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化柏林寺 编辑
宣化柏林寺,又称石佛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崞村镇柏林寺村西南约1千米处的山坳之中。据重修碑记载:宣化柏林寺始建于唐肃宗至德年间(756一758年),又经清嘉庆年间增建,终成规模。
宣化柏林寺主要建筑是三座石窟、一座多宝(石)佛塔、大雄宝殿和三官殿,还有玉皇庙、财神庙、龙王殿、孔庙、禅房等。大雄宝殿周围有众多佛洞,佛像上千尊。
1982年,宣化柏林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宣化柏林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宣化柏林寺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崞村镇柏林寺村西南约1千米处的山坳之中
所处时代:始建于唐肃宗至德年间,明、清重修
占地面积:100 亩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早9:00至下午4:00
编号:7-0751-3-049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明正德七年(1512年),重修并立碑记。
清嘉庆年间,重修增建宣化柏林寺,该寺终成规模。
2020年4月30日,宣化柏林寺消防工程竣工。
宣化柏林寺
结构
宣化柏林寺主要建筑是三座石窟、一座多宝(石)佛塔、大雄宝殿和三官殿,还有玉皇庙、龙王殿、财神庙、孔庙、禅房等。大雄宝殿周围有众多佛洞。
大雄宝殿是上下两层砖木结构。上层是大雄宝殿,六架梁前檐廊硬山顶式建筑,居全寺的中心。下层为三官殿,内设天官、地官、水官塑像。门楣上刻有“三官圣境”石匾。
宣化区柏林寺
千佛洞位于大雄宝殿东北侧,距地面高约15米左右;攀钢管扶手拾阶而上。石窟正中3尊石雕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中为燃灯佛。后壁浮雕15尊小佛像,中间一尊坐像,两边各7尊立像。西壁上龛内11尊浮雕小佛像站立在莲花台上,下龛内3尊坐像,坐像下一幅彩绘图,右一尊站立的石雕像,左一块功德碑。东壁上龛内11尊站立在莲花台上的小佛像,下龛内有3尊坐像,下边一幅彩绘图,左一尊站立的石雕佛像,右一块功德碑,载有:“大明隆庆元年上至隆庆四年修造燃灯佛殿;圆满......明代隆庆元年”等字样。洞顶是彩绘八卦穹窿顶。
东佛洞与多宝佛塔浑然一体。佛洞宽5米,深入5米,高3米。正中佛龛内药师佛手捧宝塔结跏趺坐在莲花座上,上边两龛浮雕小佛像各9尊,左、右3龛内,每龛内浮雕3尊小佛像,共36尊小佛像坐于莲花台上,神采各异。洞顶是八卦彩绘穹窿顶。东壁上有3龛,分别浮雕有小佛像8尊、6尊、7尊,均坐于莲花台上。下壁中间一尊站立的石雕像,右边两龛各浮雕小佛像3尊,左边一块功德碑。西壁与东壁一样。南壁门楣浮雕观音、普贤、文殊菩萨组合像,两边各一块功德碑。门庭南上壁浮雕佛像5尊,东、西壁各4尊,下壁为功德碑,彩绘万字图顶。
多宝佛塔耸立于东佛洞之巅,高约12米,为实心塔,共计五层八面,每层每面现刻有石雕佛像八十八尊,从塔基(东佛洞)至第四层均系一块山石凿筑而成,第五层用本色石八块磨对砌筑,塔顶二层呈覆钵形,另筑后置于塔巅。各层之间筑有相轮,檐角下部有石料斗拱,各角原装有风铃。每层八面均凿有佛龛,龛内雕刻着坐、立、卧于莲花台上的各种佛像。
特点
宣化柏林寺正面是上下两层砖木结构、硬山顶式建筑的双层庙宇,居全寺中心,下层为三官殿,内设天官、地官、水官塑像,门楣下有“三官圣境”石匾。
传说故事
多宝佛塔是为纪念以光明佛为主的88位为佛教作出贡献的圣僧而筑。塔四周雕刻的佛像,记述了88位圣僧的成佛过程。各层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宝塔造型独特,古朴典雅,为宣化柏林寺一大胜景。该塔基本上是由一块山石凿筑而成的实心塔,并且塔身较大,这在中国众多的佛塔建筑中较为罕见,故有京西第一石塔之美誉。
2013年3月5日,宣化柏林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宣化柏林寺,又称石佛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崞村镇柏林寺村西南约1千米处的山坳之中。
柏林寺村
交通指引
宣化柏林寺距离张家口市宣化区人民政府36千米,可驾车前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