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违 编辑

汉语词汇

抗违抗违

抗违,读音:kàng wéi,汉语词语,意思是违抗;抗拒,违背。

目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抗违

拼音:kàng wéi

释义:违抗;抗拒,违背

注音:ㄎㄤˋ ㄨㄟˊ

释义

编辑
违抗。抗拒,违背。

出处

编辑
刘劭《人物志》:“夫拘抗违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

例句

编辑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既有这些因果,老孙也不敢抗违。但只是你收了玉兔儿,恐那国王不信,敢烦太阴君同众仙妹将玉兔儿拿到那厢,对国王明证明证。”

明·张居正《大婚礼成辞免加恩疏》:“仰维皇上,嘉礼备成,普天同庆,因而覃敷恩赉,首及阁臣,此明主逮下之仁,録劳彰劝之典也,臣敢固为抗违,以虚贶施。”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一回:“孰知天违人愿,致有殷洪、马元抗违,今已授首。”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伍)奢念君父之命,不敢抗违,遂当殿写书,略云:……”

《明史·王纪传》:“纪劾晔抗违诏书,沮格成命,皆不报。

《明史·熊廷弼传》:“廷弼以长系待决之人,屈曲则生,抗违则死,乃终不改其强直自遂之性,致独膺显戮,慷慨赴市,耿耿刚肠犹未尽泯。”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帝以两臣争言,遣兵部堂官及给事中各一人往谕,抗违不遵者治罪。”

《说岳全传》第五九回:“ 岳爷 挥泪对着众百姓道:‘尔等不可如此!圣上连发十二道金牌召我,我怎敢抗违君命!’”

《后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再萧何抗违军令众豪杰大悟前身”

《清圣祖实录》第一百一十一卷:“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全行赦免。仍从优叙录。”

清 褚人获《坚瓠七集·不脱俗》:“著尔速将诗内俗字,一一开除,庶望有成。如敢仍前抗违,取究未便,慎之毋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三回:“你到那里,自然是爷了,没人敢抗违你。”

《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第十一款:“……该夷目严行禁止,如敢抗违,许该保甲拿送,将本犯照违制律治罪,夷目分别失察、故纵定议。”

清·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倘仍执迷不悟,匿具不缴,则是玩法抗违,惟有挨查牌甲,责令举首,一面严密搜拏。”

清·林则徐《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倘敢抗违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或用火烧,务使创巨痛深,始免沓来踵至。”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三十一回:“贝子允禟,差往西宁,擅自遣人往河州买草,踏看牧地,抗违军法,横行边鄙。”

《钦定宪法大纲》:“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溯自满洲入主,据无上之威权,施非理之抑勒,裁制民权,抗违公意,我中华民国之知识上、道德上、生计上种种之进步,坐是迟缓不前。”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况系军务大事,倘有抗违不遵,定即严拏究办。”

下一篇 厉直

上一篇 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