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土城遗址 编辑
西土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二号卜乡,是金代古城遗址。
西土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660米。东南、西南和东南角各有一角台,西北角角台已残。东墙有10个马面又叫“墩台”,北墙7个,南墙6个,西墙南段现存马面4个。在居住、生产区揭露的房址保存基本完好,保留的土坯墙体最高能达近1米,房屋的整体布局清楚,出土遗物丰富,包括瓷器、陶器、骨器、铁器、钱币、石器等。
2019年10月,西土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西土城遗址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二号卜村
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8-0005-1-005
所处时代:金
2004年~200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北部辽金元城址调查、勘测与保护”项目课题组也重点关注了该城,认为其规模已达金元时期州府级别。
2013年7月~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和康保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成调查队对西土城城址进行了专题调查,确定了该城的主体年代应为金代。
2014年,西土城城址的系统考古工作正式启动。
2015年6月,西土城城址的考古工作开始,主要工作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的师生承担,相关的测绘、勘探、发掘工作有序开展。勘探明确了城址的基本布局,确定了全城文化层的分布情况、城门、主道路系统、主要建筑基址的分布及其范围、主要功能区等。历次的考古调查、发掘表明,西土城城址的主体年代为金代中晚期,具有当时州府城级别的规模,极有可能毁于13世纪初,由成吉思汗导演的,著名的蒙金战争。距离金朝西北国防线——金界壕南、北线的交叉口又仅25公里,发掘揭露的晚期遗存明显带有战争的“创伤”,“西土城”很可能是蒙军突破金朝防线之后攻破的第一处重要的城池。
西土城遗址
西土城内遗迹建筑基址位于西土城村外西南部,大致呈东西向,面积约600平方米,高出地面约80厘米,其上分布有砖、瓦、瓦当、滴水和建筑构件。该基址的西、西北和南侧分布有大面积的灰土,地表遗物十分丰富,有瓷片、陶片、钱币、骰子、骨器、骨料和泥砚等。这片区域应为主要的生产、生活区域。西南隅地势低洼,极少发现遗物。东北距西南角台约1000米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盐淖墓葬”,封土残径约10米,残高约3米,盐淖墓葬附近可能是墓葬区。“西门”向西应有一条古道,道路北侧为三普时发现的“城西遗址”,距西墙约300米;“西门”向北可能也存在一条古道,道路东侧为三普时发现的“城北遗址”,距北墙约300米。
西土城遗址
西土城遗址
西土城遗址通过考古发掘采集到的“尚食局”铭龙纹盘,可定为金代早期定窑的产品;采集到的钱币以北宋铜钱为主,另外采集到数枚“正隆元宝”“大定通宝”等金代钱币。还采集到与山西大同和内蒙古昭盟巴林右旗原辽庆州城出土相类似的“西京”澄泥砚;地表采集的遗物瓷器皿、瓷骰、瓷棋子、瓷动物模型、陶器皿、陶人、陶范、砖瓦等建筑构件。 还发现房址、灰坑、灶(炉)等各种遗迹数十处。房址为土坯垒砌,单间房屋的面积一般为10平方米左右,多数房内发现有火炕,由灶坑、隔墙、烟道和烟囱几部分组成。发掘出土的千余枚包括从秦汉半两到北宋钱的钱币。试掘的出土器物完整或基本完整的瓷器数十件,可复原陶瓷器上百件,陶瓷标本上万件,骨器数十件,骨料及动物骨骼标本数千件,另有铜器、铁器和石器等。
2019年10月,西土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西土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西南40千米处的二号卜乡。
交通信息
从康保县城区出发经过永安大街、国道510、省道401、永安路、裕华街到达二号卜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