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封故城 编辑
启封故城,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古城村西北,是春秋时期的古城,初名启封,后更名开封。
启封故城呈一东西短、南北长不规整的长方形。其东墙长约1105米;西墙长约965米;南墙长约710米;北墙长约550米;四墙全长约3330米。启封故城现存西墙一段高约7米、宽30余米的残垣。城墙下的夯层、夯窝和柱洞依旧清晰可见。在发掘启封故城的过程中,文物工作者在其西南角老潭寨村发现的一方北魏墓砖,不但确定了启封故城的位置,而且揭示了荥阳郑氏的秘密。启封故城的发现对开封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3年3月5日,启封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启封故城
地理位置: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古城村西北
所处时代:春秋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7-0318-1-318
20世纪70年代,曾在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块北魏郑胡墓志砖,砖铭记述此墓位于“开封城西门西二百步,横道北五十步”。证实了朱仙镇一带的古城遗址即是历史上的启(开)封城。
启封故城
启封故城西城墙
夯土
夯土
城门
城墙上堆积的河沙
古墓区
启封故城
20世纪70年代,文物工作者在启封故城西南角老潭寨村发现的一方北魏墓砖,为长方形陶制砖,青灰色,长36厘米,宽17.7厘米,厚8.8厘米,正反两面都刻有文字,魏碑体,不但确定了启封故城的位置,而且揭示了荥阳郑氏的秘密。采集到的"裤衩币"是战国时代的遗物,古墓区应该是荥阳郑氏家族的坟茔。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列国争雄。当时的古城村一带恰为郑国的东北边陲,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郑庄公命大将郑邴在古城村一带屯兵筑城,并劝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进入战国时期,启封城属魏,成为国都大梁城的南大门,其军事地位更加突出。直至西汉景帝刘启即位时,因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是为“开封”,这便是“开封”一名的由来。而后由于京杭大运河的通航,使得汴州(今开封市)一跃成为繁华鼎盛的水陆大都会,相距数十里的启(开)封城则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唐延和元年,启(开)封县治所移至汴州,之后就成为开封城。启封城则逐渐废弃,历经水患之后,沦为一个村落,这就是古城村。启封故城从唐贞观年间以后,就再也无人修葺,加上黄河泥沙无情地淹没,几乎使故城在地表上荡然无存。
2000年,启封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启封故城遗址碑介绍
地理位置
启封故城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古城村西北。
启封故城遗址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启封故城,路程约32.3千米,用时约53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