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 编辑

浙江省温州市辖县

文成县文成县

文成县,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6'~120°15',北纬27°34'~27°59'之间,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总面积1296.44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文成县常住人口为29.22万人。 截至2023年2月,文成县辖12个镇(其中1个民族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县人民政府驻大峃镇建设路125号。

文成县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谥号为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置文成县。1981年9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文成县归属温州市领导。 文成县森林覆盖率72%以上,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飞云江水质排名浙江省八大水系之首,是温州市500万人民的“大水缸”,先后获评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生态县。拥有1个5A级(刘伯温故里景区)、3个4A级和8个3A级旅游景区,以及国家级文保单位刘基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公祭和刘伯温传说。先后获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省级旅游经济强县、浙江省“旅游发展十佳县”、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等称号。

2022年,文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5亿元,比上年增长5.8%。

202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6.8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4%。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文成县

外文名:Wén Chéng XiànWencheng Xian

行政区划代码:330328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浙江省温州市

地理位置:浙江省南部,温州市西南,飞云江中上游

面积:1296.44 km²

下辖地区:12个镇,5个乡

政府驻地:大峃镇建设路125号

电话区号:0577

邮政编码:3253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29.22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刘伯温故里旅游景区、铜铃山、红古道、龙麒、猴王谷、月老山

车牌代码:浙C

地区生产总值:136.81 亿元(2023年)

县委书记:罗招政

县长:杨德听

历史沿革

编辑

春秋战国时期,属瓯越地。

秦统一六国后,废封国,设郡县,属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属东瓯国。始元二年(前85年),以东瓯地回浦乡建回浦县,为回浦县辖地,属会稽郡。

东汉章和元年(87年),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永和三年(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为永宁县辖地。建安八年(203年),析章安县南乡建立松阳县,青田地为其所辖。仍属会稽郡。

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析永宁县置罗阳县,瑞安、泰顺地为其所辖。太平二年(257年),罗阳县、松阳县归属临海郡。吴宝鼎三年(268年),改罗阳县为安阳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安阳县为安固县。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从临海郡析置永嘉郡。松阳、安固2县均属永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改永嘉郡为处州,分松阳县东乡建立括苍县,青田为括苍县辖地。括苍、安固同属处州。开皇十二年(592年),处州改称括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括州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永嘉郡复改称括州。上元二年(675年),析括州置温州。安固县为温州属地。景云二年(711年),从括苍县析置青田县,属括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括州改称缙云郡,温州改为永嘉郡。青田县属缙云郡,安固县属永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郡为州。缙云郡复称括州,永嘉郡复称温州。大历十四年(779年),又改括州为处州,青田县属处州。天复二年(902年),改安固县为瑞安县。

宋咸淳元年(1265年),改温州为瑞安府。瑞安县为其一部分。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瑞安府为浙江行省温州路。瑞安县为温州路一部分。元贞元年(1295年),瑞安县升为瑞安州,仍隶属温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温州路为温州府。洪武三年(1370年),瑞安州复改为瑞安县。景泰三年(1452年),析瑞安、平阳地置泰顺县。

清康熙六年(1667年),浙江省设杭嘉湖、宁绍台、金衢严、温处四道。青田县隶属温处道处州府,瑞安、泰顺两县属温处道温州府。宣统三年(1911年),浙江成立军政府,青田县属处州军政分府,瑞安、泰顺两县属温州军政分府。

民国三年(1914年),温州、处州合并,称瓯海道。

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县直隶浙江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实行县政督察制,县隶属行政督察区。瑞安县辖地先后属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第四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青田县辖地先后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第二特区、第九行政督察区、第七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监察区;泰顺县辖地先后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2月,行政院核准以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文成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1日,文成县政府成立。县隶属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8日,文成县解放,同年6月改名大南县。

1949年8月,恢复文成县原名。

1958年10月,撤销文成县,和瑞安县合并。

1961年9月,文成县又从瑞安县析置。

1981年9月,温州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文成县归属温州市领导。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2月,文成县辖12个镇、5个乡:大峃镇、珊溪镇、玉壶镇、南田镇、黄坦镇、巨屿镇、百丈漈镇、峃口镇、西坑畲族镇、周壤镇、二源镇、铜铃山镇;周山畲族乡、平和乡、双桂乡、公阳乡、桂山乡。 城市社区14个、居委会1个、行政村229个。 县人民政府驻大峃镇建设路125号。

文成县行政区划示意图文成县行政区划示意图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文成县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温州市西南部,飞云江中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6'~120°15',北纬27°34'~27°59'之间。东邻瑞安市,南界平阳县、苍南县,西倚泰顺县、景宁县,北接青田县。总面积1292.16平方千米。

文成县

地质

文成县境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褶皱系与浙东南褶铍带中,并有温州至临海拗陷、泰顺至温州断拗,还有北东向泰顺至黄岩大断裂和北西向的松阳至平阳大断裂通过县境东南和中部。由于晚侏罗世受基底断裂控制的火山活动强烈,形成文成火山洼地。早白垩世在此火山洼地中部有河湖层柑红层堆积,外围又有花岗岩、闪光岩侵入,形成文成构造盆地。

地形地貌

文成县境内山峦起伏,连绵不绝,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2.5%,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地势较高,山势高峻陡峭,千米以上山峰有159座,最高为石垟林场杨顶峰,海拔1362米,东南部地势平坦,县境入口平和乡大垟口,海拔15米,为全县最低点。

气候

文成县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足。四季划分,以年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季、秋季。春季,冬夏季时间最长,秋季最短。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冬季1月。

水文

文成县河流绝大部分属飞云江水系,主要河流是飞云江(中上游),横贯县境南部,流程43.5千米。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文成县有耕地14383.97公顷,园地4997.47公顷,林地97208.91公顷,草地196.97公顷,湿地75.3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874.0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45.4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133.88公顷。

生物资源

文成县有木本植物758种。其中野生的682种,引种栽培的76种,共隶属99科306属。野生的682种木本植物,隶属91科276属。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18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钟萼木、福建柏、鹅掌楸、香果树等5种;属国家三级保护的有天竺桂、沉水樟、闽楠、银钟花、南方铁杉、天目木兰、黄山木兰、凹叶厚朴、天女花、花榈木、蛛网萼、紫茎、银鹊树等13种。

文成县有脊柱动物5纲34目97科379种。其中鱼纲6目15科74种;两栖纲2目8科33种;爬行纲3目9科50种;鸟纲15目43科166种;哺乳纲8目22科56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17种。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黑麂、黄腹角雉等4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金钱豹、金猫、白颈长尾雉、穿山甲、豺、黑熊、大鲵、虎纹蛙、水獭、大灵猫、小灵猫等13种。

水资源

文成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5.24亿立方米(飞云江干流4.29亿立方米,峃作口溪4.19亿立方米,泗溪2.95亿立方米,玉泉溪3.22亿立方米,鳌江和瓯江水系2.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55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文成县已发现的矿产有铜、金、铅、锌、铁、锰、铌、钽、萤石、叶蜡石、粘土、建筑石料等16,其中查明资源量的主要矿种有铜、铅、锌、萤石、叶蜡石、锡、银。矿产地6处,括中型矿床7处小型床13处、点3处、矿化13。县域金属矿资源量少,非金属矿产资源如凝灰岩、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等资源量较为丰富。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截至2018年末,文成县共有12镇5乡,13.99万户,户籍总人口40.86万人。文成县常住人口24.42万人,城镇化率46.9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文成县常住人口为288168人。

截至2022年末,文成县户籍人口40.4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1.41万人,女性人口18.9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5.2‰,死亡率6.8‰,自然增长率-1.6‰。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9.0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1%。

截至2023年末,文成县常住人口为29.22万人,城镇化率47.7%。

民族构成

文成县是浙江省、温州市少数民族的重点县,有少数民族成分32个,少数民族人口1.76万,占全县人口的4.3%。其中畲族1.65万,占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散布全县17个乡镇、22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4个民族行政村,设有西坑畲族镇、周山畲族乡2个民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的还有黄坦镇、双桂乡。全县少数民族80%以上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偏僻边远山区、半山区,是典型的散居民族地区。

经济

编辑

概述

202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6.81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 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0.69 亿元,增长 4.5%;第二产业增加值 33.73亿元,增长 5.4%;第三产业增加值 92.39 亿元,增长 7.0%。

2022年,文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2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2.60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83.22亿元,增长6.4%。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8.5:25.8:6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78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6510美元),增长5.4%。

2016-2022年文成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016-2022年文成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2022年,文成县财政总收入16.63亿元,下降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7亿元,下降8.3%。其中,税收收入7.33亿元,下降6.9%。企业所得税0.79亿元,增长21.3%。个人所得税0.34亿元,下降39.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59亿元,下降6.0%。其中,民生项目支出39.46亿元,下降7.4%。

2022年,文成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其中民间项目投资增长30.7%;制造业投资增长68.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第一产业投资下降77.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8.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8%。

2022年,文成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83元,增长6.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27元,增长5.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0元,增长8.1%。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6元,增长16.3%。

2022年,文成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960元,增长8.7%。其中,食品烟酒支出9173元,增长7.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308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97元,增长10.1%。

第一产业

2022年,文成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8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13.11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1.43亿元,增长23.7%;牧业产值0.90亿元,增长11.5%;渔业产值0.22亿元,增长1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1亿元,增长8.9%。

2022年,文成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7.34万亩,增长1.8%。粮食播种面积11.47万亩,增长2.2%,其中稻谷种植面积7.38万亩,增长1.4%。粮食总产量4.68万吨,增长0.9%,其中稻谷产量3.57万吨,增长0.4%。在经济作物中,蔬菜产量16.27万吨,增长3.2%;水果产量5.20万吨,增长2.7%;茶叶产量0.05万吨,增长5.4%。全年完成森林抚育面积0.35万亩,营造林面积0.47万亩,其中新增人工造林0.27万亩。木材产量1.93万立方米。全县生猪存栏0.18万头,下降31.6%。牛存栏0.11万头,下降16.1%。羊存栏0.76万头,增长0.3%。家禽存栏22.53万羽,下降8.2%。禽蛋产量271吨,增长2.3%。兔存栏15.55万只,下降12.0%。全年水产品产量0.14万吨,增长11.1%。

第二产业

2022年,文成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4.36亿元,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1亿元,增长8.9%。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6%。重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突出,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4.8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86.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3.42亿元,增长15.9%。

2022年,文成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0亿元,增长11.7%。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0.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长3.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6亿元,增长12.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0.45亿元,增长0.7%。

2022年,文成县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4.02亿元,增长51.6%。其中建筑业省内产值53.03亿元,增长9.4%。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2.13亿元,增长117.3%。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37.77万平方米,增长31.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8.74万平方。

第三产业

2022年,文成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2亿元,增长2.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44亿元,增长2.2%。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书报杂志类0.23亿元,增长15.6%;石油及制品类1.03亿元,增长12.0%;日用品类0.27亿元,增长9.9%;化妆品类0.03亿元,增长6.9%。

2022年,文成县四大行业销售额(营业额)全面增长。限上批发业销售额33.75亿元,增长11.9%。限上零售业销售额3.88亿元,增长5.0%。限上住宿业营业额0.79亿元,增长9.3%。限上餐饮业营业额0.59亿元,增长8.4%。新消费驱动力较强。1~12月,全县网络零售额25.91亿元,增长19.7%。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9.24亿元,增长50.5%。其中,进口总额2.52亿元,增长46.3%;出口总额6.73亿元,增长52.1%。

2022年,文成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0.46万平方米,增长23.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4万平方米。

截至2022年末,文成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95.6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4%,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75.82亿元,增长19.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38.6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1%,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38.62亿元,增长18.1%。

交通运输

编辑

截至2022年末,文成县拥有公路总里程1757千米。其中,国道112千米(包含国道高速),省道16千米(包括省道高速),县道534千米,乡道137千米,专用公路27千米,村道931千米。高速公路69千米,一级公路9千米。实有城市公交车52辆,城乡公交车124辆,出租车35辆,年载客量607万人次。水路客船4艘,年载客量19万人次。年末机动车保有量7.11万辆,增长11.3%;其中汽车保有量5.61万辆,增长4.3%。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县委书记

罗招政

县长

杨德听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4年2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文成县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0.61万人。拥有小学24所,在校生1.50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6所,在校生0.76万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0.3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0.17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0.2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专任教师140人。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文成县拥有18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年新增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落实企业研发费补助635万元。全年专利授权量49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8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文成县拥有文化站17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城市书房5家,百姓书屋6家,文化驿站18家,文化礼堂232家。公共图书馆藏书51.7万册,比上年增加0.5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文成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6家,床位数858张。其中医院5家,卫生院17家,村卫生室67家,各类诊所37家。卫生技术人员218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39人,注册护士799人。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240.85万人次,增长11.9%,入院人数1.72万人,基层就诊比例67.1%。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文成县百姓健身房24个,村级全民健身广场2个,体育设施进公园1个,篮球场地252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9个,登山健步道33条。全年发行体育彩票2485万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文成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2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6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5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8.24万人。失业保险1.95万人,工伤保险4.91万人,生育保险2.63万人。城乡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0.81万人。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由来

文成县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的谥号“文成”作县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伯温传说

刘伯温传说是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生平事迹为基础内容,经历代人民群众口耳相传,集体创作而形成的民间文学作品群。最早见于明初黄伯生《刘公行状》,明朝中后期文人笔记更是多有记录。20世纪80年代,在民间文学集成普查中,刘伯温传说得以较系统全面搜集。刘伯温传说数量众多、内容丰富、传承久远、流布广泛,形成“浙南青田、文成群”“江苏南京群”“北京群”和“海外群”等多个传说群,是不可多得的民间口头文学瑰宝。2008年6月,刘伯温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太公祭

太公祭是存续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为对象的祭祀礼仪习俗。太公祭始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浙江处州知府钦承圣命首次致祭。此后刘伯温例享春秋二祭,均在刘基庙举行,春祭为正月初一举行的家族祭祀,秋祭为刘伯温诞辰农历六月十五地方举行的先贤祭祀。太公祭持续五百余年,一直完整地保持着固定的家族祭祀仪式,形成了独特的祭祀文化,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刘氏宗亲以及旅居海外的刘氏后裔前来参加祭典。2011年5月,祭祖习俗(太公祭)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畲族民歌

畲族民歌——文成调,是流传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境内,波及部分周边相邻的县(市、区)畲民族聚居地的一种畲族民歌调式,具有“一个地域一个调”的特征。畲民歌的基础调“丽水调”分别向“羽”“徵”两个调式系统衍化,向“徵”调式系统衍化时便产生了“文成调”。畲民族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但他们以歌代语来表达自己心声,“对山歌”是畲族民歌——文成调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

华侨文化

文成县是浙江省著名侨乡,百年华侨文化影响深远,被誉为“侨领之乡”。依托县博物馆侨乡专题厅收集相关华侨历史文物文献,展示文成华侨文化。加大对百年华侨历史研究和华侨名人及其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精神宣扬,塑造侨乡开放、文明、诚信、奋进的新形象。

风景名胜

编辑
文成县风景名胜

刘伯温故里景区

刘伯温故里景区位于国家级生态县浙江省文成县,总面积4.81平方公里,由刘基庙和百丈漈两大核心景区构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是人文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集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2020年12月29日,刘伯温故里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刘伯温故里景区刘伯温故里景区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文成县境内,因境内有一巨崖形似“铜铃”而得名,由铜铃峡、铜铃寨、小瑶池三大景区组成。公园总面积2755公顷,森林覆盖率96%。境内植物动物资源丰富,森林公园内山峦叠翠,峡谷幽深,飞瀑碧潭。尤其是以因激流旋冲而形成的系列“壶穴景观”最为著名,享有“铜铃壶穴,华夏一绝”之美誉。铜铃山具独特的自然山水,完整的森林植被,优美的生态环境。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

文成森林氧吧小镇

文成森林氧吧小镇位于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和铜铃山镇境内,由天圣山和铜铃山2个区块组成,核心面积4平方公里。小镇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核心景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形成旅游业、健康服务业、体育、民宿、文化、农业等“1+5”产业发展体系。

文成森林氧吧小镇 文成森林氧吧小镇

著名人物

编辑

施昌东(1931~1983年),又名施昌骥,当代著名美学家,中华全国美学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复旦大学副研究员、副教授。

赵超构(1910~1992年),中国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笔名林放,生于浙江文成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任南京《朝报》编辑。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任上海《新民晚报》总主笔。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杂文选》等。

刘基,字伯温,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谋略家、文学家。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处州路总管府判,后弃官归隐故里,著《郁离子》。五十岁出山,辅佐朱元璋,灭陈友谅、执张士诚、降方国珍,北伐中原,一统大明江山。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追赠太师、谥文成。通经史,善诗文,有《诚意伯文集》存世。“学为帝师,才称王佐”,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

刘劲持(1904~1988年),南田人,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厦门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浙沪战役、南京守城战、武汉会战,尽职尽责。

吴成七(?~1357年),黄坦人,幼居吴庄(属今文成金炉乡),后入赘新堂毛家(属今文成黄坦黄羊茶堂),从事家耕,兼贩私盐。

荣誉称号

编辑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文成县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6月21日,文成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9月8日,文成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0月12日,文成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2年5月,文成县入选《2021年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县》榜单,排名第79位。

2022年10月,文成县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大花园示范县名单。

下一篇 五利

上一篇 仙人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