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辛庄遗址 编辑
大辛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以商代遗存为主,并有后李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存,占地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
大辛庄遗址共发掘商代墓葬141座,获取包括陶器、骨角器、玉石器、青铜器等各类文物4000余件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其中甲骨文是殷墟之外的首次发现。大辛庄遗址考古成果为解读和认识商代的国家形态及社会结构等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对研究华夏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013年3月5日,大辛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大辛庄遗址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
所处时代:商
占地面积:30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243-1-24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3年3月至6月,山东大学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济南大辛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2010年3月至12月,由山东大学考古系、济南市考古研究所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济南市大辛庄遗址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考古发掘。
张光直先生视察大辛庄遗址
大辛庄遗址,M139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直壁,现存墓口距地表0.8米,墓圹长3.22米、宽2.24米,深1.57米,墓向220°。填土为浅黄褐色五花土。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距墓口约0.8-0.9米,平均宽约0.4米。墓底有一腰坑,长椭圆形,长0.82、宽0.39,深0.18米。
综述
大辛庄遗址,获取陶器标本2359件、骨器和骨料1092件、蚌器和角器102件、石器和石料290件、玉器17件、青铜制品206件、原始瓷器标本27件,并采集大量动植物和土壤样品等自然遗物。
大辛庄遗址遗址,出土10多件青铜器,包括鼎、盉、爵、斝、卣、罍、钺、矛,另有大型石磬1件,玉器2件。
大辛庄遗址,出土随葬品18件(不计铜片和金箔),包括青铜器、玉石器和圆陶片,均放于二层台上。其中青铜器14件,包括鼎、罍、斗、卣、盉、爵、斝、觯、钺、镬、矛。玉石器有石磬、玉簪和玉柄形器。此外还有涂朱圆陶片和金箔残片等。
大辛庄甲骨
商代圆鼎
商代圆鼎直径约40厘米,通高近60厘米。
兽面纹鼎
兽面纹鼎
大辛庄遗址遗址,有着非常完善的文化发展序列,约从龙山早期历经岳石文化,商、周直到汉代;文化特征上再次证明商文化“大辛庄类型”的存在,展示了一幅大辛庄逐步商化的画面;还可判定大幸庄遗址是一处集居址、手工业作坊、礼仪中心和墓地于一体的大型商代遗址,在周围商代遗址群中处于核心地位。
大辛庄遗址出土的甲骨文是殷墟以外的首次发现的商代卜辞,是甲骨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它或许可以说明大辛庄遗址可能是商代东方的一处中心性聚落,并可能是一处方国都邑。这一发现为重新审视大辛庄遗址的性质,认识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东方地区的关系,以及探索商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大辛庄遗址是商王朝经略东方的统治中心,在商代前期后段至后期早段,为中国东方地区规格最高的一处遗址,在商代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013年3月5日,大辛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2日,大辛庄遗址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2023年2月17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开公示系统对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一期)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进行批前公示。
地理位置
大辛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镇。
大辛庄遗址
交通路线
历城区内乘坐K46路,在幸福柳广场站下车步行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