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人赋 编辑
《美人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此赋开头假设自己(第一人称)受诽谤,引出下文自己不好色,而且用古代圣贤作衬托,重点写赴梁途中的艳遇,再次突出自己不好色,从而表现作者坚守高洁品格的思想。全赋语言清丽华妙,调动多种感官来完成对美女的铺写,在艺术手法上颇有独到之处。
作品名称:美人赋
出处:《古文苑》
作者:司马相如
创作年代:西汉
作品体裁:赋
司马相如,美丽闲都1,游于梁王,梁王悦之2。邹阳谮之于王曰3:“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王问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
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4,望朝歌而回车5。譬犹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
若臣者,少长西土,鳏处独居,室宇辽廓6,莫与为娱。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翘翘而西顾7,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
窃慕大王之高义,命驾东来,途出郑、卫8,道由桑中,朝发溱、洧9,暮宿上宫10。上宫闲馆,寂寞云虚11,门阁昼掩,暧若神居12。
臣排其户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帐高张13。有女独处,婉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睹臣迁延14,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国之公子?所从来无乃远乎?’遂设旨酒,进鸣琴。臣遂抚琴,为幽兰白雪之曲。
女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15,思佳人兮情伤悲。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思。’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
时日西夕,玄阴晦冥16,流风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17,不闻人声。于是寝具既陈,服玩珍奇,金鉔薰香18,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
女乃驰其上服,表其亵衣19。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臣乃脉定于内20,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21。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词句注释
1.闲都:文雅美好。
2.3.邹阳:梁孝王客卿,齐人。谮(zèn):诽谤。
4.闻齐馈(kuì)女而遐逝:《论语·微子》:“齐人归(馈)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由大司寇摄行相事,齐国怕鲁国因此强大,送美女良马给鲁君,季桓子出面受礼,鲁君由此怠于政事,孔子离职去鲁至卫。
5.望朝(zhāo)歌而回车:朝歌,商朝都城。商纣王在朝歌淫乐导致身死国亡。《淮南子·说山训》:“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今《墨子》无此内容。
6.鳏(guān):无妻。辽廓:宽广的样子。
7.翘翘:仰首。
8.郑、卫:西周至春秋的两个诸侯国。
9.溱(zhēn)、洧(wěi):二水名。在郑国(今河南境内)。
10.上宫:《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取以代指淫乐之地。
11.云虚:云雾空中。言其寂静。
12.暧(ài):幽暗不明。
13.黼(fǔ):帐幔。
14.迁延:拖延,迟疑。
15.廓:空。
16.玄阴:冬气。
17.谧:静。
18.金鉔(zā):金属香炉,以机环扣合,成球形,能旋转滚动而其体恒平。
19.亵(xiè)衣:内衣。
20.脉定:血脉稳定,平静不激动。
21.秉:持,守。
白话译文
祝枝山美人赋手卷
文学赏析
此赋的构思明显受到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赋一开始便写到作者因美貌而受到邹阳的嫉妒,邹阳以作者的美貌作为攻击目标,诬谤相如“不忠”,有染指后宫的企图。梁孝王问作者道:“子好色乎?”作者则以自己不好色作答。这种开始和《登徒子好色赋》基本一样,只是宋玉变成了司马相如,登徒子变成了邹阳,楚襄王变成了梁孝王,且与《登徒子好色赋》相比,此赋中两人问答的针对性更强,连接更紧凑,序文和正文的过渡也更自然,甚至可以把序文看作是正文的一个段落。为了说明自己的不好色,作者首先针对梁王“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的诘问指出孔子、墨子这些圣人虽有回避女色的事迹,并不能证明他们不好色,而是尽量避免受到女色的影响,这又更能说明圣人也不免有好色之心。好色本属于一种心理状态,只有在面临色诱时才能判断是否好色,相反,不接近美色就无法证明是否好色。作者的论述带有非常浓的思辨色彩,也为说明自己不好色奠定了前提。接着,作者举了自己的两件不好色之事。
饮食男女为人之常情。作者这种近女色而不为女色所动的态度,大致出于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传说,是过于道德化、理想化的。从人类的自然天性方面说,不一定可取。但从艺术角度说,确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譬如善于选取典型事例。作品中只介绍了两个具体事例,都在说明自己的不好色。前者说东邻女子顾盼自己多年,表现出作者抗拒美色的持久性;后者强调上宫女子之多情,突出了作者拒绝诱惑的坚定性。二者同中有别,意思表达全面充分。再如,善于用情境烘托气氛。尽管作者写了自己在西土时的“室宇辽廓”来概括孤独寂寞的心情,但最为精彩的还在于对上宫客馆中的一段描写。写女子,没有停留于静态容貌的描写,而是从语言、歌声、举止、行为表现其精神意态。不仅如此,还注意到了周围环境,写上宫内外,用了“寂寞云虚,门阁昼掩,暧若神居”和“芳香芬烈,黼帐高张”等语衬托其中女子的娴静美好;写黄昏时则用“玄阴晦冥,流风惨冽,素雪飘零”和“金钮熏香。黼帐低垂,捆褥重陈,角枕横施”作对比,反衬出馆中人情的温暖。此外,此赋扬弃了《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丑妇的内容,改变了宋玉一类文学侍臣滑稽和玩世不恭的态度,因而显得非常严肃,同时也包含了作者对于女性的几分尊重。
全赋以散体赋的形式写骚体赋的内容,运用比兴的手法进行全文构思,笔调轻巧灵活,语言晓畅秀丽。
名家点评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司马相如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终不能改。
南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宋玉《讽赋》载于《古文苑》,大略与《登徒子好色赋》相类,然二赋皆设辞以讽楚王耳。司马相如拟《讽赋》而作《美人赋》,亦谓臣不好色,则人知其为诬也。有不好色而能盗文君者乎!此可以发千载之一笑。
明·安磐《颐山诗话》:司马相如《美人赋》辞与意皆祖宋玉《风赋》,赋之卒章日:“吾宁杀人之父,孤人之子,不敢爱主人之女。”《美人赋》曰:“弱骨丰肌,时来亲臣。臣乃气服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凛然若有鲁男子之风者。岂其见惑文君之后悔而作此以自表欤?悲夫莫及矣。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相如《美人赋》全仿宋玉《登徒》篇,当是少时学步之作。《杂记》谓其因文君而欲以自刺;武林章氏注《古文苑》,又讥其欲自媚于世,俱谬。
清·刘熙载《艺概·赋概》:相如一切文,皆善于架虚行危。其赋既会造出奇怪,又会撇入窅冥,所谓“似不从人间来者”,此也。至模山范水,犹其末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