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过程 编辑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它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表现为商品生产过程。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一般也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劳动的发展形态。在这一地基上,马克思考察了劳动力的实现形态:简单劳动力和复杂劳动力。马克思倾向将前者直接称为“简单劳动”,将后者直接称为“复杂劳动” 。从历史实践角度看,劳动力的成长是“劳动的目的论设定”、“需要和交往” 以及“劳动意识” 这三个维度的社会积聚, 以及不断累积的历史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劳动的静态本质与劳动的动态本质的统一。
中文名:劳动过程
外文名:Labor process
适用对象:劳动者
理论领域:经济学
目 的:创造财富
要 素: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特殊表现:商品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
人的劳动本身是劳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它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区别。人们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已在头脑中对劳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有了明确的概念。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在劳动过程中,人们通过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一方面消耗了一些原有的产品,另一方面,又生产出一些新的产品。这些新产品,一部分进入个人消费领域,另一部分会重新进入劳动过程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资料。所以,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劳动过程的条件。劳动过程消费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所以也是消费过程。但这是生产消费,与个人消费不同,个人消费的结果是养活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的结果是制成产品。
劳动过程的经济含义
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是有区别的:一方面,生产过程不仅是劳动过程,在商品生产条件下还是价值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劳动过程只是指有人类参加劳动的过程。
而生产过程除劳动过程外,在许多场合还包括劳动对象在自然力作用下独立发生变化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劳动过程可以全部停止或局部停止,但生产过程仍继续进行。
在现代许多论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马克思主义论著中,在用语上存在着某些不准确之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往往被确定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而不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坚持区分这两个过程,对于坚持为人熟悉的马克思主义使用价值和价值过程的两重性是重要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资料具有类似的双重特点。从劳动过程的观点来看,生产资料是用于有目的的生产活动的资料,工人在实体上同生产资料发生联系,生产资料成为劳动活动对象化在产品中的本质要素。然而,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观点来看,生产资料就是用于吸收劳动的资料。在工人消费作为生产活动物质要素的生产资料(劳动过程)的同时,生产资料也消费劳动,以使价值得到增殖(增殖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是工人使用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使用工人。一旦资本家的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就立即转化为资本家对其他人的劳动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即有私人财产权证明为正当的、并最终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强制力量维护的所有权。已经对象化的劳动或死劳动和运动中的劳动力或活劳动之间关系的这种颠倒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反映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上就是对以生产资料价值为一方和以他们所拥有的自行增殖的财产即资本为另一方的混淆。这样一来,就把生产资料看作是具有生产能力的,而实际上只有劳动才能够生产出东西来。为了进一步理解这种颠倒的观念形态,需要深入研究“拜物教”和“商品拜物教”。
资本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者把自身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给资本家,因此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的使用就属于资本家。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①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在资本家的监督下,根据资本家的意志,生产出资本家准备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并且要在劳动中节省生产资料的耗费;②劳动过程既然是归资本家所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占有。因此,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剥削和奴役他们的过程。
马克思
所以,当马克思将劳动概念规定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 时,他所指的是劳动的特殊过程的性质: (1)劳动力的买者消费劳动力,就是叫劳动力的卖者劳动;(2)劳动力的卖者也就由此在现实上成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成为工人,而在此以前,他只不过在可能性上是工人。
保卫《资本论》
这种处置充分揭明政治经济学该如何研究生产力在生产关系运动中说明生产力的运动性质,从生产关系角度把握生产力的物质存在方式和发展形式。如图《保卫《资本论》》所示。
马克思说:“在这里,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在于:后一个生产形式的物质可能性——不论是工艺条件,还是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结构——都是在前一个形式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
劳动过程运行图
2.生理性劳动过程:将温饱类价值所转化的生理潜能进行整合,并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
3.个体性劳动过程:将安全与健康类价值所转化的劳动潜能及个体性生产价值所转化的等效劳动潜能进行整合,并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
4.社会性劳动过程:将人尊与自尊类价值所转化的劳动价值及社会性生产价值所转化的等效劳动价值进行整合,并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