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利寺山城 编辑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得利寺山城得利寺山城

得利寺山城,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得利寺村柯屯西南约600米的龙潭山上,又名龙潭山城、得利赢城,占地面积约300000平方米,是魏晋至唐代遗址。

得利寺山城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约980米,南北宽约500米,周长约2500米,为石砌,设东、西门,现有城基遗存,龙华宫、钟楼遗址。得利寺山城,建于龙潭山上,地处大连地区南北重要通道,居高临下,易于扼守,为研究辽东地区高句丽时期历史沿革,军事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013年3月5日,得利寺山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得利寺山城

地理位置: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得利寺村柯屯西南约600米的龙潭山上

所处时代:魏晋至唐

占地面积:约 3000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096-1-096

历史沿革

编辑
得利寺山城修建于5世纪初高句丽时代。

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得利寺山城置辽东卫。

得利寺山城得利寺山城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日俄战争中,得利寺山城是双方争夺的战场。

遗址特点

编辑
综述

得利寺山城所在龙潭山呈北、西、南三面环绕状,山城沿山脊依势而筑,悬崖峭壁处稍以石块填充对堵,便成天然屏障,余处则随山势起伏以巨石逐层错缝垒筑,石块间不施粘和材料。

龙潭山

龙潭山龙潭山

龙潭山,有南北二峰对峙,两峰有大牙、二牙之称俗称“龙门”。山石崎岖陡峭。其中南峰较矮,山势起伏;北峰较高,形势险要。

山城布局

得利寺山城得利寺山城

山城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约980米,南北宽约500米,周长约2500米,占地面积约300000平方米。山城城墙宽4~6米,现高2~10米。西墙中部、东墙中部各有一城门,两城门外原俱有瓮城,现东城门外瓮城被拆除。

得利寺山城得利寺山城

城内山涧中有一水池,长48米、宽20米,深约5米,池以巨石砌成,当地居民称“龙潭”,当即山之名称由来,该大型水池当是山城中最重要的水

龙华宫

得利寺山城内建有道家活动场所龙华宫,龙华宫钟楼坐落于龙华宫院内。

龙华宫龙华宫

龙华宫原名“龙潭山庙”,始建于明代,1993年重建。占地约3700平方米,为仿唐建筑风格。龙华宫分为上下两院。始建于隋朝的古城墙,长约4千米,山城有东西二座城门,据险而筑,城内绿树参天。龙华宫内的宗教活动频繁,正月初八的顺星庙会,二月十五的太上老君圣诞日庙会,四月十四的吕洞宾师爷庙会,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庙会。

文物遗存

编辑

得利寺山城得利寺山城

得利寺山城内有石臼等遗物。

龙华宫内有山、水、鸟、鱼等绘画,虽年久日深,仍清晰可见。龙华宫的原墙和门楼尚在。院内有花岗石建筑的钟楼一座,高3米。

研究价值

编辑
得利寺山城,建于龙潭山上,地处大连地区南北重要通道,居高临下,易于扼守,为研究辽东地区高句丽时期历史沿革,军事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1979年6月,得利寺山城被大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得利寺山城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得利寺山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得利寺山城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得利寺村柯屯西南约600米的龙潭山上。

得利寺山城

交通信息

自驾:自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得利寺山城,路程约25.1千米,用时约3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