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堂 编辑
坐堂,指官吏出庭命理案体处理事务,因坐于厅堂而得名。“清朝的县官坐堂,往往两造各责小板五百完案。”(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足以证明。由此引出另一涵义,在民间指中医师行医之处。
中文名:坐堂
类型:中医术语
含义:坐于厅堂、中医师行医之处
开始时间:1637年
据武汉地方志所载,药店以堂为主的也很多:
武汉市志(1840-1985) 卫生志 目录 中医 传统授业与行医
坐堂 : 医生在药店应诊和善堂施诊,世称 “坐堂”。药店坐堂最早者是明崇祯十年(1637年)在汉口大码头鲍家巷口叶开泰药室坐堂行医的叶文机。百年后,1736年江西吴氏开设至德堂药店,1845年广东林姓开设保和堂药店,均设有坐堂医生。
张仲景介绍
张仲景,名机,后汉南阳郡涅阳(今南阳)人,约生于公元2世纪,灵帝时(公元168~189年)举孝。建安中(公元196~219年)做长沙太守。他博学多才,曾从同郡张伯祖学医,尽得其详,成为当时的良医。
张仲景生在汉末纷乱之世,社会道德沦丧,疾病流行,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他目击惨状,抱着救死扶伤的精神,立志学习医术,以解除人民大众的疾苦。他在《伤寒论》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因此,他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研读《素问》、《难经》等医学典籍,并结合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16卷,创造了辨证论治的治疗法则,被后世尊为“医圣”。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接应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
“堂”的由来
后来,人民为了怀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