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赋 编辑
军赋,亦称赋或兵赋,是指古代天子向臣属征发的兵役与军用品,是与田制相结合的 一种征调军事需用的人力、物力的办法。
古者以田赋出兵,赋与兵有联带关系。后世有商代“因井田而制军赋”的记载。周朝制定按田邑多少征集车马甲士的军赋制度。据《汉书·刑法志》记载,其制度是“地方一里为井,井十为通,通十为成,成方十里;成十为终,终十为同,同方百里;同十为封,封十为畿,畿方千里。有税有租。税以足食,赋以足兵。故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也,有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也,有戎马四匹,兵车一乘,牛十二头,甲士三人,卒七十二人,干戈备具,是谓乘马之法。” 春秋后期鲁国作丘甲与郑国子产作丘赋,汉代的更赋、口赋、算赋,以及后代的田赋制度,是从军赋制度演变而来。
中文名:军赋
外文名:The fu
别名:兵赋或赋
产生关联:与军事需要相关
拼音:jūn fù
秦人的赋出现于战国中期。《史记·秦本纪》:“(秦孝公)十四年,初为赋。”《集解》徐广曰:“制贡赋之法也。”《索隐》谯周云:“初为军赋也。”秦孝公十四年(公元前348年),正是商鞅在秦国变法之时。征赋是商鞅的一项变法措施,其主要目的是供应军费,故称此赋为“军赋”。
《中国人民解放军赋》活动花絮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英雄军队。长期以来,为人民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春,川黔渝革命老区考察组在遵义南白镇后坝村(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同志、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曾在此援建长征希望学校)考察时,为献礼祖国六十华诞阅兵大典,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崇高精神,表达广大人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爱戴和拥护,以及对军委老首长、成都军区援建长征希望学校的真诚感谢。当地村民建议创作一篇《中国人民解放军赋》。随后,有关同志邀请当代著名辞赋作家、有“乐山第二郭沫若”之称的陈恩田先生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赋》创作组。经过几月酝酿和素材收集,创作组在认真学习和感受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品格,怀着对祖国和人民军队大海一样的深情开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赋》的创作。初稿先后送贵州、四川等省市领导、成都军区、中央部委领导、军委老首长修改指导。
《中国人民解放军赋》活动花絮
基本定稿后,创作组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赋》上报中央军委国庆阅兵领导小组陈炳德首长及有关领导,首长批示有关部门组织解放军系统学者和辞赋专家、文学大师组成审阅组再次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赋》进行斟酌完善。几经修改,终于形成了一篇赋格完整、蕴涵厚重、大气磅礴、铿锵有力的现代辞赋。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校同学获悉后,自发组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赋》附卷上加盖56个手心印,以表达各族人民“军民双拥,心心相印”的真挚感情。
《中国人民解放军赋》的献礼,为新中国诞辰六十周年阅兵大典涂上了书香墨韵、情真意切的一笔,也带去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人民解放军深情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必将激励人民子弟兵高举党和人民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为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保驾护航。用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和先进事迹谱写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浩然之歌.
田纪云副委员长为《军赋》题名
张万年副主席与主创人陈恩田
国共抗外之秋,八路军屡建奇功,新四军高奏凯歌。三年内战,扭转乾坤,百万雄师风卷残云,数路大军浩荡渡江。解放之初,援邻助友;迷茫岁月,磐石不移。几缕边扰,自卫还击。改革开放保发展,安邦定国抗洪震,军民一心,共建家园。吾军之功,千秋铭刻;吾军之德,万古芳流。
田纪云副委员长与主创人陈恩田
中国人民解放军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