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分钟 编辑
《60分钟》或《60分钟时事杂志》(60 Minutes)为美国的一个新闻杂志节目,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
中文名:60分钟时事杂志
外文名:60 Minutes
别名:60分钟
国家/地区:美国
类型:新闻杂志节目
主持人:丹·拉瑟等
制作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首播时间:1968年
播出时间:每周日晚间7:00至8:00段
导演:华莱士、安迪·鲁尼、菲利普·席弗勒
每集长度:60 分钟
此外,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法国和台湾均制作过同名节目。
亚视国际台曾经在2009年初停播该节目,现已复播。
主持人
说《60分钟》,我们不一定知道,但提到美国电视记者迈克·华莱士,我们就一定还有印象。1986年,他在北京中南海独家采访了邓小平;2000年,他再次到北京采访江泽民。华莱士是《60分钟》的创始人之一,在1968年整50周岁时,他出任《60分钟》的记者和主持人。
凭借自己高人一等职业技巧和新闻敏感,还有令人崇敬的职业精神,他和《60分钟》一起逐渐成为美国甚至世界新闻界的楷模。除了邓小平和江泽民,他还采访过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卡特和里根等美国总统,采访过卡斯特罗、阿拉法特、卡扎菲、阿萨德等世界各国领导人2006年3月14日,华莱士通过CBS对外宣布,因为健康问题不再“全职”参与《60分钟》的工作。2012年4月7日,迈克·华莱士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费尔菲尔德县新迦南的一所护理中心里去世,享年93岁。
节目包装
封皮
直至最后杂志封面再次出现,跑表分针指向59分,封面中出现工作人员字幕,本期《60分钟》至此结束。
节目结构
与其它新闻栏目不同的是,《60分钟》不设固定的栏目主持人,只让本期节目的出镜记者在演播室做简短述评。它的主持人都是记者,记者同时也是主持人,这是它的要求,也是它的特色。
除了华莱士,它的记者主持人还有丹·拉瑟、哈里·里森纳、莫利·塞弗、莱丝莉·斯塔尔和埃德·布莱德利等等。后来由于著名专栏作家安迪·鲁尼的加盟,《60分钟》开辟了专门的新闻评论版块。
每期的《60分钟》基本由3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1个新闻评论版块组成,深度报道各13分钟左右,评论版块4分钟左右,加上片头导视、片花和广告,总共60分钟整。
《60分钟》的栏目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探讨重大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社会问题。所以在整体定位上,这是一档严肃的新闻杂志栏目。因此栏目在选题上以政府行为、社会事件、司法公正、人类灾难、战火纷争等“硬新闻”为主。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要读解。
四方面解读
品格读解。曾任《60分钟》执行主编的菲利普·席弗勒总是自豪地说:“《60分钟》是新闻品格的象征,是客观立场的代表,为这个栏目工作,我感到骄傲!”正是这种新闻职业品格和精神,支撑着《60分钟》近半个世纪来的长盛不衰,凝聚着一大批尖端新闻从业人员。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是“真相”。
可在2004年9月8日,《60分钟》公开了几份指向小布什的备忘录,最后却被证明这些备忘录是假的;无论《60分钟》是有意还是被利用,这种错误总是致命的,栏目的新闻品格开始受到置疑。
主持人
语言读解。与电影艺术化的影像语言不同,新闻的影像语言更多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也正因此,新闻影像语言往往被轻视被忽视,国内的大多数新闻栏目在语言上就极不讲究,认为只把信息传达了就行。
《60分钟》的影像语言却总是那么精致纯熟,他们首先关注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更好地传达信息,如采访时多用特写;然后在机位变化、运动轨迹、色调运用、场景转换、镜头剪接、声画组合、特技使用等各方面进行最佳配置,以达到最好的传播和观赏效果。而所有这些都是新闻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包装读解。统一而富有特色的形象识别系统是一档电视栏目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60分钟》显然在这方面极为成功,关键词是“杂志”和“跑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