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有轨电车 编辑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境内有轨电车系统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苏州高新有轨电车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SND Tram)是指服务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的有轨电车系统,其首条线路——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于2014年10月26日开通运营。

截至2023年8月,苏州高新有轨电车运营线路共有3条,为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运营里程为46.377千米,共设32座车站(换乘站重复计算)。

据2023年8月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官网显示,苏州高新有轨电车规划4条线路,建成后苏州高新有轨电车线网将达到80余千米。

2014年10月26日至2017年10月26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运营三年,累计运营总里程超过400万千米,运送乘客600万余人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苏州高新有轨电车

外文名:SND Tram

开通日期:2014年10月26日

轨道类型:现代有轨电车

所属地区:中国江苏省苏州市

运营线路:3条(截至2023年8月)

线路长度:46.38 km(截至2023年8月)

车站数量:32座(截至2023年8月)

日均客运量:约 0.5 万人次(截至2017年10月)

日最高客运量:约 2 万人次(2015年12月27日)

报站语言:普通话、苏州话

车票价格:2 元

管理规章:《苏州市有轨电车交通管理办法》

运营机构: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

历史沿革

编辑
2010年底,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编制《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

2011年初,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前期准备工作启动;3月,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上报市政府审批;4月,成立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4月22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6月2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获市政府批复。

2011年9月及2012年3月间,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分别获市发改委批复,并将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招标文件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2012年6月,为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正式开工作准备,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沿线道路综合改造工程开始开工建设;8月,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车辆采购(含牵引系统)招标文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9月11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开工建设。

2013年6月5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开始铺轨;12月30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全线轨通。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列车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列车

2014年2月28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电通;3月28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正线9个牵引变电所实现一次性送电成功,标志着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全线电通;5月4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首列车通过公路运输的方式运至苏州;5月30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苏州市发改委批复;6月28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正式试运行;8月8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土建、轨道项目通过竣工验收;10月12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万人试乘体验活动正式开始;10月26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营。

2015年1月18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营;9月25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延伸线工程正式开工;11月11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全线正式铺轨。

2016年12月22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跨京杭运河桥连续合龙贯通。

2017年7月17日起,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票价实行2元一票制。

2018年4月28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延伸线正式开通试运营; 8月31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

2023年8月28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T5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

2024年6月,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稼先路站投用。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

运营情况

编辑

运营线路

线路

起止站点

里程(千米)

站数(座)

通车时间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

狮子山站-西洋山站

25.76

15

2014年10月26日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

苏州新区火车站-龙康路站

17.028

13

2018年8月31日

文昌路站-鸿福路站(支线)

1.709

2

2018年8月31日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T5线

南京大学东站-航船浜站

1.88

3

2023年8月28日

参考资料: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线网示意图苏州高新有轨电车线网示意图

运行时间

线路

起止站点

首班车

末班车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

狮子山站

06:10

22:30

西洋山站

06:10

21:30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

龙康路站

文昌路站方向06:30

苏州新区火车站方向06:37

苏州新区火车站方向20:54

文昌路站方向21:02

苏州新区火车站

06:30

21:40

文昌路站

06:58

21:30

参考资料:

客运流量

2014年10月26日至11月5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通车试运营已经满10天共安全载客8万人次。

2014年10月26日至11月26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共运送乘客18.5万人次,日均客流为6000余人次,单日运行14.5小时,运行图兑现率99.58%,正点率98.37%。

2015年12月27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创下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以来最大的客流记录,共有2万多人次乘坐苏州高新有轨电车。

2016年1月,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客流为16万人次,2月,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客流为13万人次,3月,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客流为17万人次。

2017年上半年,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共运送乘客126万余人次,日平均客流7000人次,单日最高客流为12000人次。有轨电车运营的硬指标运行图兑现率为99.98%,准点率为99.15%。

2014年10月26日至2017年10月26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运营三年,累计安全运营总里程超过400万列公里,安全运送乘客600万余人次。

管理规章

时间

法律法规说明

2014年7月1日

《苏州市有轨电车交通管理办法》

参考资料:

设备设施

编辑

车辆设备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列车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列车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车辆采用钢轮钢轨制式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车辆由南京浦镇城轨车辆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庞巴迪的有轨电车先进技术生产制造。 列车分为5个模块,3个转向架,车长32米,车宽2.65米,最大载客量为382人。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工程车辆内部系统及制式与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相同,采用100%低地板钢轮钢轨有轨电车,由西班牙LKS公司、中车集团浦镇公司进行设计。 列车为5编组和3编组列车各9辆,相比于5模块列车,3模块列车车长21米,设置座位35个,理论最大载客量为230人。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苏州高新有轨电车

运行系统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设有车辆基地。车辆基地按满足厂架修、定修及以下的修程进行设计,整个车辆基地由运用库、联合检修库、材料库、综合维修中心等组成。运用库为本线配属车辆停放、运用的场所,由停车列检、月检、洗车等生产库房及辅助房屋组成。检修库为本线配属列车进行定期检修的场所,由定修、厂架修、镟轮等生产库房及辅助房屋组成。综合维修中心为本工程供电、通信信号、自动化设备、机电和土建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单位,由维修中心、材料库、综合办公楼等组成。

乘坐导引

编辑

导引标识

导引标识导引标识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在每个车站增加了标识,站台“上客区”画上了绿底白字的“上客区”标识,“下客区”画上了黄底红字的“下客区,禁止上车”的标识。

票务指南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分别单独实行2元一票制。

优惠政策

1.普通乘客持苏州市民卡、交通一卡通刷卡购票享受7折优惠;

2.70周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警察、市级以上劳模、残疾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乘车;符合《苏州市献血条例》相关条件的,持“献血爱心卡”的乘客免费乘车;

3.60—69周岁老人持老年卡、普通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学生(持学生卡)购票享受5折优惠;

4.每位成人可携带1名身高1.3M以下的儿童免费乘车,超过1名儿童的,按超过人数购买相应车票。

换乘车站

车站名称

线路A

线路B

龙康路站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1号线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2号线

文化特色

编辑

有轨电车标识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标志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标志

绿色代表环保、生态,蓝色代表科技、创新,其形态象征着行进中的有轨电车,代表高效的执行力。

文化列车

特色列车特色列车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清新”专列,以“我决定活得有趣”为主题,车身以白色为主,点缀薄荷绿,在炎炎夏日里,给人带来一丝清新与意。

建设规划

编辑
苏州高新区从2010年9月开始研究规划有轨电车项目,并于2010年12月完成规划。经苏州市政府批准,共规划6条线路,总长80千米。总体定位为高新区内部公交骨干系统,是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是满足客流需求,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展示高新区特色风貌的生态公交系统。

2022年10月11日,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公布了《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建设规划(2022-2026年)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开》,本次建设规划的规模为1.8km,建设线路T5线一期。 2023年8月28日,苏州有轨电车T5线一期(南京大学东站至航船浜站)开通运营,全长1.88km,共设3座车站 。

线网规划线网规划

价值意义

编辑
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开通,使苏州初步建成了“轨道交通、有轨电车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为辅助”的区域特色绿色交通体系。(苏州日报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