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先崇拜 编辑
祖先崇拜,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原始祖先的崇拜,史前时期的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 炎帝 、 黄帝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祖先崇拜,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在大部分不同文化中,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灵崇拜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但对祖先的崇拜一般展示的是一种孝道。
中文名:祖先崇拜
别名:敬祖
类型:宗教习惯
代表国家:中国 越南等
中华人文始祖有巢氏
祖先崇拜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图腾崇拜过渡而来。即在亲缘意识中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氏族社会的演进确立了父权制,原始家庭制度趋于明朗、稳定和完善,人们逐渐有了其父亲家长或氏族中前辈长者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的观念,并开始祭拜、祈求其祖宗的宗教活动,从此才形成严格意义上的祖先崇拜。
中国
在中国儒教的观念中,“忠”、“孝”是最重要的美德,对祖先在节日中要供奉、祭祀,在中国,对祖先的崇拜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而是日常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表现在定时扫墓、祭拜。
祖先崇拜
越南
越南人不管是佛教徒还是基督教徒,在自己的家中都设立祖先的神龛,一般人并不过生日,但非常重视对先人的周年祭祀,焚香上供,并将后人的照片向先人供奉。
印度
在印度农村,在今日时,在进食前会向先人祈祷。印度教中有一个仪式叫“塔帕纳”,每年在十月份,家中的男人们会向恒河中放入写着梵文的赞美诗祝先人早入轮回。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原始祖先的崇拜,,史前时期的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炎帝、 黄帝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的丰功伟绩代代相传,被人们供奉崇拜。
礼记祭法:(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祖颛顼而宗禹)。郑玄注疏:(有虞氏以上尚德,禘郊祖宗,配用有德者而已;自夏已下,稍用其姓氏之先后次第)的记载表明最初的祀祖,并不以血统为标准,乃是以功德为标准,到夏后氏以后,始由尚功德转成尚血统而行祭祀。至于殷商时代,董作宾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一文中,谈到殷人信仰的中心在于人鬼,十万片甲骨文字,大部分是为祭祀占卜用的。殷人认为祖先和上帝很接近,且其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降祸延福于子孙。中研院史语所陈韵珊研究员从卜辞内容研究殷人祖先崇拜的理念时,亦有相同的结论。可知上帝在殷人眼中是高不可攀,令人敬而畏之,且视祖先为具超能力的神明,祈福避祸均乞助于祖先神,这是殷人祭祖的主要观念;周人则不仅深信祖先有降祸赐福的能力,且可配乎天。于是祖宗神取得形式上同等于天的确定地位,在实质上成为祭祀的主体了。再加上周人认为君主是天子,但因(殷革夏命,周代殷祀)之鼎革无常的现象,愈加深天不可信,其旨意难捉摸,唯先王的典型美德可以遵行的感受,所以产生了以“敬德”为主的祭祀理论。期望藉勉励祭祖来纪念并效法先人的德性,并透过有血统关系的先祖代为请命,得天福佑。综合上文,可以肯定地说,祖先崇拜之原始本质仍与敬畏上天有关,其宗教意义超过其伦理意义,祖先已被神格偶像化,却也有人文精神的倾向在其中了。
儒教的祖先崇拜意义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意义
儒教的大传统虽仍是民间祖先崇拜的核心,但如余英时教授所说的,任何哲学或学术思想至终均走向世俗化,而民间信仰正表现了这种特征。所以民间的祭祖观仍以古时供养祖先,求祖先庇荫以至繁荣子孙为本。
祖先崇拜
延续
祖先崇拜
家族
就祭祖既成了中国宗法社会的骨干,中国人便借此形式来发挥中国式地方政治的权利,以致祠堂如解决家庭纠纷的法院,并担任社会治安的维持,义仓、济贫、义学、奖学金等功用。如斯,宗祠隐然成为维系社会、法律、道德、传统的重心了。很明显的,祖先崇拜发挥了加强家族意识、整合社会的功能。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