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鸽 编辑
原鸽(学名:Columba livia):体重194-347克,体长295-355毫米。是中等体型的蓝灰色鸽。翼上横斑及尾端横斑黑色,头及胸部具紫绿色闪光。头、颈、胸、上背等均暗石板灰色,下颈及上胸有些金属绿色和紫色闪光,背面余部淡灰色;下体自胸以次亦然;尾具宽阔的黑端,但无白色横斑。雌雄同色,但雌鸟体色一般要暗一些。虹膜橙红色,嘴浅角色,基部呈紫红色;跗蹠及趾为黄铜色至洋红色,爪黑色。
自然栖息地通常包括岩壁、崖壁上的洞穴和海崖的鸟巢。野生形式与人类共生,在城市中特别丰富。留鸟。常成群活动,少者几只一群,多者数十只甚至近百只结集生活,时而栖于村落,时而停息在废墟,但大都在农田周围活动。主要以各种植物种子和农作物为食。遍布亚洲中部以至南部自印度、斯里兰卡,东抵缅甸和泰国;欧洲中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并被引入北美洲和中美洲。
(概述图参考来源: )
外文名:Rock Pigeon
别名:野鸽子
中文学名:原鸽
拉丁学名:Columba livi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纲:今鸟亚纲
目:鸽形目
科:鸠鸽科
亚科:鸠鸽亚科
属:鸽属
种:原鸽
亚种:9亚种
命名者与年代:Gmelin, 1789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原鸽
雌雄同色,但雌鸟体色一般要暗一些。
虹膜橙红色,嘴浅角色,基部呈紫红色;跗蹠及趾为黄铜色至洋红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94-347克,♀195-320克;体长♂315-355毫米,♀295-340毫米;嘴峰♂16-19毫米,♀17-19毫米;翅♂221-237毫米,♀210-227毫米;尾♂115-137毫米,♀115-135毫米;跗蹠♂26-29毫米,♀24-27毫米。(注:♂雄性;♀雌性)
原鸽 | 欧鸽 | 雪鸽 | |
---|---|---|---|
体量 | 体重♂194-347克,♀195-320克;体长♂315-355毫米,♀295-340毫米 | 体重雄性300克,雌性300克,体长280-325毫米 | 体重♂231-350克,♀253-310克;体长♂335-364毫米,♀260-343毫米 |
特征 | 翼上横斑及尾端横斑黑色,头及胸部具紫绿色闪光。头、颈、胸、上背等均暗石板灰色,下颈及上胸有些金属绿色和紫色闪光,背面余部淡灰色;下体自胸以次亦然;尾具宽阔的黑端,但无白色横斑 | 体型略小于普通家鸽。羽色为深灰色,翅膀上有两条不明显的黑色横线。眼睛呈黑色。虹膜红褐色或淡黄色,嘴基部红色,嘴端渐变为黄色,脚粉红色。雌鸟嘴脚较暗 | 雌雄羽色相似;头和颈上部乌灰色或石板灰色,眼周白色;后颈下部白色,形成一显著的白色领圈;上背、两肩及内侧小覆羽和次级飞羽淡褐色 |
图片 |
|
|
|
主要以各种植物种子和农作物为食。剖验采自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部的吉隆县的8只原鸽,其胃及嗉囊中全充满着作物种子,如小麦、青稞等,其中一嗉囊中就有青稞麦37克。
引进:美属萨摩亚、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鲁巴、澳大利亚、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百慕大、玻利维亚、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岛、博茨瓦纳、巴西、文莱达鲁萨兰国、布基纳法索、柬埔寨、加拿大、开曼群岛、智利、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库克群岛、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库拉索、丹麦、吉布提、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 爱沙尼亚、斐济、法属圭亚那、法属波利尼西亚、加蓬、冈比亚、加纳、直布罗陀、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岛、关岛、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香港、印度尼西亚、牙买加、日本、肯尼亚、基里巴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共和国、科威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莱索托、利比里亚、列支敦士登、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提尼克岛、毛里求斯、马约特岛、墨西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蒙特塞拉特、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瑙鲁、荷兰、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尔、尼日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拉圭、秘鲁、波多黎各、留尼汪岛、圣巴泰勒米、圣赫勒拿,阿森松岛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属)、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新加坡、 圣马丁(荷属)、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里南、泰国、东帝汶、多哥、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乌干达、美国、美国本土外小岛屿、乌拉圭、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越南、维尔京群岛、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游荡:厄立特里亚。
不确定:马绍尔群岛。
原鸽分布图
原鸽(卵、雏鸟)
繁殖季节因地区而异。 通常在4-8月间。雄鸽动情求偶方式与其他鸠鸽相似,频频点头鞠躬并伴随以“gu...,gu...”的叫声。可能1年繁殖2次,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山地岩石缝隙或悬崖峭壁洞穴中,也在废弃的建筑物上营巢。巢呈平盘状,主要由枯枝和羽毛构成,结构较为松散。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大小为36-43毫米×27-32毫米。第一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17-18天。雏鸟晚成性,大约需要亲鸟30天的喂养才能离巢飞翔。
中文名称 | 学 名 | 命名者与年代 | |
---|---|---|---|
1 | 原鸽埃及亚种 | Columba livia dakhlae | Meinertzhagen, 1928 |
2 | 原鸽不亚西亚亚种 | Columba livia gaddi | Zarudny & Loudon, 1906 |
3 | 原鸽塞内加尔亚种 | Columba livia gymnocycla | G. R. Gray, 1856 |
4 | 原鸽印度半岛亚种 | Columba livia intermedia | Strickland, 1844 |
5 | 原鸽指名亚种 | Columba livia livia | Gmelin, 1789 |
6 | 原鸽中亚山地亚种 | Columba livia neglecta | Hume, 1873 |
7 | 原鸽阿拉伯西部亚种 | Columba livia palaestinae | Zedlitz, 1912 |
8 | 原鸽尼罗河亚种 | Columba livia schimperi | Bonaparte, 1854 |
9 | 原鸽必日尔亚种 | Columba livia targia | Geyr von Schweppenburg, 1916 |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估计全球该物种的数量为26.6万只(2004年)。欧洲数量估计为11,000,000-22,600,000对,相当于22,100,000-45,200,000成熟个体(2015年)。总体趋式由于与同地区的其他鸽子出现杂交,怀疑物种数量与规模在减少,以色列已经记录了有下降的趋势(1997年)。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