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债余额 编辑
国债余额是指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即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相互冲抵后的赤字累计额和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特别国债的累计额。分中央政府历年的预算差额和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国债。
二是出现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年度预算赤字或发行特别国债,由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追加的年末国债余额限额。
这一限额将是“最后一道防线”,当年期末国债余额不得突破这一限制。而国债借新还旧部分将由财政部自行运作。这一管理方式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能有效管理国债规模,防范财政风险。
2006年,财政部等部门酝酿了长达三年多时间的国债余额管理将正式推出。上周五,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委员长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刘积斌就关于实行国债余额管理的意见进行汇报,顺利获得大会通过。
这意味着自2006年起,我国将采取国债余额管理方式管理国债发行活动,对此业内人士一致表示欢迎。
"对国债余额管理这一方式,市场已经期盼了很久。"中信证券资本市场部执行总经理高占军表示,国债余额管理有利于财政部更好的安排国债年度发行计划,尤其是在短期国债的发行上将更加富有弹性,同时发债成本会大为降低,国债市场流动性也将得到加强。
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我国一直采取逐年审批年度发行额的方式管理国债,这种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国债规模及其变化情况,也不利于合理安排国债期限结构。
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后,借新还旧的发债由财政部在年度国债余额限额内根据财政收入状况和资本市场情况自行运作,既规范了发债行为又增加了主动性,有利于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高占军还认为,之前受限于年度控制指标,财政部发行的短期国债屈指可数,而五年期、七年期国债则占据主流。"这种情况将会有较大改观,短期国债发行的增加,有利于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假设其他情况不变,相同期限的债券品种价格将会下降,收益率有所提高。"
此外,业内更为关注的一个重点则是,推出国债余额管理将有助于央行货币政策与财政部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短期国债可能成为央行重要的市场操作工具。
"我们关心明年国债余额管理将充分利用到什么样的程度。"高占军表示,在回笼货币流动性方面,短期国债将对央行票据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至于替代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高占军认为还需看具体情况。
而近期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也认为,央行票据发行面临成本、税收、超额利润和影响长期利率等四大问题,并提出推进国债余额管理替代央行票据。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