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辞 编辑
汉语词语
固辞,汉语词语,拼音是gù cí,意思是坚决推辞。
坚决推辞。
坚决辞谢。
古礼称再辞为“固辞”。
《书·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
《战国策·齐策四》:“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唐·韩愈《祭裴太常文》:“赠必固辞,求无不应。”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七回:却说魏主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懿固辞不肯受。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齐王益爱重之,复使人赐范雎黄金十斤及牛酒。雎固辞不受。”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夫人》:“遣婢运赀出,交兑八百馀两。生惶恐固辞。”
《礼记·曲礼上》:“凡与客入者,每门让於客。客至於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孔颖达疏:“固,如故也。礼有三辞:初曰礼辞,再曰固辞,三曰终辞。”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