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门望族 编辑
汉语成语
名门望族,汉语词语,指历史悠久而声望很高的家族。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词语:名门望族
读音:míng mén wàng zú
释义:豪门即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
例子:陇西李氏、赵郡李氏 、太原王氏
晋国六卿特指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
晋国六卿制度,是春秋时期晋文公回国后建立的军事政治制度,分为中、上、下三军制,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对内协助晋公管理国家军事、政治,对外“尊王攘夷”,抵御戎狄。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县、深县、饶阳、安国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县)、范阳卢氏(今保定市和北京市一带)、荥阳郑氏(今河南省)、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