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子崖遗址 编辑
城子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100年)城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龙山村东北,巨野河东岸、胶济铁路的北侧,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 。
民国十七年(1928年),城子崖遗址被吴金鼎发现。城子崖遗址可分为周代城址、岳石文化古城、龙山文化古城上中下3层,出土有陶器、石器、蚌器和少量铜器,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提供实证 。
1961年3月4日,城子崖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0月18日,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中文名:城子崖遗址
地理位置: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龙山村东北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占地面积:22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08:00-17:3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140
类别:古遗址
城子崖遗址(西城墙)
民国十七年(1928年)4月4日,吴金鼎在平陵城一带进行古迹调查时,发现了城子崖遗址;同年7月31日,吴金鼎再次到城子崖遗址发掘发现1个完整的石斧 。
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对城子崖遗址首次进行第1次考古发掘 ,采取挖深沟的方法,挖10米长、1米宽的探沟,有的探沟较长,但都以10米为1个单位,共发掘深沟44个 。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对城子崖遗址首次进行第2次考古发掘,发现岳石文化古城 。
1989年冬-1990年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点勘探了城子崖遗址的西部,在岳石文化古城之下,发现龙山文化古城 。
2017年,对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发掘和大面积揭露。
周代城墙、岳石城墙、龙山文化堆积
地层堆积
城子崖遗址文化层堆积很厚,一般为4米左右,最厚可达6米以上。文化层可分3层:上文化层出土陶器多为灰陶,所以上文化层被称为“灰陶文化期”;中文化层是早期居民的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也称黑陶文化层,下文化层为龙山文化堆积 。
陶瓮、陶杯
保护碑刻
1963年-1964年,山东省文化主管部门划定城子崖遗址的二级台地东西200米,南北350米为重点保护区,树立了标志,建立了保护组织。
1982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增设了4块城子崖遗址保护碑刻 。
2011年3月,章丘区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城子崖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评审工作,并强调加强与上级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业务衔接,修改完善《城子崖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出台实施细则,上报有关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并在经费投入、规划立项、人员编制设置等方面突破,加快城子崖遗址保护工程 。
2021年10月12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城子崖遗址是一处高出平地3米-5米的长方形台地,因其外形像城垣,称之为“城子崖” 。
龙山文化
1930年,在城子崖遗址在遗址内首次发现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初称之为“黑陶文化”,后以遗址命名为“龙山文化”,专称为“山东龙山文化” 。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1994年,济南人民政府、章丘区人民政府共投资600多万元兴建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同年,城子崖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 。
2008年,城子崖遗址被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列为“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 。
2013年9月,济南人民政府投资投资1800万元改造提升后的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更名为龙山文化博物馆,并免费向社会开放;同年,城子崖遗址获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
2017年12月2日,城子崖遗址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城子崖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龙山村东北一隆起的河畔台地上,巨野河东岸、胶济铁路的北侧,西距济南市35千米,隔武原河与龙山镇相对 。
城子崖遗址博物馆
开放时间
城子崖遗址开放时间:08:00-17:30。
门票
城子崖遗址门票:10元/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