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郡 编辑

三国魏国属郡

荥阳郡荥阳郡

三国魏正始三年 (242)诏割河南郡巩县以东创建荥阳郡,治荥阳(今河南郑州惠济区),辖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开封、中牟8县。不久废。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荥阳郡

别名:成皋郡

下辖地区:荥阳、京、密、卷、阳武、苑陵、开封、中牟等

类型:历史地理,地名,郡名

郡治:荥阳

历史沿革

编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后,在荥阳设置三川郡,辖荥阳、巩、京等县。西汉时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辖荥阳、成皋(今荥阳汜水镇)、故市(今郑州西北)、密县、中牟、新郑、苑陵等县。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河南郡为荥阳郡,郡治仍在荥阳。

北魏时,在武牢(即虎牢关)设北豫州部,置荥阳郡。北周灭北齐后,将荥阳及其附近地区组成的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所设在成皋(即武牢关、虎牢关)。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郑州州府治所仍设在成皋(即虎牢)。

唐朝时,郑州的行政建制有所变化,其辖区变为密县、汜水、荥阳、荥泽、成皋等县,直到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郑州州府治所才从成皋移至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

荥阳郡荥阳郡

著名姓氏

编辑
郡望堂号反映的是中古时期姓氏家族的繁盛,中古时郑州为荥阳郡,荥阳郡的著名望族有郑氏、潘氏、毛氏等。

下一篇 成皋郡

上一篇 成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