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马林城墙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洗马林城墙洗马林城墙

马林城墙,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洗马林镇洗马林村,是明朝至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

洗马林城墙,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洗马林城墙由三个城门、城墙、城垛马面连统而成。据史料记载,洗马林堡是万全右卫城所辖五座军事城堡之一。洗马林城墙,除东墙几为残塌,夯土墙已淹没于农舍之中外,南墙、西墙和北墙尚有数段高大的城墙,并有几处连续的包砖墙,尤其是西墙北段和北墙,包砖墙、墙台、角楼墙台连为一体。角台往南118.1米处有一马面,该马面外凸约8.3米,长约15.3米。西门的北段城墙和北墙的东段,外包砖虽已被拆毁,但厚实的夯土墙仍高高屹立。洗马林城墙的形制和布局为研究张家口万全地区明朝时期的军事防御系统及明朝时期卫所城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3年3月5日,洗马林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洗马林城墙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洗马林镇洗马林村

所处时代:明至清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755-3-053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洗马林城墙,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明隆庆五年(1571年),增修砖包;清乾隆六年(1741年),重修。

2012年10月、2013年11月下旬,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组队,对洗马林城墙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古调查。

2020年8月初,洗马林城墙南城门抢险加固项目完工并通过四方初步验收。

建筑格局

编辑

南城墙

洗马林城墙由三个城门、城墙、城垛马面连统而成。据史料记载,洗马林堡是万全右卫城所辖五座军事城堡之一。洗马林城墙,除东墙几为残塌,夯土墙已淹没于农舍之中外,南墙、西墙和北墙尚有数段高大的城墙,并有几处连续的包砖墙,尤其是西墙北段和北墙,包砖墙、墙台、角楼墙台连为一体。角台往南118.1米处有一马面,该马面外凸约8.3米,长约15.3米。西门的北段城墙和北墙的东段,外包砖虽已被拆毁,但厚实的夯土墙仍高高屹立。

主要建筑

编辑
南门

南门

南门南门砖券保存较好,但券顶已有一道较为明显的裂隙。为了防止券顶坍塌,人们利用残存的大门木横梁上支木架撑住了券顶。南门外券门楣应有门的地方,被一颗巨大的五角星所占。南门外还残有一圈翁城的土墙,虽已残破,但仍可看见翁城的外廓。南门洞顶砖刻“迎恩门”三字(初建时为承恩门,后改之),俗称喜门,为办喜事通行。

西门

西门

西外门已被农田和土路完全夷平,并在正对西门外侧的数米处砌筑了一道影壁,无法得知当年是否建有翁城,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洗马林缓堡图说中的示意图看,西门上可能建有一座城楼。西门外侧的门楣顶上尚残有一块石匾,砖刻“大有门”三字(初建时为观澜门,后改之)。当地人称丧门,为出丧通行。

北门

北门北门

北门为死门,不开,为了防止水患或匪患。城门洞深11.5米,宽约5米,城门内缘洞顶高约6米,外缘洞顶高4.5米,洞顶为拱形,五层五包。北门虽有券门洞,但常年不开。

瓮圈

南门外瓮城残墙南门外瓮城残墙

西、南、北三门均设有瓮城,俗称“瓮圈”,长约43米,宽约17米。南城门外还设有城郭,俗称“土围子”或“外城”与城墙同,宽约100米,高约11米,全系土石堆砌而成。城门只设南门和东门,门为砖石结构,与内城门建筑无二,名为“定远门”。

文物价值

编辑
洗马林城墙的形制和布局为研究张家口万全地区明朝时期的军事防御系统及明朝时期卫所城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洗马林城墙遗址碑洗马林城墙遗址碑

2013年3月5日,洗马林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洗马林城墙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洗马林镇洗马林村。

洗马林城墙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洗马林城墙,路程约28.9千米,用时约3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