣倒塌殆尽,现存的建筑物—伏羲殿。
清代康熙三十年(1691年)编撰的《鱼台县志》载:“其前有伏羲庙,庙中双柏可数千年物,真古祠也。”
2013年3月5日,伏羲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
伏羲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两城镇刘庄村境内。
伏羲庙
交通
两城镇人民政府距离伏羲庙8.8千米,驾车约15分钟到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