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城区 编辑
鹿城区,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之间。辖区面积290.8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鹿城区辖12个街道、2个镇,全区共88个社区、80行政村。 区政府驻广场路188号。截至2023年末,鹿城区常住人口为120.94万人。
鹿城区始建于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相传筑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故名鹿城。鹿城自古商贾云集,素有“东瓯名镇”之称,南宋时期诗人杨蟠就有“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诗句。鹿城依山面江,城中有山有水,享有“江城如画”的美誉。为历代郡、州、专区、县治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立温州市。1981年,地市合并,原市区改设区,名温州市城区。1984年,更名为鹿城区。鹿城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如东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等,相传书圣王羲之也曾在此留下“墨池”等遗迹。悬于瓯江之中的江心屿,景色秀美,是中国四大孤屿之一。
2022年,鹿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7.71亿元,同比增长2.0%,人均生产总值达109845元,增长1.4%。
中文名:鹿城区
外文名:Lucheng District
别名:白鹿城
行政区划代码:3303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
地理位置:浙江省温州市中部
面积:290.8 km²
下辖地区:12个街道、2个镇
政府驻地:广场路188号
电话区号:0577
邮政编码:325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20.94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江心屿、印象南塘、米房cei、五马街、温州动物园
火车站:温州站
车牌代码:浙C
地区生产总值:1307.71 亿元(2022年)
鹿城区旧属永嘉县地。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相传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
解放后(1950年5月),划永嘉县域瓯江之南成立温州市。
1981年,地市合并,原市区改设区,名温州市城区。
1984年,城区更名为鹿城区。
区划沿革
1996年,鹿城区面积88.3平方千米,人口47.7万人。辖16个街道1镇4乡:大南街道、小南街道、广化街道、五马街道、水心街道、东风街道、市中街道、西山街道、松台街道、洪殿街道、莲池街道、海坛街道、朔门街道、鼓楼街道、蒲鞋市街道、上陡门街道、双屿镇、仰义乡、南郊乡、城郊乡、黎明乡。区政府驻鼓楼街道。1998年,鹿城区总面积104平方千米。总人口50.26万人。辖17个街道、1个镇、4个乡及江心屿办事处。
2001年7月7日,国务院(国函84号)批准,将瓯海区的藤桥镇、上戍乡、临江镇、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的划龙桥村、上田村、鱼鳞浃村、前网村划归鹿城区管辖;将龙湾区蒲州镇的蒲州村和上蒲州村划归鹿城区管辖;将永嘉县的七都镇和桥下镇的中央涂居委会划归鹿城区管辖。调整后,鹿城区面积从104平方千米增到294.38平方千米,人口从51.68万增到60.03万。
2001年9月12日,浙江省政府(浙政函180号)批复同意温州市鹿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1)撤销城郊乡、黎明乡建制,原城郊乡乡东屿村以外的行政区、原黎明乡全部改由鹿城区政府直辖。(2)原城郊乡东屿村和小南街道的东屿居委会划归南郊乡管辖。南郊乡部分行政区域(南塘、灯塔、龙沈3个村)改由鹿城区政府直辖。调整后,南郊乡辖5村、2居,驻牛山北路27-1号(原址)。(3)双屿镇部分(垟田、双岙、箬笠岙等3村和温化生活区、新泽、云峰、栖霞、月泉、临风等6居)改由鹿城区政府直辖。调整后,双屿镇辖9村、4居,驻温金公路138号(原址)。(4)鹿城区政府直辖区域调整扩大后,连同原直辖区域调整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
2002年,鹿城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51个社区、146个行政村。2005年末,鹿城区面积294.38平方千米,人口67.33万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五马街道、莲池街道、水心街道、南门街道、江滨街道、蒲鞋市街道、洪殿街道、广化街道、南浦街道、黎明街道、绣山街道、黄龙街道、双屿镇、七都镇、藤桥镇、临江镇、仰义乡、南郊乡、双潮乡、上戍乡、岙底乡。
2006年末,鹿城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60个社区、144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广场路188号。2008年,鹿城区面积294.38平方千米,总人口69.9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3.34万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61个社区、143个行政村(一说165个社区、142个行政村)。
2011年,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鹿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31号)精神,鹿城区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一、撤销临江镇、上戍乡、岙底乡、双潮乡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藤桥镇。调整后,藤桥镇辖1个社区、8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藤桥南街183号。二、撤销七都镇建制,在原七都镇行政区域内设立七都街道办事处。七都街道办事处辖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老涂南路2—3号。三、撤销南郊乡建制,在原南郊乡行政区域内设立南郊街道办事处。南郊街道办事处辖3个社区、5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牛山北路27号。四、撤销双屿镇建制,在原双屿镇行政区域内设立双屿街道办事处。双屿街道办事处辖4个社区、9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温金路138号。五、撤销仰义乡建制,在原仰义乡行政区域内设立仰义街道办事处。仰义街道办事处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澄沙桥路150号。调整后,鹿城区辖黎明、绣山、蒲鞋市、洪殿、南浦、江滨、南门、五马、莲池、水心、广化、黄龙、七都、南郊、双屿、仰义等16个街道办事处和藤桥镇1个镇。
2011年10月12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鹿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温政函220号)同意鹿城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撤销南门街道、江滨街道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划入五马街道。调整后,五马街道辖57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万岁里公寓1幢。二、撤销莲池街道、水心街道、广化街道建制,其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松台街道。调整后,松台街道辖35个社区、3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新桥头住宅区美组团16幢。三、撤销洪殿街道、蒲鞋市街道、黎明街道建制,其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滨江街道。调整后,滨江街道辖34个社区、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学院中路191号。四、撤销绣山街道、南浦街道、南郊街道建制,其行政区域合并设立南汇街道。调整后,南汇街道辖27个社区、1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双龙路199号。五、撤销黄龙街道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划入双屿街道。调整后,双屿街道辖13个社区、13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温金路138号。调整后,鹿城区辖五马、松台、滨江、南汇、双屿、仰义、七都等7个街道办事处和藤桥镇1个镇。
2015年9月,市政府批复同意鹿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鹿城区新增蒲鞋市、南郊、大南、广化、丰门5个街道。
调整滨江街道管辖范围,增设蒲鞋市街道。调整后,滨江街道辖灰桥、洪殿、陡门、杨府山、丰汇、蒲源、浦东、宏源、新田园9个社区,黎一、黎二、杨府山涂、蒲州、上蒲州5个行政村,办事处驻聚源路1号。蒲鞋市街道辖蒲鞋市、横河、蒋家桥、芳园、绿园、青园6个社区,巽山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学院中路191号。
调整南汇街道管辖范围,增设南郊街道。调整后,南汇街道辖桥儿头、南塘、清风、吕浦、春秋、火车站、开源、绣山、大自然9个社区,鱼鳞浃、南塘、灯塔、前网、上田、横渎、巨一、龙沈、划龙桥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府东路200号。南郊街道辖十里亭、三板桥、西屿3个社区,东屿、龙方、德政、里垟、葡萄5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洛河路10号。
调整五马街道管辖范围,增设大南街道。调整后,五马街道辖鼓楼、谢池、府前、城西街、墨池、八仙楼、朔门、百里坊、安澜、十八家、矮凳桥、黎明西路12个社区,办事处驻解放北路后垟巷89号。大南街道辖马鞍池、花柳塘、虞师里、双莲桥、白鹿洲5个社区,办事处驻荷花路292号。
调整松台街道管辖范围,增设广化街道。调整后,松台街道辖庆年坊、郭公山、来福门、锦花、水心、桂柑、昌明、菱藕8个社区,松台、水心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雪山路75弄33号。广化街道辖翠微、广化、双桥、月湖4个社区,双桥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新桥头住宅区美组团16幢。
调整双屿街道管辖范围,增设丰门街道。调整后,双屿街道辖营楼桥、牛岭、垟田、黄龙、新泽、瓯浦垟、康龙7个社区,牛岭、营楼桥、瓯浦垟、垟田、双岙、箬笠岙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温金路138号。丰门街道辖新屿、鞋都、金竹、丁桥4个社区,岩门、潘岙、屿头、正岙、上伊、前陈、嵇师7个行政村,办事处驻丁桥路169号。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10月,鹿城区辖12个街道、2个镇:五马街道、七都街道、滨江街道、南汇街道、松台街道、双屿街道、仰义街道、大南街道、蒲鞋市街道、南郊街道、广化街道、丰门街道、藤桥镇、山福镇。 全区共有91个社区、80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地广场路188号。
街道/镇 | 社区/行政村 |
---|---|
五马街道 | 鼓楼社区、墨池社区、八仙楼社区、百里坊社区、安澜社区、矮凳桥社区、十八家社区、府前社区、朔门社区、谢池社区、黎明西路社区、城西街社区、路湾社区、乘凉社区。 |
七都街道 | 江都社区、老涂村、吟州村、前沙村、板桥村、樟里村、上沙村。 |
滨江街道 | 灰桥社区、洪殿社区、浦东社区、杨府山社区、宏源社区、丰汇社区、蒲源社区、新田园社区、陡门社区、桃花岛社区。 |
南汇街道 | 清风社区、南塘社区、春秋社区、绣山社区、大自然社区、桥儿头社区、吕浦社区、开源社区、万源社区、龙源社区、金鳞社区、惠美社区。 |
松台街道 | 庆年坊社区、郭公山社区、来福门社区、桂柑社区、昌明社区、菱藕社区、锦花社区、水心社区、蛟翔巷社区、茶花社区、半腰桥社区、昌盛社区。 |
双屿街道 | 营楼桥社区、牛岭社区、黄龙社区、瓯浦垟社区、垟田社区、康龙社区、新泽社区、牛岭村、双岙村、箬笠岙村。 |
仰义街道 | 仰新社区、澄沙桥村、渔渡村、后京村、前京村、龙川村、垟山村、十里村、河岙村、钟山村、陈村、林里村、馒头驻村。 |
大南街道 | 花柳塘社区、虞师里社区、马鞍池社区、双莲桥社区、白鹿洲社区、山前街社区、荷花社区。 |
蒲鞋市街道 | 蒋家桥社区、芳园社区、青园社区、绿园社区、蒲鞋市社区、横河社区、锦园社区、金丝桥社区。 |
南郊街道 | 十里亭社区、三板桥社区、西屿社区、丽庆社区、东龙社区、吴桥社区、滨河社区。 |
广化街道 | 月湖社区、翠微社区、教场社区、双榕社区、集善社区、特陶社区、双桥社区、集新社区。 |
丰门街道 | 新屿社区、丁桥社区、金竹社区、岩门村、潘岙村、屿头村、正岙村、上伊村、前陈村、嵇师村。 |
藤桥镇 | 藤桥社区、油岙村、石垟村、南岸村、石埠村、垟岸村、后垟村、上寺西村、雅漾村、上埠头村、潮济村、大潭村、上桥村、下岸村、外垟村、潮埠村、竹桥村、西湾村、戴宅村、支岙村、枫林岙村、江池村、呈岸村、镇南村、林山新村、西腾村、藤北村、山河村、浦江村、中河村、云岭村、戍浦村、联江村、岙底村、姜村。 |
山福镇 | 西洲村、横山村、沙头村、金岙村、驿头山根村、小旦村、西坑村、双溪村、下冯山村、沈渡村、夏嘉村、双潮村、竹源村、驿头驿阳村、江南村、江秀村、垟江村、潮源村。 |
位置境遇
鹿城区地图
鹿城区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温州市中心城区。南接瓯海区和龙湾区,西连青田县,北隔瓯江与永嘉县、乐清市相望。鹿城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之间。总面积290.8平方千米。
鹿城区
地形地貌
鹿城区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形地貌多为平原、山地、丘陵、滩涂、岛屿等。整体地势为西高东低,最高峰为杨府山,面积0.37平方千米,海拔139.8米。
气候
鹿城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足量,雨水充沛,温和湿润。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7.6℃,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全年平均气温18℃,极端气温最高41.3℃,最低-4.5℃。无霜期约280天,年降水量1100~2200毫米。
水文
浙江省第二大江瓯江贯穿鹿城区全域,其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经青县田至鹿城区江心屿,水分南北二江,楠溪江从左岸汇入,其下游江心有七都岛分隔为两支,至龙湾汇合后东流注入温州湾。瓯江年均径流总量202.7亿立方米(最大308.5亿,最小92.8亿),水力理论蕴藏量19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年发电量54亿千瓦时,还有68.5万千瓦的潮汐能资源。
土地资源
2021年,鹿城区总面积为292.80平方公里。有耕地资源4.5306万亩(其中水田3.5974万亩、旱地0.9332万亩)、园地0.7573万亩、林地19.7062万亩、草地0.225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51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0755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019万亩、其他土地0.0953万亩。
矿产资源
2021年,鹿城区已查明的固体矿产资源2种,过往开发利用以建筑用石料为主。因无法达到生态环境保护要求,2021年全区无新发放采矿许可证、无出让采矿权,全区无在采矿山。
森林资源
2021年,鹿城区森林面积1.25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85%。鹿城区有2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245.14公顷,其中温州市西郊省级森林公园面积1215.23公顷,浙江鹿城七都岛省级湿地公园面积29.91公顷。
2023年,鹿城区完成全省油茶保供生产任务345亩,完成美丽生态廊道建设1486亩,森林蓄积量为67.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3.5%(含灌木林)。
水资源
2021年,鹿城区水资源总量为3.9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34立方米。2021年我区用水总量1.91亿立方米,与上年度相比,全区用水量增加0.01亿立方米。
2023年,鹿城区平均降水量为1552.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50亿立方米)。全区水资源总量为2.44亿立方米。
2022年末,鹿城区户籍总人口为80.26万人,常住人口为119.16万人。
2023年末,鹿城区常住人口为120.94万人,城镇化率91.2%。
截止2023年末,鹿城区户籍总人口为80.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5万人。从性别上看,男性39.14万人,女性41.3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6%和51.4%。据2023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120.94万人,较上年末增加1.78万人,城镇化率为91.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现任领导
副区长:潘鹏、潘青来
综述
2022年,鹿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7.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同比增长”、“同比下降”以下简称“增长”、“下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0亿元、313.65亿元、991.65亿元,分别增长5.4%、1.4%、2.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0.2∶24.0∶75.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984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6331美元),增长1.4%。
2022年,鹿城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1.8%。其中,居住类、食品烟酒类、衣着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分别上涨0.8%、1.9%、1.3%、1.0%、5.3%、1.4%、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0.1%。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0%。
2022年,鹿城区全年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90万元/人,比上年下降1.9%。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375.54亿元,增长2.2%。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7.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7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9%。其中,税收收入26.2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3.4%。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5.09亿元,增长8.1%。其中,卫生健康、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41.4%、15.2%、26.9%和11.7%。民生支出66.63亿元,增长9.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8.3%。
2022年,鹿城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20.3%。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8.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2%。全区民间投资增长22.3%,其中民间项目投资(不含房地产)下降20.5%。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交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42.5%、73.6%、11.6%。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4.7%。房屋施工面积137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7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7万平方米。
2023年,鹿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01.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同比增长”、“同比下降”以下简称“增长”、“下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4亿元、344.94亿元、1053.91亿元,分别增长1.5 %、5.2%、5.3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0.2∶24.6∶75.2。人均GDP为116707.9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6562.07美元),增长4.4%。
第一产业
2022年,鹿城区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6%,农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增长3.2%、88.9%、7.1%、5.8%和4.7%。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975亩,增长5.0%;粮食总产量15188.7吨,增长0.1%。在经济作物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8276亩,增长3.7%,产量35805吨,增长3.7%;油料播种面积2523亩,下降16.0%;瓜果类播种面积1337亩,下降4.4%。淡水产品产量1147吨,增长0.2%。其中,鱼类产量881吨,下降2.2%;虾蟹类产量196吨,增长12.0%。生猪出栏21603头,活家禽出栏641.10万只,肉类产量8105吨。
2023年,鹿城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农业(种植业)、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分别增长5.1%、12.3%、5.1%和5.8%,畜牧业下降6.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733.47亩,增长2.2%;粮食总产量15229.22吨,增长0.3%。在经济作物中,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7708.80亩,增长3.0%,产量12271.50吨,增长3.8%;油料播种面积3229.95亩,增长31.6%;瓜果类播种面积1588.21亩,增长18.8%。淡水产品产量1240吨,增长8.1%,其中,鱼类产量927吨,增长5.2%;虾蟹类产量239吨,增长21.9%。生猪出栏18853头,活家禽出栏664.23万只,肉类产量9102.6吨。
第二产业
2022年,鹿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57.97亿元,下降2.8%。其中轻工业增加值35.22亿元,下降1.7%,重工业增加值22.75亿元,下降5.2%。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59.88亿元,增长1.9%,全年出口交货值65.16亿元,增长21.7%。行业增长面有所缩减,在规上工业26个大类行业中,有10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2022年,鹿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高于规上工业12.4%、6.7%、24.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56.9%、28.8%、2.2%。健康制造业、时尚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5.1%、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6.8%。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0.2%,新产品产值率38.0%。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4.76亿元,增长3.5%。年末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166家。
2023年,鹿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3家,实现增加值63.56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轻工业增加值40.39亿元,增长8.0%,重工业增加值23.16亿元,增长2.2%。分行业看,全区规上2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57.7%,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实现增加值29.63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的46.6%,同比增长6.2%。
2023年,鹿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3.7%、4.6%,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52.3%、25.7%、12.5%。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2%、3.8%、13.5%、1.1%。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36.9%,新产品产值率46.9%。
2023年,鹿城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8.33亿元,增长6.2%。年末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179家。
2023年,鹿城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53.91亿元,增长5.3%,增速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GDP增长4.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4%,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14.9%,增速比上年提高14.0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5.4%、7.6%。
第三产业
截至2022年末,鹿城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三区合计)9775亿元,增长13.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三区合计)9591亿元,增长14.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三区合计)8709亿元,增长11.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三区合计)8630亿元,增长11.1%。
2023年,鹿城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市区合计)11228.8亿元,增长12.73%,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市区合计)11033.4亿元,增长12.85%。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市区合计)10272.2亿元,增长15.0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市区合计)10192.2亿元,增长15.17%。
2023年,鹿城区新增上市过会企业1家,累计境内外上市公司4家,累计新三板挂牌13家;新增股份制企业34家,累计344家。
国内贸易
2022年,鹿城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90亿元,增长2.2%。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86.55亿元,增长5.3%;限上批零住餐1945.66亿元,增长25.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日常消费类商品需求稳定,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和中西药品类等商品分别增长16.5%、34.4%、39.9%和10.2%。汽车类零售额4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2%;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2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2023年,鹿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04亿元,增长8.0%;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208.72亿元,增长9.7%。
在限额以上零售商品分类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3%、40.5%。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其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和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70.2%、115.4%和23.7%。
对外经济
2022年,鹿城区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577.34亿元,增长21.9%。其中进口总额18.59亿元,下降7.5%;出口总额558.75亿元,增长23.2%。对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等主要出口地区出口额分别增长0.4%、8.4%、31.2%,其中对美出口额增长34.0%。按出口企业类型分,外贸流通企业出口额481.40亿元,增长22.8%,自营生产企业出口额63.98亿元,增长24.2%,三资企业出口额1.02亿元,下降4.3%。
2022年,鹿城区全年全区新增外资企业24个,实际使用外资75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7514万美元,占比达100%。
2023年,鹿城区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46.19亿元,下降22.4%。其中进口总额19.98亿元,增长9.1%;出口总额426.21亿元,下降23.4%。对欧洲、亚洲、北美洲等主要出口地区出口额分别下降3.4%、36.1%、28.5%,其中对美出口额下降28.9%。按出口企业类型分,外贸流通企业出口额365.67亿元,下降24.5%,自营生产企业出口额53.99亿元,下降11.4%,三资企业出口额1.06亿元,增长4.0%。
2023年,鹿城区境外投资中方投资总额达598万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5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598万美元,占全部境外投资比重100%。
2023年,鹿城区新增外资企业34个,实际使用外资813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6902万美元,占比达84.8%。
旅游业
2022全年,鹿城区接待海内外游客523.1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03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22.64万人次,实现收入72.88亿元。接待海外游客0.47万人次,实现海外创汇217.93万美元。全区现有旅行社151家(含分社),比上年减少5家;星级饭店12家,比上年减少1家,饭店客房出租率59.07%,较上年降低3.63个百分点,其中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56.9%,较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
2023年,鹿城区接待海外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海外创汇1677.63万美元。全区现有旅行社161家(含分社),比上年增加10家;星级饭店8家,比上年减少4家,饭店客房出租率68.8%,较上年上升16.5个百分点,其中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62.0%,较上年上升9.0个百分点。
鹿城区是温州市中心城区,交通便利,路网密布,金温铁路温州站坐落于鹿城区境内。温州绕城高速、温丽高速、诸永高速纵贯鹿南北。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鹿城区共有小学44所(含86个校区),招生1.17万人,在校生7.10万人,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9.33平方米。共有初中23所,招生0.96万人,在校生2.73万人,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4.23平方米。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0.04万人,在校生0.11万人。义务段入学率100%、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率为99.2%。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6637人,中等职业中学专任教师96人。全区共有幼儿园89所(137个园区),在园幼儿3.07万人,幼儿入园率99.8%。新创成省一级幼儿园3所、省二级幼儿园9所、省预二级幼儿园6所,等级幼儿园比例98.5%,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99.7%。
2022年,鹿城区投入经费23.8亿元、增长11.7%,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5310个,平稳完成6所“公参民”学校治理,招引优秀教育人才299名,新增省特级教师8人、全省第2,入选省级“双减”优秀实践案例8个。
截止2023年,鹿城区共有小学45所(含81个校区),招生1.48万人,在校生7.45万人,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0.70 平方米。共有初中23所,招生1.04万人,在校生2.89万人,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8.33平方米。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0.06万人,在校生0.14万人。义务段入学率100%、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比率为99.4%。义务教育中小学专任教师6770人,中等职业中学专任教师94人。全区共有幼儿园85所(144个园区) ,在园幼儿2.67万人,幼儿入园率99.8%。新创成省一级幼儿园5所、省二级幼儿园9所、省预二级幼儿园11所,等级幼儿园比例98.6%,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99.6%。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鹿城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51家;研发中心152家,其中省级47家,市级68家,区级37家;孵化器在孵企业数156个、孵化器毕业企业数29个;各类市级及以上科技孵化机构36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7家;集聚各类企业及团队超600家,孵化面积超30万平方米。其中浙江工贸学院众创空间、创客梦工厂、温州市田园星创天地、九山创客广场、智创汇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
2022全年,鹿城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9家,新增各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9家,全区规上企业设置研发机构数达330家。全年专利总授权量52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98件。
截止2023年,鹿城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21家;研发中心196家,其中省级50家,市级87家,区级59家;市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数163个;各类市级及以上科技孵化机构22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1家;集聚各类企业及团队超800家,孵化面积约60万平方米。其中联融创想众创空间、悦沃克众创空间、园林水利创意园省级众创空间备案。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3家,新增各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37家,全区规上企业设置研发机构数达187家。全年专利总授权量4489件,下降14.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23件,下降15.1%。
医疗卫生
2022年,鹿城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23家,其中医院21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2家,村卫生室52家,各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365家,门诊部128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590张,增长21.37%;卫生技术人员4672人,增长2.86%;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16人,注册护士1840人,分别增长1.84%和4.31%。全年医院年诊疗59.30万人次。法定传染病发病率1289.67/10万,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3‰,婴儿死亡率1.16‰。
2023年,鹿城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37家,其中医院21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3家,村卫生室47家,各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375家,门诊部136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450张,下降8.8%;卫生技术人员4922人,增长5.4%;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283人,注册护士1971人,分别增长3.0%和7.1%。全年医院年诊疗54.20万人次。法定传染病发病率4859.20 /10万,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婴儿死亡率1.7‰。当年出生数2653人,二孩出生数956人,三孩出生数109人。
体育事业
2022年,鹿城区共有体育场地面积316.90万平方米,各类公共体育场所2528个。2023年完成省市区基层场地设施建设及民生实事项目共35项。其中新增百姓健身房6个,其中新增一类百姓健身房4个、新建登山健身步道2条,合计5公里、新建多功能球场1片、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新建足球2片,体育设施进公园3个,标准篮球场和半篮共8个,新增健身苑点8处,其他维修提升4处。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626名,完成国民体质监测样本3822人,国民体质合格率为94.55%,开展国家锻炼标准测试240人。全年共组织近150场赛事,参与人员达46533余人次。
2023年,鹿城区共有体育场地面积335.04万平方米,各类公共体育场所2568个。2023年完成省市区基层场地设施建设及民生实事项目共40项。其中新增百姓健身房9个,其中新增一类百姓健身房5个、新建登山健身步道2条,合计20公里、新建多功能球场2片、村级全民健身广场1个,新建足球场1片,体育设施进公园1个,标准篮球场和半篮共3个,新增健身苑点11处,其他维修提升12处。完成国民体质监测省定目标样本3384人,开展国家锻炼标准测试110人。全年共组织近388场赛事,参与人员达46533余人次。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鹿城区共有文化站1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城市书房24家,百姓书屋2家,文化驿站39家,文化礼堂147家。公共图书馆藏书633千册,比上年增加60千册。全年院线电影放映23.7万场次,观众118万人次;全年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604场次,观众11.16万人次。开展文化走亲11场,送戏下乡158场、送展览讲座480场、线上线下受惠人数达300多万人次。
截至2022年末,鹿城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1名,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17人、市级63人、区级121人;全年培养非遗专项志愿者200人,开展非遗体验活动810场。在社区巡演36场,华盖词场曲艺展演119场,文化走亲2场,主题展览2场。
截止2023年,鹿城区共有文化站1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城市书房23家,百姓书屋2家,图书分馆5家,文化驿站30家,文化礼堂147家。公共图书馆藏书70.3万册,比上年增加7万册。全年院线电影放映22.41万场次,观众211.19万人次;全年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604场次。开展文化走亲25场,送戏下乡153场、送展览讲座859场、线上线下受惠人数达600多万人次。年末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7个,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5项、市级70项、区级1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38家,其中市级19家,区级38家。非遗体验基地28家,其中市级10家,区级28家;非遗创艺坊8家。年末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6名,其中国家级3人、省级17人、市级64人、区级146人;全年培养非遗专项志愿者249人,开展非遗体验活动806场。在社区巡演15场,华盖词场曲艺展演100场,主题展览2场。
人民生活
2022年,鹿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03元,名义增长4.9%,扣除价格因素增长3.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1666元和46176元,分别增长4.6%和7.7%,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2.8%和5.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77,比上年缩小0.05。
2022年,鹿城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7379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增长5.0%。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59054元和34914元,分别增长6.7%和8.3%,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4.8%和6.4%。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7%和32.9%。
截至2022年末,鹿城全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55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0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7.58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63.2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57.7辆。
截止2023年,鹿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363元,名义增长6.5%,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6782元和49796元,分别增长6.3%和7.8%,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5.7%和7.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74,比上年缩小0.03。
截止2023年,鹿城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921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增长7.4%。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64536元和39854元,分别增长9.3%和14.2%,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8.7%和13.6%。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4%和31.3%。年末全区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09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8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6.78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用汽车拥有64.2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58.8辆。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鹿城全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7.6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9.04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3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8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1.5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4.29万人。全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为2960.47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月标准315元。农村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保险参保率100%。
截至2022年末,鹿城全区在册低保对象4814人,其中城镇3649人,农村1165人,低保资金支出4351.79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924.76万元,惠及13.26万人次。城市养老服务机构登记单位数累计14家,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700张,累计2739张;新增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累计15个。全年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3687对,离婚登记1210对,补发婚姻登记证764件。
2023年,鹿城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27人。截止2023年,鹿城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227人。
截止2023年,鹿城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8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7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5.4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0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4.8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6.15万人。全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为3027.51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月标准330元。
截止2023年,鹿城区在册低保对象4854 人,其中城镇3719 人,农村1135人,低保资金支出 4915.58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3222.13万元,惠及12.43万人次。城市养老机构登记单位数累计13家,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700张,累计2653张;新增街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累计15个。全年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4336对,离婚登记1371对,补发婚姻登记证4834件。
社会安全
2023年,鹿城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下降37.5%,死亡5人,下降28.6%。其中,道路运输领域共发生事故2起,下降33.3%,死亡2人,下降33.3%;工矿商贸领域发生事故0起,同比净减;建筑施工领域发生事故3起,下降25.0%,死亡3人,持平。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江心屿
江心屿
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鹿城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唐季以还,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咸通七年(866年),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宋开宝二年(969年),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
绍兴七年(1137年),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
孤屿主要景点有:江心寺、东西二塔、宋文信国公祠、浩然楼、兴庆寺、澄鲜阁、象岩与狮岩象岩、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江心公园、盆景园等。
江心寺
江心寺
江心寺,位于鹿城区江心屿之上,现存之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金刚殿,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今宋代古钟尚存。中殿为正殿,最为壮观。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塑像。殿内槛联匾额,琳琅满目。正柱联为宋王安石撰并书。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念“yun,zhaochao,zhaozhaochao,zhaochaozhaosan;chao,changzhang,changchangzhang,changzhangchangxiao”)。由书法家方介堪正楷重写。寺周古木参天,景色清幽。1983年列为全国对外开放142座重点寺院之一。
天宁寺
天宁寺旧名报恩孝光禅寺,在今鹿城区天宁巷底。宋政和间(1111年~1115年)改今名。明初逆川大师受戒于此。景泰(1450年~1456年)后多次修建,俗谚说“外有护国、太平,内有嘉福、天宁”的温州城内城郊四大寺院,此为其一,今仅存一殿,面阔三问,石柱木梁架,重檐歇山顶,两檐间砖砌回廊式栏杆平座,宛若楼台。属于清代建筑。
华盖山
大观亭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鹿城区公园路东端,面积0.0509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0133平方千米。民国十六年(1927年),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拆除城墙,依傍积谷山,辟建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即予修建。公园大门内屹立白鹿雕塑,取古时建城“白鹿街花”传说,园内有中山纪念堂,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1987年,投资38.85万元,重建二层古典楼阁,双层重檐,周体回廊。公园的南端有积谷山,山的西簏,谢灵运任郡守时,于此建楼造池,留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名句,后人遂称其楼为“池上楼”,池为“春草池”。现存池上楼系清时所建。公园四周另有湖心亭,景行桥,九曲桥,各具特色。1951年,在公园的东南隅积谷山下,创建儿童乐园,占地面积0.41公顷。1952年建露天音乐台,供群众联欢演出。
景山森林公园
景山森林公园坐落于鹿城区西山(一名瓯浦山),其范围:东,南以西山山脚为界,西至渚浦岭,北接双乐居住小区,总面积3.48平方千米,最高点外营盘山,海拔173米。松柏遍布,山形优美,翔云峰原有护国寺,创建于南宋建黄年间(1127年~1130年),是温州四大丛林之一,护国寺西侧原有紫霄观,1963年,在紫霄观址建雪山饭店,1979年在雪山饭店对面建景山饭店,1997年,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启动,至年底已完成公园东大门,游泳池,网球场,观城游道,建筑小品,香港回归纪念林(紫荆花林)和江枫园,樱花园,茶花园,金钱松园,桂花园,竹园等,1998年原华盖山动物园迁入景山森林公园,占地300亩,按国家二级动物园标准设计施工。景山森林公园将成为温州市民游憩的好去处。
古港遗址
遗址位于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首,位于温州古城北大门——朔门之外,北邻瓯江,与江心屿双塔隔江呼应。2021年10月,该遗址在配合望江路下穿工程项目考古前置工作中被发现,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开展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了古城水、陆城门相关建筑遗迹、成组码头、砖铺道路、木质栈道、干栏式建筑、水井、灰坑等保存较好的古代遗迹,并出土了沉船2艘,以及数以吨计的宋元瓷片堆积和形式各样的漆木器等重要遗物,各类遗存年代跨度从北宋延续至民国时期,尤以宋元为主。
2022年9月28日,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公布了温州朔门古港遗址重大考古发现。专家表示,此次发现的遗迹群,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实为国内外罕见,成功再现了宋元时期温州港的繁荣景象,是温州作为“千年商港”的坚强实证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
截至2022年末,鹿城区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0个,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5项、市级70项、区级1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34家,其中市级19家,区级34家。非遗体验基地27家,其中市级9家,区级27家;非遗创艺坊8家。
谢灵运(385~433年),公元422年出任永嘉太守,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山水诗传世名篇,多为赞美温州山水。
叶适(1150~1223年),温州人。南宋哲学家,倡导“务实而不务虚”,批评“高谈者远述性命,而以功业为可略”,主张“黜虚从实”,修实政、行实德、实事实功,是永嘉学派之集大成者。
王振鹏(约1278~1348年),元,画家,字朋韵,号孤云居一,温州人。因囤艺出众,受元仁宗奖,官至漕运子户,长期在宫延作画,有机会接触御藏历代名画,以界画见入,兼工人物,曾奉诏作十妃岫,又画《大明宫图》以献,称神品。传世作品还有《金明池龙秀图》等。
朱子常(1874~1943年)温州黄杨木雕宗师,名阿伦,温州城区人。其作品《济颠和尚》和《捉迷藏》先后参加近代国内外大型展览会,分别获南洋劝业会优胜奖和巴拿马赛会二等奖,首次为温州黄杨木雕在世界上赢得声誉。
夏承焘(1900~1986年),温州人。著名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学界称其为一代词宗。
夏鼐(1910~1985年),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曾先后获得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外籍院士、意大利远东研究所通讯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
张淑仪(1935~),女,中科院院士,声学家,出生于温州城区。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为该校声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其“光声热波成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有《叉指换能器激发表面声波的生长特性》等论著。
郑曼青(1902~1975年),书画家,名岳,自号曼髯,别号玉井山人,温州市区人。擅诗、书、画、医、拳,人称"五绝老人",长期在大陆和台湾高等文化艺术院校任教职。书画作品多次在台湾、东南亚及美、法等国展出,有"画圣"、"东方水墨画大师"之称。
谷超豪(1926年~2012年),温州人。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苏联莫斯科大学博士。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专长数学,在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三个领域都有重要研究成果。有学术论文110余篇,专著《经典规范场理论》,《齐性空间微分几何学》和《孤立子理论和应用》(合著)等。
陈光中,法学家,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生于温州。北京大学毕业。历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出版有《中国法律教程》等10余本专著。
2019年10月,鹿城区成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48名; 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020中国县域网购百强榜第四名。
2020年2月,鹿城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第八位。
2020年6月,鹿城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排名15 。
2020年9月10日,鹿城区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50位。
2020年11月18日,鹿城区入选“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
2021年7月,鹿城区入选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名单。
2021年8月17日,鹿城区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9月2日,鹿城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1年9月,鹿城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1年10月12日,鹿城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鹿城区被推选为“2021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
2021年12月,鹿城区入选首批“浙江省夜间经济样板城市”。
2022年1月,鹿城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2021年10月,鹿城区入选“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
2022年4月,鹿城区经浙江省政府同意,决定命名温州市鹿城区等17个县(市、区)为首批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
2022年7月,鹿城区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60。
2022年12月,鹿城区被推选为“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57。
2023年11月,被推选为“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50。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