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市之征 编辑
夏商时期的一种制度
关市之征亦称“关市之赋”。对经过关卡的行商或市廛坐商课税,工商税征收之始。在夏商时期,征收制度还不完备,征收对象也不一致。《礼记·王制》:“市,廛而不税; 关,讥而不征。”即对坐商,只征其邸舍占地费,而不征其货物;关卡只稽查往来行旅,而不课征其货物。到了周代,在司徒系统下设立一种“司关”,不仅管稽查货物,而且管税收与罚款。这是官税征收机关设立之始。
中文名:关市之征
别名:关市之赋
纳税人:商人
释义:古代国家对商业活动的征税制度
春秋时期, 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扩大, 农夫要“以粟易械器”, 手工业者要“以械器易粟”, 都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换。贵族、官僚所得主要是农副产品, 他们也要通过商人的手换取奢侈品。由于商品交换的需要, 民间商业就冲破官营商业的藩篱而发展起来。当时国家规定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和国内的“市”时, 要进行检查和征收赋税, 叫做“关市之征”。
在夏、商,手工业和商业均属官办,故而无税。到了周朝,在司徒系统下设立了司关,掌管稽查货物、税收和罚款,为关市之征之始。对市廛坐商,没有廛人专管列肆之税等的征收。周朝关市之征的关税属于通过税,税负较轻。春秋战国之后,商品经济发展,关市之征渐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关税。汉初进一步开放关市之禁。汉武帝时,出于财政和抑商政策的需要,重开关市之征。宋代以后,关市之征逐渐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