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德寺塔 编辑
修德寺塔,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城西南恒州镇小南关村,距北岳庙西南200米处的修德寺遗址内。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现存部分塔体为宋代天禧三年(1019年)四月修建。
修德寺塔为一座下为花塔,上为楼阁式相结合的砖塔,是花塔中的特例,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同时期寺塔建筑的宝贵实例。修德寺塔形制为平面八角形,通高32米。首层塔身正面辟门,内有塔心室;二层为实心花束状塔身,高10.2米,三至五层均为叠涩砖出檐、收分,以灰筒板瓦作顶,刹座为砖砌蕉叶。
2006年5月25日,修德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修德寺塔
地理位置:曲阳县城西南恒州镇小南关村
保护级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6-0319-3-022
所处时代:宋
宋天禧三年(1019年)四月,共修舍利塔一级,即现存部分塔体为宋代。
金大安年间(1209~1211年),源公和尚重葺修德寺塔。
明嘉靖十四年至十五年(1535~1536年),重修修德寺塔。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修德寺塔重修。
修德寺塔
修德寺塔
修德寺塔形制为平面八角形,上为楼阁式、下为花塔式的七层砖塔,通高32米。塔坐于方形台基上,基座边长13.6米,下部为八角形塔座,挑出双重莲瓣以承托第一层塔身。首层塔身正面辟门,内有塔心室。为供设佛像之处,墙面有残损壁画两层,上部砌三层小仰莲,再上为叠涩檐。二层为实心花束状塔身,高10.2米,坐于壶门平座上,塔身上塑五层单檐方形小佛塔,每层24个,共120个,小塔造型一致,均于双层莲瓣上起方形塔身一级,底部做出三层莲朵,叠涩顶,山焦宝珠为刹。三至六层塔身为四层楼阁式,构造基本相同,底层环门一周饰勾栏,均于南面辟券门,其他各面做盲窗。一层塔顶以三层莲瓣出檐,以叠砖为顶;二层塔身有双层塔檐,下层为7层雕砖莲瓣,其上又做叠涩出檐、收分,做法独特,从此处可推断二层塔檐以上为后加塔级,上下非同一时期建筑。三至五层均为叠涩砖出檐、收分,顶层以叠涩砖出檐,以灰筒板瓦作顶,刹座为砖砌蕉叶。
修德寺塔
综述
1994年,修德寺塔发现塔基地宫,地宫内的壁画、塔身斗拱上的彩画均应为塔创建时之物。地宫出土石函一件,函盖上刻有铭文:“维大隋仁寿元年(601年)十月十五日皇帝于定州恒阳县恒岳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
修德寺塔
2010年8月,在修德寺塔塔心室发现一批遗物,包括有佛像、铜观音坐像、经书、香炉和风铎等。
塔心室佛像
修德寺塔塔心室佛像共四尊,其中北面中部设佛台供奉观音坐像一尊,佛台下有瓷罐一件及经书一册;东侧有罗汉立像一尊,东、西两面设佛龛、佛台各供坐佛一尊佛。东南面墙上有墨书题记数行“大明国直隶真定府定州曲阳县,嘉靖拾肆年三月,重修宝塔”。西北墙面彩绘有一云纹斗形匾,题匾心内墨书“北岳”二字。
铜观音坐像
修德寺塔铜观音坐像,置于塔心室北面正中的佛台上,面南而坐,通高35厘米,观音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右手作说法印,左手置于脐前作禅定印,头戴宝冠,面庞丰腴,双目垂俯,体态丰盈,形象端庄,外披大衣,内着裙,佩戴颈饰、胸饰、耳裁、腕钏等饰物,衣缘錾刻缠枝花卉,制作精细。
铁坐佛
修德寺塔铁坐佛,置于塔心室东侧,面朝西南,通高87厘米,肩宽41厘米,底宽67厘米,保存基本完好。坐佛结跏趺坐于莲台座上,双手结禅定印,身穿通肩大衣,双耳垂肩,头上肉髻圆隆,额际宽平,面颊丰满,双目微合,眼睑低垂,神情严肃。铁佛的胎体厚重敦实比例匀称。右肩处残缺分别有直径5厘米和3厘米的两个洞。背部残缺,有一直径7厘米的洞,洞下方刻有铭文。在铁佛腹内发现有一件长28厘米的锡质花束,上有一直径6.6厘米的铜镜及宋代“圣宋元宝"钱币一枚。
木雕罗汉
修德寺塔木雕罗汉,置于塔心室铜观音坐像东侧,面朝西,通高41厘米,底座长16厘米,宽11厘米,基本完整。有虫蛀腐蚀现象。罗汉为站立状光头,两耳下垂,面目祥和,略带微笑,目视前方。双手于胸前,合十指尖向下弯曲呈祈祷状。身穿右衽长袍,外披袈裟长袍,由两臂肘部下垂于膝,跣足站于方形台座上。
木雕背光坐佛
修德寺塔木雕背光坐佛,置于塔心室西侧,面朝东,通高75厘米,背光中部缺失有虫蛀腐蚀现象。坐佛高33厘米,结跏趺坐于双层莲台座上,双手掌心朝上,右手搭于左手上,头顶肉髻螺发,面带微笑,双目微闭,两耳下垂,眉间有白毫,身披袈裟,半裹于身,右胸与右臂裸露在袈裟之外,身后插有透雕舟形火焰纹背光。莲台座下又置须弥座须弥座高19厘米。
陶香炉
修德寺塔陶香炉,置于铁坐佛和木雕背光坐佛前的地面上,高22.5厘米,直径21厘米。器形呈鬲式,束颈鼓腹三袋足,双耳残缺。胎体厚重胎质粗松。
酱釉瓷罐
修德寺塔酱釉瓷罐,放置于铜观音坐像前的地面上,发现时已被鸟粪所埋,通高11厘米,口径9.7厘米,基本完整。口微敛鼓腹,圈足施釉不到底近口部有两周弦纹。
风铎
修德寺塔风铎两件,铁制,应为塔角风铎。形制相同,高27厘米,均已残缺,两件均刻有“嘉靖十五年造”铭文。
经书
修德寺塔经书一册,为《佛顶心大陀罗尼经》第三卷,放置于铜观音坐像前,纸质长29.5厘米,宽10厘米,保存较好。该书为经折装雕版,印刷经文楷书位于下方,上方为插图描绘各种佛教故事,经文与插图布局得体,刊印精致,图文清晰美观。
修德寺塔原位于修德寺内,修德寺原名恒岳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年),是隋朝第一批颁赐舍利的30个寺院之一。民国年间被日寇炸毁。
修德寺塔是隋文帝颁赐舍利之塔。据冯贺军《曲阳白石造像研究》转引王邵《舍利感应记》载:“皇帝于是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取金瓶琉璃各三十,以琉璃盛金瓶。三十州同刻十月十五日正午于铜函石丽,一时起塔。”
修德寺塔
2006年5月25日,修德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8月,为对修德寺塔进行有效保护维修,文物部门对该塔进行了全面测绘工作。
2012年,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曲阳县聘请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保护所专家,对修德寺塔进行抢救性修缮保护,塔体维修基本完成。
修德寺塔省保碑
修德寺塔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城西南恒州镇小南关村距北岳庙西南200米处的修德寺遗址内。
修德寺塔
修德寺塔
全天。
门票价格
无。
交通信息
自驾
由京珠高速→京昆高速→曲阳东下道,沿河龙线至曲阳县城→恒州镇
由津保高速→京珠高速→京昆高速→曲阳东下道,沿河龙线至曲阳县城→恒州镇
公交
曲阳县乘坐公交1路公交车即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