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山 编辑
鲁山,山东省四大高山之一,位于鲁中山区北部,泰鲁沂山脉中段,地跨淄博市博山与沂源之间,主峰位置北纬36°17.8′,东经118°3.3′,海拔1108米。系山体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东西走向,面积26.7平方公里。是弥河发源地之一。
春秋时期, 齐鲁两国以此山为界,山南为鲁国, 故称鲁山。主峰东侧有明代修滕云寺、牛智宫, 遗址尚存。国营鲁山林场座落山峰南侧,植被面积3.44万亩,森林覆盖率 86%,松柏、刺槐为主要树种。山中有全蝎、丹参、柴胡、黄芪、苦参等50余种中药材。山南麓有著名溶洞群,在下崖洞口附近发现距今40至50万年的沂源猿人化石。
中文名:鲁山
所属山系:泰鲁沂山脉
地理位置:山东省中部
走向:自西而东
主峰:博山区池上乡小峰村南
海拔:1108.3 m
跨越地区:莱芜、博山、沂源、临朐
地质构成:花岗岩及混合岩
主要山峰:绳子岭、辘轳岭、破邱岭等
地理位置及地势示意图
地理位置
鲁山,山势绵亘,跨越山东省莱芜、博山、沂源、临朐,为四地之界山。鲁山走向自西而东,向北伸出很多支脉,形成了淄河两岸南博山、北博山、石马、池上、李家几个乡、镇境内的支脉各山系。鲁山山崖平铺,山体系砂石构成。面积绵延百余公里。
在淄博市博山区境内,西起青龙山,沿区境边沿向东南延伸至破邱岭,蜿蜒180公里。主峰在池上乡小峰村南十余里处,海拔1108.3米。山南面绝壁陡峭,有著名的千人洞。主峰东伸绳子岭、辘轳岭,北去破邱岭,系鲁山主脉,是博山与莱芜、沂源、临朐的界山。主脉自西而东向北延伸出许多支脉,形成淄河两岸石马、南博山、北博山、郭庄、池上诸乡镇境内各山。
鲁山沂源县南鲁山镇境内地貌
鲁山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境内植被状况
主峰蜿蜒向西是松仙岭、三府山,又曲折西北是大顶山、凤凰山、金牛山、风山等,与原山支脉相接,是博山与莱芜市的分界山。
主峰向西北延伸是万寿山,为池上乡与南博山镇的分界山;继续延伸至郭庄乡的南坪山,再向北伸是青龙山,悬崖处有数丈深的青龙洞,洞下便是青龙泉。三府山北伸若干支,有松子崖、玉皇山、 王寨山、福山顶等。
主峰松子崖海拔678米。青龙山向东北延伸至王家庄为辰巳山,是南博山镇与北博山乡的界山。金牛山东延是塔山、葫芦山等,位于北博山、石马两乡分界处。风山东伸至西石马村北有石马山、黄红峪山,悬崖陡险,大洞流水,风景秀丽;再东去至中石马村折回西北有瑟树岭等山。自石马乡东南向西北一直延伸到石炭坞南有鹤山、凤凰山、蛟龙山等,山峰多为青石岩构成,古称青石山区,有雾云洞,雕窝涧等名胜。
鲁山淄博市博山区境内山体特征
鲁山由太古代混合花岗岩及混合岩构成。主峰四周山坡陡峭,南坡尤甚,深沟绝壁,相对深度在200米以上。海拔1000米左右的近峰顶部地形和缓,为一向东北开敞的簸箕状宽谷。鲁山形成过程与泰山相同,唯第四纪以来山地抬升量较泰山为小。现已成为泰鲁沂山地分水岭中枢,为省内水系辐散的中心。
千人洞山位于土门镇北部,海拔611米,面积2平方公里。山东北部悬崖处有千人洞,附近有石龙洞、养神洞,东面大佛山上有珊瑚洞,形成鲁山溶洞风景区,为旅游胜地。
鲁山林场, 系淄博市属,1950年3月始建,1952年撤销,1958年重建。1985年,场内设生产技术、多种经营、政保、办公、基建等5个科室和植物园筹建处,下设店子、花林、小峰、上庄、北崖5个工区和8个副业单位,共有职工174人。
该场位于区境东南部的鲁山, 东西长40华里,南北长30华里,总面积61779亩。建场前,这里全是童山秃岭,岩石裸露,树木罕见。建场后,国家每年拨几万到几十万元的造林费,使用飞机灭虫、科学植树管理,经过30余年营造了大片森林, 并发展了多种经营。已造林55823亩。主要树种有刺槐、侧柏、松树、橡子、 板栗、苹果、山楂等各种乔灌木140余种,计614万株,立木蓄积量76960立方米,年产各种干鲜果品8000余斤。全场年总产值100万元,利润15万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