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庙 编辑
曾庙,初称忠孝祠,又称曾子庙、宗圣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城南约23千米的南武山南麓,是历代祭祀孔子高足曾参的专庙,始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前426年)。
曾庙坐北朝南,南北长约276米,东西宽约108米,占地面积约29808平方米。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分成正、左、右三路,前后共五进院落,建筑30座,殿庑70余间,围以红色墙垣。重要建筑物有大门、戟门、育英门、咏归门、慎独门、宗圣殿、寝殿、莱芜侯祠、三省堂、斋宿所、万历碑亭、乾隆御碑亭等。曾庙,布局严谨,气势恢弘,是中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群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建筑史,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物资料。
2006年5月,曾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曾庙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城南约23千米的南武山南麓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6-617-3-32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政府4次拨款维修曾庙。
2022年10月13日至2022年12月31日,曾庙进行提档升级改造。
宗圣门
曾庙大门外建有三座高大的石坊,均为四柱三楹石质建筑。西边是“一贯心传”坊,寓意得孔子真传,并能以一贯之。东边是“三省自治”坊,取自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曾子的自我修养观。正对庙门的坊,称“宗圣坊”,坊上有一个瓶,那是承露宝瓶,取自承受上天恩泽之意。“三坊”彰显了宗圣曾子的功德和在儒学中的地位。
大门
大门
曾庙戟门
曾庙戟门
曾庙乾隆御碑亭
曾庙乾隆御碑亭
曾庙宗圣殿
曾庙宗圣殿
曾庙三省堂
曾庙三省堂
宗圣殿,为曾庙的主体建筑,九脊重檐歇山式建筑。殿门上悬“道传
涌泉井
涌泉井
曾子(前505~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孔子弟子,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在儒家“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传承链条中,曾子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被后世尊为“宗圣”。曾子参与撰《论语》,著《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他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对后世影响深远。
曾庙遗址碑
2011年12月,曾庙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地理位置
曾庙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城南约23千米的南武山南麓。
曾庙景区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曾庙,路程约20.6千米,用时约35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