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造纤维 编辑
人造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而制得的化学纤维。根据人造纤维的形状和用途,分为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毛三种。重要品种有粘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等。
中文名:人造纤维
发现人:夏尔多内
类别:黏胶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和再生蛋白质纤维
用途: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毛等
原料:木材、棉短绒等
特点: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染色性等
1890年,德国人布伦内和弗雷梅利用在铜氨溶液中溶解纤维素的方法,制成了铜氨人造丝,并获得发明专利。
1891年,英国人克鲁斯和贝文将纤维素用强碱和二硫化碳分解后,再利用旋箱在离心力作用下采用脱水纺丝的方法制成了黏胶人造丝。它既安全又便宜,很快流行起来,是应用最广的生产人造纤维的方法。
新闻报道:“冰丝”没有那么神奇,它的原料来自我们最常见的人造纤维——粘胶纤维。简单来说,粘胶纤维是由各种天然纤维,如棉、木等为原料,进行重新加工后制成的,属于人造天然纤维。
(1)黏胶纤维
黏胶纤维于1905年开始工业化生产,是化学纤维中发展最早的品种。由于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应用广泛,在化学纤维生产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黏胶纤维是以木材、棉短绒、甘蔗渣、芦苇为原料,以湿法纺丝制成的。黏胶纤维的基本化学组成与棉纤维相同,因此某些性能与棉相似,如吸湿性与透气性,染色性以及纺织加T性等均较好。但由于黏胶纤维的大分子链聚合度较棉纤维低,分子取向度较小,分子链间排列也不如棉纤维紧密,因此某些性能较棉纤维差,如干态强度比较接近于棉纤维,而湿态强度远低于棉纤维。另外,黏胶纤维缩水率较大,可高达10%。同时由于黏胶纤维吸水后膨化,使黏胶纤维织物在水中变硬。此外,黏胶纤维的弹性、耐磨性、耐碱性较差。
黏胶纤维可以纯纺,也可以与天然纤维或其他化学纤维混纺。黏胶纤维应用广泛,黏胶纤维长丝又称人造丝,可织成各种平滑柔软的丝织品。毛型短纤维俗称人造毛,是毛纺厂不可缺少的原料。棉型黏胶短纤维俗称人造棉,可以织成各种色彩绚丽的人造棉布,适用于做内衣、外衣以及各种装饰织物。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黏胶纤维——高湿模量黏胶纤维,我国称之为富强纤维。其大分子取向度高、结构均匀。在坚牢度、耐水洗性、抗皱性和形状稳定性方面更接近优质棉。黏胶强力丝则有高的强度,适用于轮胎的帘子线。
(2)醋酯纤维
醋酯纤维又称醋酸纤维素纤维,是以醋酸纤维素为原料经纺丝而制得的人造纤维。醋酸纤维素是以精制棉短绒为原料,与醋酐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三醋酸纤维素(酯化度为280~300)。将三醋酸纤维素用稀醋酸液进行部分水解,可得到二醋酸纤维素(酯化度为200~260)。因此,醋酸纤维依所用原料醋酸纤维素的酯化度不同,分为二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两类。通常醋酯纤维即指二醋酯纤维。
(3)铜铵纤维
铜铵纤维是经提纯的纤维素溶解于铜铵溶液中,纺制而成的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与黏胶纤维相同,一般采用经提纯的α-纤维素含量高的“浆粕”作原料,溶于铜氨溶液中,制成浓度很高的纺丝液,采用溶液法纺丝。由喷丝头的细口压人纯水或稀酸的凝固浴中,在高度拉伸(约400倍)的同时,逐渐固化形成纤维。可制得极细的单丝。
铜铵纤维在外观、手感和柔软性方面与蚕丝很近似,它的柔韧性大,富有弹性和极好的悬垂性。其他性质和黏胶纤维相似。纤维截面呈圆形。一般铜铵纤维纺制成长纤维,特别适合于制造变形竹节丝,纺成很像蚕丝的粗节丝。铜铵纤维适于织成薄如蝉衣的织物和针织内衣,穿用舒适。
(4)再生蛋白质纤维
再生蛋白质纤维简称蛋白质纤维,是用动物或植物蛋白质为原料制成。主要品种有酪朊纤维、大豆蛋白质纤维、玉米蛋白质纤维和花生蛋白质纤维。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与羊毛相近似,染色性能很好。但一般强度较低,湿强度更差,因而应用不广泛。通常切断成短纤维。可以纯纺或与羊毛、黏胶纤维和锦纶短纤维等混纺。
1、人造棉缩小率大,做衣服前要缩水;
2、缝纫针要用细针,缝线相应用细线;
3、洗涤时不能用搓板和大功率洗衣机;
4、晒在阴凉通风处,不可阳光下曝晒;
5、启示熨烫要喷水,半湿半干时熨,温度不能高,烫反面不要用力拉,以防变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