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将军 编辑
广州将军,是清代官职名,从一品。清代,朝廷在广东一直派驻重兵,广州、肇庆、惠州各有总督、巡抚、提督驻守,滨江临海还设立了边防七镇,即虎门、潮州、南澳、琼州、高廉、英德和惠州碣石镇,由总兵分防。驻广东的清军是绿营兵和八旗兵,清康熙十九年削藩后,朝廷又加设广州将军一职,八旗官统领兵。
广州将军的官阶与两广总督相同,地位却比其更高,全省绿营兵要受广州将军节制。但是到了清末在西方列强和太平天国的内外夹击下,满清八旗兵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其承载的官方秩序也随之分崩离析,广州将军地位日衰。
所处时代:清代
本名:广州将军
地位:全省绿营兵要受广州将军节制
统领:八旗官兵
时间 | 姓名 | 旗籍 |
康熙二十年~康熙二十六年 | 王永誉 | 汉军正红旗 |
康熙二十七年~康熙三十七年 | 拜音达礼 | 汉军正白旗 |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四十一年 | 卢崇耀 | - |
康熙四十一年~雍正三年 | 管源忠 | 汉军镶黄旗 |
雍正三年 | 李杖 | - |
雍正四年 | 石礼哈 | 汉军正白旗 |
(雍正六年~雍正九年) | 蔡良 | 汉军正白旗 |
雍正十年~雍正十二年 | 柏之蕃 | 汉军正黄旗 |
雍正十三年~乾隆二年 | 张正兴 | 汉军镶黄旗 |
乾隆三年~乾隆七年 | 阿尔赛 | 汉军正黄旗 |
乾隆八年~乾隆九年 | 策楞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十年~乾隆二十年 | 钖特库 | 满洲正黄旗 |
乾隆二十一年~乾隆二十四年 | 汉军正蓝旗 | |
乾隆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七年 | 福增格 | 满洲正黄旗 |
乾隆二十八年~乾隆二十九年 | 朗福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三十年~乾隆三十一年 | 满洲正黄旗 | |
乾隆三十二年~乾隆三十三年 | 容保 | - |
乾隆三十四年 | 增海 | 宗室 |
乾隆三十年五年~乾隆三十六年 | 特克慎 | 满洲正红旗 |
乾隆三十七年 | 秦璜 | - |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三十九年 | 缺 | - |
乾隆四十年~乾隆四十四年 | 永玮 | 宗室 |
乾隆四十五年 | 福增格 | 满洲正黄旗 |
乾隆四十六年~乾隆四十八年 | 傅玉 | - |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五十四年 | 存泰 | 汉军正黄旗 |
乾隆五十五年~乾隆五十七年 | 善德 | 满洲镶黄旗 |
乾隆五十八年~嘉庆二年 | 福昌 | 满洲正白旗 |
嘉庆三年~嘉庆五年 | 崇尚 | 宗室 |
嘉庆六年~嘉庆七年 | 书敬 | 宗室 |
嘉庆八年~嘉庆九年 | 庆怡 | 宗室 |
嘉庆十年 | 弘康 | 宗室 |
嘉庆十一年~嘉庆十三年 | 阳春 | - |
嘉庆十四年 | 朋俊 | - |
嘉庆十五年 | 庆溥 | 满洲镶黄旗 |
嘉庆十六年~嘉庆十七年 | 福全 | 满洲镶黄旗 |
嘉庆十八年~嘉庆二十三年 | 刘佳氏.本智 | 蒙古镶白旗 |
嘉庆二十四年~嘉庆二十五年 | 八十六 | - |
道光元年~道光三年 | 孟住 | 满洲正白旗 |
道光四年 | 弘善 | 宗室 |
道光五年~道光六年 | 果齐斯欢 | 宗室 |
道光七年~道光十三年 | 庆保 | 满洲镶黄旗 |
道光十四年~道光十五年 | 哈丰阿 | 满洲正黄旗 |
道光十六年~道光十七年 | 苏勒普阿 | 满洲正黄旗 |
(道光十八年~道光二十年) | 德克金布 | - |
道光二十一年~道光二十二年 | 阿精阿 | 满洲正黄旗 |
道光二十三年 | 伊里布 | 满洲镶黄旗 |
(道光二十四年~道光二十五年) | 奕湘 | 宗室 |
道光二十六年~咸丰六年 | 穆特恩 | 满洲正白旗 |
咸丰七年~同治元年 | 穆克德讷 | 满洲镶白旗 |
同治二年~同治六年 | 瑞麟 | 满洲正蓝旗 |
同治七年~同治八年 | 庆春 | 宗室 |
同治九年~光绪十年 | 长善 | 满洲镶红旗人 |
光绪21年-光绪24年 | 保年 | 满洲正黄旗人 |
序号 | 任职人员 | 任职资讯 | 类别 | 卸任资讯 | 备注 |
---|---|---|---|---|---|
1 | 富昌 | 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廿二日 (1793,2,2) | 调 | 嘉庆元年六月二日(1796,7,6) 调福州将军 | - |
2 | 嘉庆元年六月二日 (1796,7,6) | 署 | 嘉庆三年正月日缘事革职 | 离职根据清史列传卷29页20 | |
3 | 崇尚 | 嘉庆三年七月八日 (1798,8,19) | 任 | 嘉庆五年八月廿八日(1800,10,16) 因病回京 | - |
4 | 书敬 | 嘉庆五年八月廿八日 (1800,10,16) | 任 | 嘉庆七年十二月十七日(1803,1,10) 回京 | - |
5 | 庆怡 | 嘉庆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1803,1,10) | 任 | 嘉庆十年三月廿日(1805,4,19) 因病回旗 | - |
6 | 弘康 | 嘉庆十年三月廿日 (1805,4,19) | 任 | 嘉庆十年十月廿四日(1805,12,14) 调江宁将军 | - |
7 | 赛冲阿 | 嘉庆十年十月廿四日 (1805,12,14) | 调 | 嘉庆十一年三月十四日(1806,5,2) 调福州将军 | - |
8 | 阳春 | 嘉庆十一年三月十四日 (1806,5,2) | 调 | 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1809,1,14)到京候旨 | - |
9 | 明俊 | 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 (1809,1,14) | 调 | 嘉庆十四年六月六日(1809,7,18) 卒 | 离职根据嘉庆十四年六月长编总档 |
10 | 庆溥 | 嘉庆十四年六月六日 (1809,7,18) | 任 | 嘉庆十五年七月廿八日(1810,8,27) 到京候用 | - |
11 | 皁保 | 嘉庆十五年七月廿八日 (1810,8,27) | 任 | 嘉庆十五年八月二日(1810,8,31) 改京职 | 未到任 |
12 | 福会 | 嘉庆十五年八月二日 (1810,8,31) | 调 | 嘉庆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1813,1,17) 署正白旗汉军都统 | 离职根据嘉庆十七年十二月长编总档 |
13 | 本智 | 嘉庆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1813,1,17) | 任 | 嘉庆廿三年十二月廿五日(1819,1,20) 调江宁将军 | - |
14 | 八十六 | 嘉庆廿三年十二月廿五日 (1819,1,20) | 调 | 嘉庆廿五年十一月廿日(1820,12,25) 同上 | - |
15 | 孟住 | 嘉庆廿五年十一月廿日 (1820,12,25) | 任 | 道光二年十二月十五日(1823,1,26) 调正黄旗汉军都统 | - |
16 | 弘善 | 道光二年十二月十五日 (1823,1,26) | 任 | 道光四年六月十日(1824,7,6) 卒 | 离职根据爱新觉罗宗谱(一),页1149 |
17 | 果齐斯欢 | 道光四年六月廿九日 (1824,7,25) | 任 | 道光六年九月廿五日(1826,10,25) 调福州将军 | - |
18 | 庆保 | 道光六年九月廿五日 (1826,10,25) | 任 | 道光十二年十一月廿六日(1833,1,16) 年老休致 | - |
19 | 庆山 | 道光十二年十一月廿六日 (1833,1,16) | 调 | 道光十三年正月七日(1833,2,26) 调福州将军 | - |
20 | 哈丰阿 | 道光十三年正月七日 (1833,2,26) | 任 | 道光十五年闰六月九日(1835,8,3) 调黑龙江将军 | - |
21 | 苏勒当阿 | 道光十五年闰六月九日 (1835,8,3) | 任 | 道光十五年八月廿七日(1835,10,18) 卒 | 未到任,实七月八日卒(道光十五年八月外纪档,页151) |
22 | 苏勒芳阿 | 道光十五年八月廿七日 (1835,10,18) | 调 | 道光十七年七月七日(1837,8,7) 缘事降调 | - |
23 | 德克金布 | 道光十七年七月七日 (1837,8,7) | 调 | 道光十九年九月十五日(1839,10,21) 调绥远城将军 | - |
24 | 哈丰阿 | 道光十九年九月十五日 (1839,10,21) | 调 | 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1839,12,21)调西安将军 | 未到任 |
25 | 德克金布 | 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1839,12,21) | 调 | 道光廿年四月九日(1840,5,10) 调成都将军 | - |
26 | 阿精阿 | 道光廿年四月九日 (1840,5,10) | 任 | 道光廿二年正月十五日(1842,2,24) 年老就衰,命到京 | - |
27 | 耆英 | 道光廿二年正月十五日 (1842,2,24) | 调 | 道光廿二年二月十七日(1842,3,28) 驰往浙江署杭州将军 | 耆英四月十六日回任(后未回) |
28 | 阿精阿 | 道光廿二年二月十七日 (1842,3,28) | 暂署 | 道光廿二年九月六日(1842,10,9) 因病休致 | 耆英办洋务,为钦差大臣 |
29 | 裕瑞 | 道光廿二年九月六日 (1842,10,9) | 暂署 | - | - |
30 | 耆英 | - | - | 道光廿二年九月十四日(1842,10,17) 调两江总督 | - |
31 | 伊里布 | 道光廿二年九月十四日 (1842,10,17) | 任 | 道光廿三年二月廿二日(1843,3,22) 卒 | 为钦差大臣,实二月四日卒(传包) |
32 | 裕瑞 | 道光廿三年二月廿二日 (1843,3,22) | 护 | - | - |
33 | 禄普 | 道光廿三年二月廿四日 (1843,3,24) | 调 | 道光廿三年二月廿六日(1843,3,26) 调乌里雅苏台将军 | 由荆州将军迁,未到任 |
34 | 奕湘 | 道光廿三年二月廿六日 (1843,3,26) | 调 | 道光廿五年九月廿八日(1845,10,28) 调盛京将军 | 由乌里雅苏台将军迁 |
35 | 裕瑞 | 道光廿五年九月廿八日 (1845,10,28) | 署 | - | 副都统署 |
36 | 穆特恩 | 道光廿五年九月卅日 (1845,10,30) | 任 | 咸丰六年五月五日(1856,6,7) 卒 | 实四月十二日卒(传包) |
37 | 穆克德讷 | 咸丰六年五月五日 (1856,6,7) | 任 | 同治二年正月廿二日(1863,3,11) 到京陛见 | - |
38 | 库克吉泰 | 同治二年正月廿二日 (1863,3,11) | 署 | - | - |
39 | 穆克德讷 | - | - | 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1863,7,2) 因病解职 | - |
40 | 瑞麟 | 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 (1863,7,2) | 任 | 同治五年八月十七日(1866,9,25) 调两广总督 | 由热河都统迁,未到任前,仍以库克吉泰署 |
41 | 庆春 | 同治五年八月十八日 (1866,9,26) | 署 | 同治七年十二月廿五日(1869,2,6) 调热河都统 | - |
42 | 长善 | 同治七年十二月廿五日 (1869,2,6) | 任 | 光绪十年四月十五日(1884,5,9) 命到京 | 由山海关副都统迁 |
43 | 瑞麟 | 同治七年十二月廿六日 (1869,2,7) | 兼署 | - | - |
44 | 继格 | 光绪十年四月十五日 (1884,5,9) | 任 | 光绪廿年七月十日(1894,8,10) 入都祝嘏 | - |
45 | 兴存 | 光绪廿年七月十日 (1894,8,10) | 署 | - | - |
46 | 继格 | - | - | 光绪廿一年三月廿日(1895,4,14) 到京另候简用 | - |
47 | 保年 | 光绪廿一年三月廿二日 (1895,4,16) | 任 | 光绪廿四年七月十六日(1898,9,1) 因病解任 | - |
48 | 兴存 | 光绪廿四年七月十三日 (1898,8,29) | 暂护 | - | - |
49 | 寿荫 | 光绪廿四年七月十六日 (1898,9,1) | 任 | 光绪卅二年十月二日(1906,11,17) 到京当差 | 由热河都统迁 |
50 | 诚勋 | 光绪卅二年十月二日 (1906,11,17) | 调 | 光绪卅三年正月廿日(1907,3,4) 调察哈尔都统 | - |
51 | 景沣 | 光绪卅三年正月廿日 (1907,3,4) | 任 | 光绪卅四年九月廿七日(1908,10,21) 调总管内务府大臣 | - |
52 | 增祺 | 光绪卅四年九月廿八日 (1908,10,22) | 任 | 宣统二年十二月十一日(1911,1,11) 到京陛见 | 由正黄旗蒙古都统迁 |
53 | 孚琦 | 光绪卅四年十月一日 (1908,10,25) | 暂署 | - | - |
54 | 孚琦 | 宣统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1911,1,11) | 兼署 | 宣统三年三月十二日(1911,4,10) 为革命党人暗杀 | - |
55 | 增祺 | - | - | 宣统三年二月廿二日(1911,3,22) 留京当差 | - |
56 | 诚勋 | 宣统三年二月廿二日 (1911,3,22) | 任 | 宣统三年闰六月廿日(1911,8,14) 充任弼德院顾问大臣 | 未到任 |
57 | 张鸣岐 | 宣统三年三月十二日 (1911,4,10) | 兼署 | - | - |
58 | 凤山 | 宣统三年闰六月廿一日 (1911,8,15) | 调 | 宣统三年九月三日(1911,10,24) 为革命党人暗杀 | 离职根据近代中国史事日志 |
59 | 春禄 | 宣统三年九月六日 (1911,10,27) | 任 | 宣统三年十二月十六日(1912,2,3) 开缺以都统记名 | 广州失守,该将军并未接印 |
资料来源: |
历任广州副都统
序号 | 任职人员 | 任职资讯 | 类别 | 卸任资讯 | 备注 |
---|---|---|---|---|---|
1 | 和星额 | 乾隆六十年正月廿一日 (1795,2,10) | 任 | 嘉庆三年五月十三日(1798,6,26) 调凉州副都统 | - |
2 | 善保 | 嘉庆三年五月十三日 (1798,6,26) | 调 | 嘉庆十一年四月日 解 | 离职根据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 |
3 | 善福 | 嘉庆十一年四月十三日 (1806,5,30) | 任 | 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1809,1,14) 到京候旨 | - |
4 | 那林泰 | 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 (1809,1,14) | 调 | 嘉庆十七年六月日 召 | 离职根据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 |
5 | 萧昌 | 嘉庆十七年六月廿三日 (1812,7,31) | 任 | 嘉庆十九年十二月卅日(1815,2,8) 缘事开缺到京听候部议 | 离职根据嘉庆十九年十二月(下)起居注册 |
6 | 成瑞 | 嘉庆十九年十二月卅日 (1815,2,8) | 任 | 嘉庆廿二年十二月日 卒 | 离职根据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309页2 |
7 | 扎勒罕布 | 嘉庆廿三年正月三日 (1818,2,7) | 任 | 嘉庆廿三年三月廿七日(1818,5,1) 缘事降 | 离职根据嘉庆廿三年三月长编总档 |
8 | 额图珲 | 嘉庆廿三年三月廿七日 (1818,5,1) | 任 | 道光二年正月廿四日(1822,2,15) 因病解任 | - |
9 | 巴杭阿 | 道光二年正月廿四日 (1822,2,15) | 任 | 道光十年十月十日(1830,11,24) 卒 | 离职根据传包 |
10 | 伦忠 | 道光十年十月廿三日 (1830,12,7) | 调 | 道光十七年正月九日(1837,2,13) 命到京 | - |
11 | 布勒亨 | 道光十七年正月九日 (1837,2,13) | 调 | 道光十七年六月十三日(1837,7,15) 调江宁将军 | - |
12 | 奕湘 | 道光十七年六月十三日 (1837,7,15) | 调 | 道光廿年十月卅日(1840,11,23) 调荆州将军 | - |
13 | 裕瑞 | 道光廿年十月卅日 (1840,11,23) | 调 | 道光廿七年五月廿七日(1847,7,9) 调江南将军 | - |
14 | 乌兰泰 | 道光廿七年五月廿八日 (1847,7,10) | 任 | 咸丰二年四月六日(1852,5,24) 卒 | 咸丰元年二月廿二日驰赴广西办理军务,病殁,实三月廿日卒(咸丰朝宫中档001985号) |
15 | 有凤 | 咸丰二年四月六日 (1852,5,24) | 调 | 咸丰二年八月十三日(1852,9,26) 调杭州将军 | - |
16 | 麟瑞 | 咸丰二年八月十三日 (1852,9,26) | 任 | 咸丰三年二月十八日(1853,3,27) 调吉林副都统 | - |
17 | 载岱 | 咸丰三年二月十八日 (1853,3,27) | 任 | 咸丰三年四月廿一日(1853,5,28) 因病开缺 | 离职根据咸同两朝上谕档(三),页170 |
18 | 松玉 | 咸丰三年四月廿一日 (1853,5,28) | 任 | 咸丰四年六月十五日(1854,7,9) 因病休致 | - |
19 | 双喜 | 咸丰四年六月十五日 (1854,7,9) | 任 | 咸丰九年十一月八日(1859,12,1) 因病休致 | 离职根据清代起居注册咸丰朝第48册,页029165 |
20 | 库克吉泰 | 咸丰九年十一月八日 (1859,12,1) | 调 | 同治四年十二月廿六日(1866,2,11) 调西安将军 | - |
21 | 常顺 | 同治四年十二月廿六日 (1866,2,11) | 任 | 同治十年七月十四日(1871,8,29) 卒 | 离职根据传包 |
22 | 福珠哩 | 同治十年八月十三日 (1871,9,27) | 任 | 光绪四年正月廿七日(1878,2,28) 因病开缺 | 由阿克苏办事大臣迁,未到任前,以果勒敏兼署 |
23 | 吉和 | 光绪二年十月卅日 (1876,12,15) | 兼署 | - | - |
24 | 承惠 | 光绪三年三月十日 (1877,4,23) | 署 | - | - |
25 | 尚昌懋 | 光绪四年正月廿八日 (1878,3,1) | 任 | 光绪十三年四月十九日(1887,5,11) 调正红旗汉军副都统 | - |
26 | 兴存 | 光绪十三年四月十九日 (1887,5,11) | 调 | 光绪卅二年十月二日(1906,11,17) 到京当差 | 离职根据光宣两朝上谕档(三二),页219 |
27 | 孚琦 | 光绪卅二年十月三日 (1906,11,18) | 任 | 宣统三年三月十二日(1911,4,10) 为革命党人暗杀 | - |
28 | 文泰 | 宣统三年三月十二日 (1911,4,10) | 调 | - | - |
资料来源: |
序号 | 任职人员 | 任职资讯 | 类别 | 卸任资讯 | 备注 |
---|---|---|---|---|---|
1 | 张翰杰 | 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廿七日(1790,2,10) | 调 | 嘉庆元年十二月十七日(1797,1,14) 调正红旗汉军副都统 | - |
2 | 范建中 | 嘉庆元年十二月十七日 (1797,1,14) | 调 | 嘉庆二年正月十九日(1797,2,15) 调镶白旗汉军副都统 | - |
3 | 黄文燝 | 嘉庆二年正月十九日 (1797,2,15) | 调 | 嘉庆八年二月廿一日(1803,3,14) 回京任职 | - |
4 | 海兴阿 | 嘉庆八年二月廿一日 (1803,3,14) | 调 | 嘉庆十年正月日因病休致 | 离职根据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301页24 |
5 | 成德 | 嘉庆十年正月廿九日 (1805,2,28) | 任 | 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1809,1,14)到京候旨 | - |
6 | 张秉枢 | 嘉庆十三年十一月廿九日 (1809,1,14) | 任 | 嘉庆廿三年三月廿三日(1818,4,27) 病解 | 离职根据嘉庆廿三年三月长编总档、嘉庆廿三年三月(下)起居注册 |
7 | 庆长 | 嘉庆廿三年三月廿三日 (1818,4,27) | 调 | 嘉庆廿五年十月廿一日(1820,11,26) 命回京 | - |
8 | 福荫 | 嘉庆廿五年十月廿一日 (1820,11,26) | 调 | 道光元年五月二日(1821,6,1) 因病出缺 | - |
9 | 佛安 | 道光元年五月廿六日 (1821,6,25) | 调 | 道光五年七月廿日(1825,9,2) 卒 | 离职根据传包 |
10 | 花沙布 | 道光五年八月廿二日 (1825,10,3) | 调 | 道光八年六月十日(1828,7,21) 因病出缺 | - |
11 | 兴住 | 道光八年六月十日 (1828,7,21) | 调 | 道光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832,1,15) 因病解任 | - |
12 | 毓文 | 道光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1832,1,15) | 调 | 道光十二年九月日 解 | 离职根据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 |
13 | 阔凌阿 | 道光十二年九月廿六日 (1832,10,19) | 调 | 道光十二年九月廿八日(1832,10,21) 衰老休致 | - |
14 | 左廷桐 | 道光十二年九月廿八日 (1832,10,21) | 调 | 道光十五年十二月一日(1836,1,18) 调杭州副都统 | - |
15 | 孟魁 | 道光十五年十二月一日 (1836,1,18) | 调 | 道光十七年六月廿三日(1837,7,25) 缘事开缺到京听候部议 | - |
16 | 英隆 | 道光十七年六月廿三日 (1837,7,25) | 调 | 道光廿一年五月三日(1841,6,21) 调齐齐哈尔副都统 | - |
17 | 国勒铭阿 | 道光廿一年五月五日 (1841,6,23) | 调 | 道光廿一年九月廿七日(1841,11,10) 卒 | 离职根据道光朝宫中档004293号 |
18 | 官文 | 道光廿一年十月廿六日 (1841,12,8) | 任 | 道光廿七年三月廿八日(1847,5,12) 调荆州左翼副都统 | - |
19 | 托恩东额 | 道光廿七年三月廿八日 (1847,5,12) | 调 | 咸丰五年六月廿一日(1855,8,3) 卒 | 离职根据传包 |
20 | 双龄 | 咸丰五年七月廿九日 (1855,9,10) | 任 | 咸丰十一年正月四日(1861,2,13) 卒 | 离职根据传包 |
21 | 海春 | 咸丰十一年二月四日 (1861,3,14) | 任 | 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六日(1865,1,13) 休致 | - |
22 | 成明 | 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1865,1,13) | 任 | 同治六年四月十三日(1867,5,16) 病解 | 离职根据同治六年四月(中)月折档 |
23 | 穆辂 | 同治六年四月十四日 (1867,5,17) | 任 | 同治八年五月十六日(1869,6,25) 卒 | 离职根据传包 |
24 | 福钤 | 同治八年六月十四日 (1869,7,22) | 调 | - | - |
25 | 果勒敏 | 同治八年八月十四日 (1869,9,19) | 调 | 光绪二年十月廿五日(1876,12,10) 调杭州将军 | - |
26 | 吉和 | 光绪二年十月廿六日 (1876,12,11) | 调 | 光绪五年十一月一日(1879,12,13) 调乌里雅苏台将军 | - |
27 | 王镇雄 | 光绪三年三月十日 (1877,4,23) | 署 | - | - |
28 | 经文泰 | 光绪五年十一月二日 (1879,12,14) | 任 | 光绪七年三月三日(1881,4,1) 因病解职 | - |
29 | 钟泰 | 光绪七年三月三日 (1881,4,1) | 调 | 光绪十四年三月八日(1888,4,18) 调宁夏将军 | - |
30 | 伊克坦 | 光绪十四年三月十日 (1888,4,20) | 任 | 光绪廿二年十一月十三日(1896,12,17) 因病乞休 | - |
31 | 永隆 | 光绪廿二年十一月十四日 (1896,12,18) | 调 | 光绪廿二年十一月廿六日(1896,12,30) 调正黄旗汉军副都统 | 留工当差,暂缓赴任,后未到任 |
32 | 兴存 | 光绪廿二年十一月廿一日 (1896,12,25) | 兼署 | - | - |
33 | 春龄 | 光绪廿二年十一月廿六日 (1896,12,30) | 调 | 光绪卅二年十月二日(1906,11,17) 到京当差 | 离职根据光宣两朝上谕档(三二),页219 |
34 | 李国杰 | 光绪卅二年十月三日 (1906,11,18) | 任 | 光绪卅三年九月卅日(1907,11,5) 赏假 | - |
35 | 孚琦 | 光绪卅三年九月卅日 (1907,11,5) | 兼署 | - | - |
36 | 李国杰 | - | - | 光统卅三年十月廿五日(1907,11,30) 调镶黄旗蒙古副都统 | - |
37 | 庄健 | 光统卅三年十月廿五日 (1907,11,30) | 任 | 宣统元年二月十九日(1909,3,10) 因病开缺回京当差 | 离职根据东方杂志第六年三期谕旨,页34 |
38 | 春禄 | 宣统元年二月十九日 (1909,3,10) | 任 | 宣统三年九月六日(1911,10,27) 调将军 | 任职根据东方杂志第六年三期谕旨,页34 |
39 | 恩泽 | 宣统三年九月六日 (1911,10,27) | 任 | 宣统三年十一月廿三日(1912,1,11) 调兴京副都统 | 由荆州副都统迁,未到任前,以文泰兼署 |
资料来源: |
注释
长善,他他拉氏,光绪帝珍妃与谨妃的伯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