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顺桥 编辑

保定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顺桥方顺桥

方顺桥,曾名双凤桥、访舜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方顺桥村,南北跨越方顺河。 方顺桥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09年)。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桥毁重修。

方顺桥桥身由大跨度单圆拱为主体,两侧各附有一个小拱,为泄洪保护桥身之用。桥身为花岗岩料石结构。桥面呈弧形,桥上共有30根望柱。 中间桥拱上有吞水兽。南北桥头有汉白玉雕狮。 方顺桥桥拱由长方形料石悬砌,桥面铺有长条石。 拱券采用横向交错砌筑而成的,拱的整体性较强。桥体两侧的栏杆粗壮高大。全桥造型优美,意境浑厚,线条柔和,工艺精细,为中国古代拱桥艺术的典范。

2013年3月5日,方顺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方顺桥

地理位置: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乡方顺桥村

始建时间:309年(西晋永嘉三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7-0753-3-051

历史沿革

编辑

方顺桥方顺桥

方顺桥始建于西晋永嘉三年(309年),比赵州桥要早300余年。

隋开皇年间(581~581年),方顺桥第一次维修。

金明昌年间(1190~1196年),方顺桥修缮。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方顺桥毁,僧人德印募修方顺桥。

清宣统二年(1910年),修缮方顺桥桥面。

建筑特色

编辑
方顺桥桥身由大跨度单圆拱为主体,两侧各附有一个小拱,为泄洪保护桥身之用。桥全长30.61米,宽8.07米, 高度为8.765米。 大拱长18米,中孔净跨14.34米, 拱高3.7米,小拱长5米,两侧小孔净跨3.43米, 拱高2.4米。桥身为花岗岩料石结构。桥面呈弧形,桥上共有30根望柱。 中间桥拱上有吞水兽。南北桥头有汉白玉雕狮。

方顺桥桥拱由长方形料石悬砌,桥面铺有长条石。 最大条石长200厘米,宽45厘米,厚60厘米。拱券采用横向交错砌筑而成的,拱的整体性较强。桥体两侧的栏杆粗壮高大。全桥造型优美,意境浑厚,线条柔和,工艺精细,为中国古代拱桥艺术的典范。

方顺桥

文物遗存

编辑
方顺桥有30根石雕望柱,高度在150厘米左右,顶端各刻有石狮一只,共11对,姿态各异。28块栏板均用整块大石料构成,上部掏空刻成如意云形,其中24块带有雕刻。石狮与栏板均风化严重。 南北桥头有汉白玉雕狮,桥南仅存1雄狮,桥北是2雌狮,高1.6米。桥北西侧第3块石栏杆处,留有古人放栏杆盘查行人用的人工凿石孔。

方顺桥

历史文化

编辑

名字来历

据《畿辅通志》载,方顺河原名曲逆河,后人觉不雅,逐改“曲”为“方”,改“逆”为“顺”,故名方顺河。因桥建于方顺河上,故得名方顺桥。

方顺桥方顺桥

传说轶事

方顺桥,传说曾名叫“访舜桥”、“双凤桥”。尧把王位禅让给舜。尧把两个女儿许配给舜。娥皇、女看到人们过河辛苦,于是建这座三拱桥。人们纪念娥皇、女瑛,把这座桥叫做“双凤桥”。后人为纪念尧的贤德,这座桥又称“访舜桥”。

方顺桥

文物价值

编辑
方顺桥是中国桥梁史上现存较早的石拱桥之一,古代的方顺桥是京城通往南方诸省的官道。 方顺桥造型流畅古朴,保持了早期拱桥的特点,显示出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技艺,在中国建桥史上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文物保护

编辑
2001年2月7日,方顺桥被河北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方顺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方顺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方顺桥镇方顺桥村。

方顺桥村

交通信息

自驾:从保定市出发,沿G107国道行驶23千米,到满城区方顺桥镇方顺桥村即到。

下一篇 定州文庙

上一篇 保定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