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源矿工墓 编辑
辽源矿工墓,被称为“方家坟”“万人坑”,位于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泰安大路5048号。
辽源矿工墓是辽源境内现存矿工墓地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一处。1963年9月,进行了挖掘。矿工墓包括1处炼人炉馆和大小尸骨棚7处遗址保护陈列展馆,共计1000多平方米。矿工墓中心山岗建有一座死难矿工纪念碑,上面写着《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墓》的碑文。辽源矿工墓文物遗存有:牛世清的工票、史志大钟、《西安矿业十年史》日文版、劳工证、在籍证明、矿山用日式大型绞车、日立制变压器、电动机等。辽源矿工墓作为日本侵略东北,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奴役残害中国劳工的重要历史遗存,从一个侧面记录了西安煤矿工人所蒙受的民族屈辱与苦难,见证了日本殖民者的罪行,是吉林省境内重要的涉日遗存之一。
2013年3月5日,辽源矿工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辽源矿工墓
地理位置: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泰安大路5048号
所处时代:1931年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1681-5-074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63年9月,矿工墓开始挖掘。
2001~2003年,矿工墓进行了维修保护建设,七处尸骨点和一处“炼人炉”遗址在保护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维修加固,新建一座约1055平方米的综合陈列馆。
2008年3月25日,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被确定为吉林省首批免费开放展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2014年,辽源矿工墓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文物保护与展示提升工程。工程经过立项、方案审批及专家评审。
2015年4月,矿工墓陈列馆展陈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同年9月1日,矿工墓陈列馆重新开馆,对外开放。此次展陈提升工程新建约4100平方米公祭广场,更好地拓展了矿工墓的文化教育功能,为社会各界举行公祭活动开拓新的空间。
辽源矿工墓
辽源矿工墓包括1处炼人炉馆和大小尸骨棚7处遗址保护陈列展馆,共计1000多平方米。矿工墓中心山岗建有一座死难矿工纪念碑,上面写着《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墓》的碑文。碑文是由当时辽源市副市长王庭恩题词。碑后的碑文是“牢记阶级苦,不忘血泪仇”。用生铁铸造方家柜大把头蔡九令跪像跪在矿工墓前,标志着广大矿工对旧社会的愤恨,对外勤、汉奸把头和日本侵略者的声讨。这是辽源矿工墓挖掘展出早期陈列展馆。
全面的提升后的展陈主题为《历史见证殖民劫难》分为:序幕部分《煤城西安》;第一单元《侵占矿山》;第二单元《矿工血泪》;第三单元《矿山风云》;第四单元《辽源光复》;尾声部分《公祭与警示》六大部分。通过200余幅照片、70余件文物,结合幻影成像、投影仪、沙盘、雕塑、绘画、电视资料片播放等现代化展示手法,以特殊的文物语言,展示了辽源矿工的悲惨境遇与苦难,真实地揭露了日本殖民统治的黑暗。
1963年,挖掘矿工墓时发现的三排矿工遗骸
“方家柜”万人坑是当年矿区6处万人坑中典型之一。仅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秋起,在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有万余名矿工惨死在这里。墓地一处土层断面仅0.18米,就出现两层人骨;“炼人炉”处骨灰断层深达0.4米。发掘的尸骸中刀砍和铁丝捆绑的痕迹清晰可见,其中尚有妇女和儿童。1963年发掘矿工墓时,在墓地遗址东南坡约296平方米范围内,发现有三排179具死难矿工遗骨。在遗址西坡发现了“炼人炉”遗址,虽经过20多年的自然风化和水土流失,在42平方米范围内仍留存有一尺多厚的骨灰和焦土。所谓的“炼人炉”没有任何的外部建筑,只是就山势挖一道深沟,架上铁轨,将那些死亡矿工或生命垂危的矿工叠放在上面,浇上柴油,架上木柴进行焚尸。
辽源矿工墓文物遗存有:牛世清的工票、史志大钟、《西安矿业十年史》日文版、劳工证、在籍证明、矿山用日式大型绞车、日立制变压器、电动机等。
牛世清工票
牛世清的工票(复制品)
地理位置
辽源矿工墓位于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泰安大路5048号。
辽源矿工墓陈列馆
交通信息
自驾:自吉林省辽源市西安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辽源矿工墓,路程约5.7千米,用时约9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
上一篇 友谊村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