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古编 编辑
《学古编》原本为上、下两卷,今合为一卷。成书于大德庚子(1300)年。由《三十五举》、《合用文集品目》和《附录》等三部分所组成,叙述篆隶书体的演变及篆刻的章法与刀法等有关知识,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印学的著作。
中文名:学古编
国籍:中国
语种:中文
作者:学古编吾丘衍
精六书,工篆刻,与赵孟頫齐名。力矫唐宋六文八体失真之弊,以玉筋篆入印,印学为之一变。著有《学古编》、《印式》、《周秦刻石释音》等。
次载《合用文集品目》,共列:一、“小篆品”五则;二、“钟鼎品”二则;三、“古文品”一则;四、“碑刻品”九则;五、“附用器”九则;六、“辨缪品”六则;七、“隶书品‘’七则;八、“字源八辩字”等八类,共四十六则,概述了篆刻学中的书文、碑刻、器版本、字体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为篆刻理论分类阐述之首创。
末列《附录》,则介绍洗印法、印油法、世存古今图印谱式、取字法和摹印四妙等五种应用于治印的基本方法,可供初学刻印者借鉴和参考。
《学古编》提出的“篆法优先于印法”理论及其基本内容和结构形式,历来被许为印学史上最早的一部篆法与章法并举的经典著作,具有开创性意义。它对后世篆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上承秦、汉古玺,下启明、清流派的枢钮作用。故后世代有续作,如明何震有《续学古编》二卷,清姚觐元有《三十五举校勘记》,桂馥有《续三十五举》、《再续三十五举》及《重定续三十五举》各一卷。黄子高和姚晏也分别各有《续三十五举》及《再续三十五举》等,皆各“志其始”而“续其举”,并“效其体”而“各补其所未备”。对我国印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