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区 编辑

天津市市辖区

静海区静海区

静海区,隶属天津市,位于天津西南部。东与滨海新区为邻, 东北隔独流减河与西青区相望,西北与霸州市相连,西与文安县接壤,西南与大城县为邻,东南与黄骅市相依,南与青县为界, 总面积1475.68平方千米。 2022年,静海区常住人口77.92万人,户籍人口63.67万人。 截至2023年6月,静海区下辖2个街道、16个镇、2个乡。 静海区人民政府驻静海镇迎宾大道99号。

汉,设东平舒县。1973年,属天津市。 2015年,撤销静海县,设立静海区。 是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县。

2022年,静海区地区生产总值476.53亿元,比上年下降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1.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4.6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3:48.7:45.0。 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1.1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静海区

外文名:Jinghai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120118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天津市

地理位置:天津西南部

面积:1475.68 km²

下辖地区:2个街道、16个镇、2个乡

政府驻地:静海镇迎宾大道99号

电话区号:022

邮政编码:3016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77.64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火车站:静海站、唐官屯站

车牌代码:津

地区生产总值:501.16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春秋,先属齐国。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把燕庄王所到之处(今静海一带)割让给燕国。战国,齐宣王八年(前312),齐军伐燕,静海一带属齐国。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乐毅攻齐,静海一带属燕国。赵孝成王十九年(前247),赵国以龙兑、汾门、临乐交换燕国的葛、武阳、平舒,静海一带属赵国。

秦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属秦国钜鹿郡上谷地。

汉高祖五年(前202),设东平舒县。西汉至东晋,属东平舒县。

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东平舒县去东字,称平舒县。

隋、唐,境内为泽区,少人烟,属鲁城县。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入契丹,属宁州。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派兵收复,属永安县。

太平兴国七年(982),改永安县为乾宁县,并于乾宁置军。大观年间(1107~1110),始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今静海镇)。政和三年(1113),并入乾宁县。

金明昌四年(1193),复置靖海县,治所涡口寨。

元至元二年(1265),并入会川县。后复置靖海县。

明洪武初年,改“靖”为”静”,称静海县。

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观察使。1914年,属津海道。1928年,属河北省。1936年,属河北省天津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7年3月,属河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7月,属津海道。1944年9月,属冀中行署九专署。10月,属冀中行署九专署。1945年,属河北省第二行致专员公署,后属河北省沧州专署。1946年,属冀中行署八专署。9月,属山东省渤海行署一专署。1948年,属冀中行署八专著。

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

1958年11月,青县和静海县合并, 属河北省天津市。

1961年,青县、静海分置,改属河北省天津地区。

1973年,属天津市。

2015年,撤销静海县,设立静海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49年,原天津县的砖垛、湾头、中旺、马圈、抛庄5个区并入。

1954年,杨柳青划入。

1958年,大城县所属子牙河以东部分地区划归静海县。

1960年2月,独流减河以北杨柳青及当城、木厂、小甸子等30村划归天津市南开区。11月,王稳庄、阎庄子等30村划归天津市和平区。

1962年,流河公社、冯庄公社的杨家口等8村划归青县,冯庄、堤北、叶庄子划归大城县。

1963年,赵连庄、小王庄、徐庄子等29村划归天津市大港区。

1967年,杨柳庄、小国庄、常流在、刘塘庄、新房子等5村划归天津市大港区。

2001年,沿庄乡、西翟庄乡改为镇。撤销大庄子乡,并入中旺镇。撤销大张屯乡、大郝庄乡,并入唐官屯镇。撤销东滩头乡,并入沿庄镇。撤销二堡乡,并入台头镇。撤销北肖楼乡,并入独流镇。撤销府君庙乡,将原府君庙乡所辖王家院、李家院、府君庙、十里堡、普提洼、白杨树6个村并入良王庄乡。将西五里、北五里、魏家庄、付家庄4个村并入静海镇。将王家营、荀家营、刘家营、冯家村4个村并入独流镇。撤销胡连庄乡,并入团泊镇。撤销城关乡、徐庄子乡,并入静海镇。

2003年,原蔡公庄镇的大屯、满井子、王虎庄3村划归大邱庄镇。

2006年,原西翟庄镇庞庄子村划归大邱庄镇。

2018年1月,设立华康街道。

2021年,设立朝阳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静海区下辖2个街道、16个镇、2个乡:华康街道、朝阳街道、静海镇、唐官屯镇、独流镇、王口镇、台头镇、子牙镇、陈官屯镇、中旺镇、大邱庄镇、蔡公庄镇、梁头镇、团泊镇、双塘镇、大丰堆镇、沿庄镇、西翟庄镇、良王庄乡、杨成庄乡,另有3个开发区: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团泊新城。 31个居委会,384个行政村, 静海区人民政府驻静海镇迎宾大道99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静海区,位于天津西南部。东与滨海新区为邻, 东北隔独流减河与西青区相望,西北与霸州市相连,西与文安县接壤,西南与大城县为邻,东南与黄骅市相依,南与青县为界, 介于东经116°42'~117°12'30'',北纬38°35'~39°4'45''之间。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面积1475.68平方千米。

静海区政府

地质

静海区境内地层从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到新生界都有分布,但其范围,厚度和岩性差别较大。

地形地貌

静海区地貌属天津市中南部海积冲积平原区。地势低平,大部分地区海拔(大沽高程,下同)5米上下,地面坡降为1/6000~1/10000,是典型低地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地貌类型主要有浅碟洼地、平地、古河床高地、微高地、河堤、渠堤、水库堤及河槽、渠道等。堤耋纵横交错,洼地星罗棋布。

气候

静海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虽临渤海,但属内陆海湾。海洋气候影响不大,而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4摄氏度,年均降水量552.5毫米,年极端最高气温41.6摄氏度,年极端最低气温-19.9摄氏度。年日照时数2616.7小时,无霜期217天。

水文

静海区境域内有一级河道6条: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马厂减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 河道里程180.3千米。 二级河道2条:黑龙港河、青静黄排干。 河道里程580千米。

土壤

静海区内土壤分典型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3个亚类,15个土属,66个土种。

植被

静海区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境内植被主要为人工营造的生态林、果木以及农作物。野生植被日益减少,只在田间隙地、河流、洼淀、废弃地、闲置用地等处能见到。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静海区地表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22580万立方米,占全市总量(30亿)的十五分之一,其中自产水量17743万方立米,境外来水量4837万立方米。平水年地表总水资源量14608万立方米,其中自产水量11630万立方米,境外来水量2978万立方米。枯水年水资源量5868万立方米,其中自产水量4878万立方米,境外来水量990万立方米。2008年,人均水资源占有地表水量378立方米,属严重缺水地区。

静海区地下水可开采量8214万立方米,其中深层水3631万立方米,浅层水4583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静海区耕地56239.5公顷(84.36万亩)。园地5012.73公顷(7.52万亩),林地21483.74公顷(32.23万亩)。草地1643.46公顷(2.47万亩),湿地351.5公顷(0.53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6878.04公顷(40.32万亩),交通运输用地5357.42公顷(8.04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9515.83公顷(44.27万亩)。

矿物资源

静海区境内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煤成气、石油、天然气、地下热水等。境内石炭、二迭系含煤地层分布广,一段埋深1500~2000米,煤层平均厚21米,远景储量丰富。境内东南部中旺、大庄子、大郝庄、蔡公庄等乡镇,分布着厚层的第三系含油气岩系,属于大港油田的油气田探采区。

人口

编辑

2022年,静海区常住人口77.92万人,比上年减少0.1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4.95万人,比上年增加0.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乡村人口32.97万人,比上年减少0.46万人。户籍人口63.67万人,出生人口4095人,出生率为6.5‰;死亡人口4062人,死亡率为6.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

2023n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77.6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8万人,户籍人口64.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375人,出生率为6.9‰;死亡人口3125人,死亡率为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 。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静海区地区生产总值476.5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94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31.98亿元,比上年下降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4.61亿元,比上年下降2.0%。三次产业结构为6.3:48.7:45.0。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1.1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8.60亿元,比上年下降2.4%;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3.77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三次产业占比分别为5.7:46.6:47.7。

财政

2022年,静海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93亿元,比上年下降22.0%。其中税收收入27.53亿元,比上年下降9.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6%,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7.85亿元,企业所得税2.96亿元,个人所得税1.0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38亿元,比上年下降12%。民生领域支出占比在五成以上,其中教育支出18.7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4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7.1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静海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3.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5.7%,占总投资的2.6%;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8.6%,占总投资的13.1%;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9%,占总投资的84.3%。按投资用途分,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占全区投资42.7%,比上年增长51.4%;经营性项目投资比上年下降32.6%;其他投资比上年增长41.1%。

居民收入

2022年,静海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68元,比上年增长3.4%。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97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工资性收入19478元,比上年增长6.6%;经营净收入4033元,比上年下降3.8%;财产净收入1556元,比上年下降5.2%;转移净收入3630元,比上年增长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31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工资性收入26182元,比上年增长4.9%;经营净收入5093元,比上年下降1.4%;财产性净收入4366元,比上年下降4.9%;转移净收入6290元,比上年增长3.9%。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83元,比上年下降2.7%。按常住地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559元,比上年增长3.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152元,比上年下降6.9%。。

新经济

2022年,静海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5.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45.9%。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59.6%,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59.4%。

民营经济

2022年,静海区实有注册私营企业37732户,比上年增长1.1%,实有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3515.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民营经济增加值326.32亿元,比上年下降8.0%,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8.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1.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2年,静海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粮食产量39.01万吨,比上年增产2.7%,播种面积为108.19万亩,比上年增长1.0%。肉类总产量3.80万吨,比上年下降10.2%。禽蛋产量1.43万吨,比上年增长6.7%。牛奶产量3.89万吨,比上年下降11.0%。水产品产量2.92万吨,比上年增长0.7%。

建成高标准农田7.49万亩,累计达到75.19万亩。养殖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其中奶牛规模化存栏占全区100%;生猪规模化饲养量占全区57.08%;蛋鸡规模化养殖占全区88.5%。

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8.60亿元,比上年下降2.4%。

第二产业

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3.77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工业

2022年,静海区工业增加值191.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8%,分行业看,金属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起主要拉动作用,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0.4、0.2、0.2、0.2个百分点。

其中,钢结构120.93万吨,比上年增长83.0%;橡胶轮胎外胎279.74万条,比上年增长18.3%;电动自行车481.60万辆,比上年增长8.2%;钢绞线142.74万吨,比上年增长3.9%;钢材231.60万吨,比上年下降7.4%;两轮脚踏自行车359.69万辆,比上年下降38.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375.78亿元,比上年下降6.9%,其中金属制品业营业收入465.23亿元,比上年增长9.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14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利润总额21.87亿元,比上年下降21.4%,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总额6.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8%,金属制品业利润总额完成3.44亿元,比上年增长75.2%。

建筑业

2022年,静海区建筑业增加值40.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9%。纳统的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106家,比上年增加8家,建筑业总产值54.28亿元,比上年增长8.0%;营业利润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利润总额1.87亿元,比上年增长36.5%。签订建筑合同额86.4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42.22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43.48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3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

国内贸易

2022年,静海区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3.52亿元,比上年下降16.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289.78亿元,比上年下降17.9%,其中限额以上销售额1894.79亿元,比上年下降21.0%。限额以上金属材料类销售额1438.54亿元,比上年下降25.2%;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10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商品销售额2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4.51亿元,比上年下降12.5%,其中限额以上营业额1.63亿元,比上年增长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29亿元,比上年下降5.4%,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累计实现社零额32.72亿元,比上年下降9.7%。

房地产业

2022年,静海区房地产业75个开发项目,商品房销售面积60.2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1%。商品房销售额55.99亿元,比上年下降41.6%。房屋施工面积724.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8%,其中住宅533.4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1%。本年房屋竣工面积65.7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9.0%。商品房销售套数4784套,比上年下降36.9%。商品房待售面积59.4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1%。

对外贸易

2022年,静海区错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引进北京项目资源,2022年签约中国华贸、国家能投集团等北京资源82个、协议引资额达365亿元。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联网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39家,与411家区外医疗机构实现33项检验结果互认,2022年静海异地就医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达5641人次,统筹支付65万元。持续深化与河北省沧州市、廊坊市“静沧廊”(3+5)战略合作协议,区域间生态环保、综合交通、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招商引资到位项目295个(内外资合计),实际到位资金111.13亿元(美元汇率按照6.4换算)。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198个,跨年度结转项目97个。市外内资到位项目293个,累计到位资金110.5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198个,到位资金67.28亿元,占当年到位额的60.9%;跨年度结转项目95个,到位资金43.25亿元,占当年到位额的39.1%。

交通运输、仓储

2022年,静海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8.14亿元,比上年下降1.7%。

邮电业

2022年,静海区邮电业务总量9.13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89亿元;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24亿元。快递业务量1002.98万件,比上年下降37.6%,快递投递量4941.67万件,比上年增长6.0%。移动电话用户107.77万户,比上年增长8.3%。

金融业

2022年,静海区金融业增加值16.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全部银行辖区内各项存款余额103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对公存款261.62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75.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7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企业贷款478.13亿元,个人贷款195.14亿元。

承保金额6926.87亿元,比上年下降22.4%。保费收入16.98亿元,比上年下降60.6%。各种赔付支出5.47亿元,比上年下降69.3%。

旅游

2022年,静海区拥有AAA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3个。接待旅游人数(含不过夜)96.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43.0%,旅游总收入9162万元,比上年增加169.6%。

交通运输

编辑

静海站

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京福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京沧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 津沧高速公路、荣乌高速公路、滨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截至2021年,静海区共开通公交线路及客运线路57条,其中区域城乡线路30条,配车116辆;城区公交线路15条,配车123辆;对外线路12条,配车126辆。年客运总量300万人次。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区委书记

刘春

区长

曲海富

领导信息截至2024年8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高等院校

2022年,静海区共有高等院校3所,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49所,小学95所。高等学校招生10776人,在校生39644人,毕业生8531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896人,在校生2548人,毕业生971人。普通高中招生5001人,在校生14773人,毕业生3990人。初中招生9868人,在校生29933人,毕业生9596人。普通小学招生7315人,在校生53331人,毕业生9877人。特殊教育(含在非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招生42人,在校生372人,毕业生51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0811人,其中幼儿园20711人,附设学前班幼儿100人。小学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初中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高等院校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天津体育职业学院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仁爱学院

科学技术

2022年,静海区实施国家、市级科技项目30项,市级科技成果登记9项。专利授权数3622件,其中发明专利173件,比上年增加170.3%。实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9家,新增瞪羚企业19家,新增雏鹰企业118家,新增实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1家,实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17家。实有市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个,市级众创空间5个。

规模以上法人单位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247个,研究开发费用合计22.03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286.49亿元,期末拥有注册商标674件,发表科技论文16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10项。

截至2022年,静海区共有高、中、初级职称的专业人才10899人(不含非公企业),比上年增长1.0%。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才2642人,比上年下降4.2%;中级职称人才4833人,比上年增长1.1%;初级职称人才3424人,比上年增长5.2%。

文化事业

静海区图书馆静海区图书馆

国家三级图书馆:静海区图书馆、静海区少儿图书馆 国家三级文化馆:天津市静海区文化馆。

2022年,静海区举办大型文艺晚会3场,共有公共图书馆(含少儿图书馆)1个,农家书屋384个,藏书(含电子书)127.8万册;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文化站20个;博物馆1个,书画院1个。无线电视台1座,播出节目时间5767.08小时;数字电视实际用户32万户。静海融媒公众号发稿3441篇,阅读量达5210万次,静海头条发送新闻6499条,静云客户端转发新闻7761条。

体育事业

静海区体育馆

2022年,静海区组织体育活动20次,参加活动人数6500人。在国际国内(全国)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6枚。拥有认证社会体育指导员2963名,群众活动站点350处。

医疗卫生

静海区中医院静海区中医院

截至2022年,静海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7个,比上年增加27个。年末共有区级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9个,民营医院14个,诊所、保健站、医务室118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编制床位1880张(实床1891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48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00人,注册护士1177人,药师171人。村办卫生机构351个,乡村医生567人,执业(助理)医师169人。

社会保障

2022年,静海区新增就业人数14428人,完成年计划的106.9%。

2022年,静海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13.33万人,较上年增加0.66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缴费人数1.79万人,较上年增加24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15.61万人,较上年增加0.40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人数45.49万人,较上年减少0.71万人。工伤保险缴费人数12.54万人,较上年增加0.47万人。失业保险缴费人数12.11万人,较上年增加0.29万人。

享受城市低保人数为712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为11885人;享受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5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586人;临时救助2203人次。

历史文化

编辑

登杆(大六分村登杆)

登杆(大六分村登杆),天津市静海区传统体育游艺、杂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大六分村登杆,居于静海区台头镇,距天津中心城区40公里。2009年10月命名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登杆会属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大六分村登杆是天津唯一活态传承集体。该会始于清乾隆八年。“登杆会”的核心道具为“龙杆”,由高杆、杆墩、铁圈,铁芯子等构成表演空间。演员赤足手脚并用攀爬至杆、圈、芯子各部位,分别摆出不同姿态和造型。表演时大锣鼓伴奏烘托气氛。

2021年5月24日,登杆(大六分村登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Ⅵ-106。

酿醋技艺(独流老醋酿造技艺)

酿醋技艺(独流老醋酿造技艺),天津市静海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独流老醋,据《天津大辞典》记载:“独流老醋曾为宫廷贡品,与山西陈醋,镇江香醋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醋”。清乾隆四十一年,独流老醋被钦定为贡品。经14道工序、历时3年酿造,形成了独特的固体发酵,两次成熟,三年陈酿的工艺,风味鲜美,口感醇厚,香气突出,从而达到独流老醋特有的传统风味和品质,2008年公布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21年5月24日,酿醋技艺(独流老醋酿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项目编号:Ⅷ-61。

风景名胜

编辑

静海区内有文物保护单位179个,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

静海站

津浦铁路线静海站津浦铁路线静海站

静海站,始建于1908年,为日耳曼风格,方向正东,结构为德式马尾柁架建筑,面阔6间,四面均有门窗,建筑面积655平方米。正面候车处有三扇大门,中间外墙上写有“静海站”三个大字,每扇门窗两侧均有砖砌方柱,上有砖拼造型,两侧房檐下内外均有砖砌菱形图案。

静海县烈士陵园

静海县烈士陵园

静海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81年,1999年重建,位于静海县静海镇南静丰路5号。总占地面积16023平方米,包括牌楼、烈士纪念碑、广场、烈士纪念馆、烈士墓群等。纪念馆建筑面积728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革命先烈事迹和相关实物、资料。是天津市精神文明服务窗口单位、天津市国防教育基地。

静海五七干校遗址

静海五七干校遗址,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位于县城东30公里处的原河北省新生农场孵化厂,1970年10月,由宝坻县迁来。“学员”来自原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中国美术馆等13个单位,共700余人。

九宣闸

九宣闸九宣闸

九宣闸,位于南运河和马厂减河分流处,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是马厂减河的枢纽工程。原名宣九闸,意为宣泄九河之水的大闸。闸基高出南运河河床4尺。闸基上,建分水桥墩4座,以花岗石砌成。旧时,该闸分5孔,为多块木板组成的滚水坝。每块木板高1尺5寸,河水从上漫过。民国七年(1918),改分块木板的滚水坝为整块木板的减水闸,以起重机启闭水闸。截至2008年,该闸保存完好,为天津市最古老的水闸。

地方特产

编辑

静海金丝小枣

静海金丝小枣静海金丝小枣

静海金丝小枣,天津市静海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静海县地处天津市西南部,北纬38°35′-39°4′,东经116°45-117°15′之间。静海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年平均气温11.9℃,适宜种植枣树。静海金丝小枣为鲜食制干兼用品种,果实呈椭圆形,平均单果重7克。金丝小枣半干时可拉出缕缕金丝,因此而得名。果实肉厚、核小、皮薄,肉质细腻,鲜枣呈棕红色,汁液较多;干枣果皮深棕红色,果肉致密,风味浓甜,品质极佳。

2013年0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静海金丝小枣”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台头西瓜

台头西瓜

台头西瓜,天津市静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台头镇自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台头西瓜有上千年的历史,清澈甘甜的大清河水、肥沃的黑土地及优质的气候条件培育出了品质优良、绿色、无公害的台头西瓜,自古以来以其皮薄、瓤甜、沙脆而闻名。台头西瓜果皮厚度不超过1.0厘米,甘甜多汁,爽口,纤维少,回味浓。理化指标:单果重5千克至7千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中心≥11.5%、边缘≥8.5%。2010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台头西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台头西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独流老醋

独流老醋,天津市静海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独流老醋是中国三大传统名醋之一,与山西陈醋、镇江米醋齐名。因产于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所以得名。独流老醋历史悠久,已有300多年的酿造历史,曾为宫廷贡品。

2002年12月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独流老醋”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果仁张

果仁张果仁张

果仁张,中华老字号,其果仁制品创制已有160余年历史,是天津市的特产之一。种类繁多,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净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优质产品。

著名人物

编辑

徐治中

徐治中,天津静海县人,1944年12月参加革命,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兰州军区原副参谋长徐治中同志。

杨瑞符

杨瑞符,天津市静海县人,1902年出生,1921年入伍,1921年编入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是孤军奋战“八百壮士”的指挥者之一。1937年8月,日军占领上海,同年11月,杨瑞符与副团长谢晋元亲率524团“八百壮士”留守闸北,以“四行仓库”为依托,抗击并重创日军。

荣誉称号

编辑

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无偿献血先进市

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2022年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

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

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天津市婚俗改革实验区

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地区

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下一篇 永清县

上一篇 西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