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伯承故居 编辑
刘伯承故居位于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周都村,地处浦里河畔,占地面积约5800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刘伯承故居是一栋青瓦土墙、半边茅屋的三合院,属渝东一带的普通农舍,主要包括刘伯承居住过的卧室、辅助陈列室等建筑;刘伯承故居是开州区一张靓丽的名片,向世人展示了刘伯承元帅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树立起民族振兴的昂扬斗志。
2013年3月5日,刘伯承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5月,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之一·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组成部分。
中文名:刘伯承故居
外文名:Former Residence of Liu Bocheng
地理位置: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周都村
所处时代:清代
占地面积:约 58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放时间:09:00—17:00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1863-5-256
1983年9月,中共开县县委、开县人民政府筹备修缮刘伯承故居。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逝世,他的骨灰由中央军委派专机运回开县撒在故居前,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元帅之部分骨灰葬于此”的碑文。同年11月26日,邓小平同志为“刘伯承同志故居”亲笔书写了匾名。
1987年12月4日,刘伯承故居修缮完成,正式对外开放。
1989年,刘伯承故居按原貌修复。
刘伯承故居
综述
刘伯承故居内有刘伯承早期革命活动的照片等文献资料100余件,现藏有文物35件,图片50余幅,通过原状陈列,辅以图片资料,展示了刘伯承少时勤耕苦读,立志“拯民于水火”的成长轨迹。
刘伯承同志铜像
刘伯承同志铜像连基座共高6.1米,其中像高4.1米。为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开馆时中央军委赠予纪念馆的礼物,后来应刘伯承家乡人的要求,将中央军委赠送的铜像由纪念馆移到刘伯承故居。
相关人物
主词条:刘伯承
刘伯承故居内的刘伯承雕像
相关诗文
《红色旅游之歌》收录有《刘伯承故居》一首,全文如下:
元帅刘伯承,老家属重庆。一九一二年,将校当学生。后投身革命,戎马从军营。加入共产党,共产意志宏。
北伐到起义,头顶军职星。留苏回国后,就职乌石垅。先后在军委,肩负要职重。长征到抗战,解放更是雄。
历任司令员,东西南北行。战略指挥家,运筹帷幄凶。兵法学孙武,韬略超孔明。转战南与北,常胜将军称。
革命战争史,建树立奇功。一宗一件件,史册永刻铭。同时在军校,培养栋梁生。一批又一批,走进军营中。
担当其重任,个个有才能。适应新形势,步步奔前程。军队实力强,国防威力雄。军事现代化,首有刘帅功。
他是人民军,绝代一英明。他是共和国,军徽一颗星。他是华夏人,民族一英雄。伟名列传奇,五洲四海颂。
历史趣闻
在刘伯承故居内,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母亲把刚想出去玩的刘伯承叫住,让他将当天的功课背给她听。想着母亲不识字,刘伯承就胡乱说了一通。没想到,邻屋的父亲听得一清二楚,高声斥责刘伯承乱背书。反应过来的母亲,被刘伯承气得不轻,留下了眼泪。父亲此时也十分生气:“我告诉你,我没有南庄田、北庄地,只有一管笔、一锭墨留给你,你不用功,看你以后怎么过?”在母亲的泪水与父亲的斥责中,刘伯承感到羞愧难当。从此以后,他不再撒谎,立志好好学习。
活动建设
2019年7月30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参加“探寻大美长江服务乡村振兴”暑期实践的重庆高校师生在开州区结束了一天的调研活动后,专程赶到赵家镇周都村张家坝刘家院子,在刘伯承元帅的故居举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缅怀庆祝仪式。
文保碑
2009年12月15日,刘伯承故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直辖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刘伯承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4月,重庆刘帅故里·红色周都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理位置
刘伯承故居位于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周都村。
刘伯承故居
开放时间
09:00—17:00
交通线路
开州区内乘坐公交22路至鑫泰电子站下车,再步行2.1千米,即可到达刘伯承故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