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体字 编辑
异体字(英文:Variant Chinese character)是指跟国家规定的正体字(标准字体)字音和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例字有“吴”是正体字,“吳”和“呉”是异体字。需要注意的是,异体字并不等同于繁体字。
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所组成的,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需要注意的是,异体字并不等同于繁体字。
如:“教”—“敎” ,“厦”—“廈”。
2.声旁不同 。(因形声字的声旁不同,而产生的异体字)
如:“唇”—“脣”,“猫”—“貓” 。
3.造字法不同。(因造字的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异体字)
如:“岩”—“巖” ,“泪”—“淚”
4.偏旁易位。(因汉字偏旁摆放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体字)
如:“裙”一“裠” ,“融”—“螎”
5.会意字的偏旁不同。(因会意字的偏旁不同而产生的异体字)
如:“灾”—“災”
异体字
【注意:例字前者是“正体字”,后者是“异体字”】
同时将“迺、桠、耑、钜、昇、陞、甯、飏、袷、麴、仝、甦、邨、氾、堃、犇、龢、迳、缐、釐、脩、絜、扞、喆、祕、叚、蒐、淼、椀、谿、筦、澂、劄、吒”等字,除了少数几个字外,在人名、地名、姓氏或化学元素中应用时为规范字。
例如:
皙:义为人的皮肤白。不再作为“晰”的异体字。
瞋:义为发怒时睁大眼睛。不再作为“嗔”的异体字。
噘:义为噘嘴。不再作为“撅”的异体字。
蹚:义为蹚水、蹚地,读tāng。不再作为“趟(tàng)”的异体字。
凓:义为寒冷。不再作为“栗”的异体字。
勠:义为合力、齐力。不再作为“戮”的异体字。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字数共经过四次调整:
1.1956年3月,文改会、文化部发出补充通知,恢复“阪”、“挫”为规范字。
2.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简化字总表》恢复“䜣、䜩、晔、詟、诃、䲡、䌷、刬、鲙、诓、雠”等11个字为规范字。
3.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恢复“翦、邱、於(yu)、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等15个字为规范字。
4.1997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文字规范手册》,从“粳【稉粇秔】”中删去了“粇”;删去了音义不同的“谄【謟】组。
这样,经过修订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共整理异体字795组,其中规范字是795个,共淘汰异体字1025个。
200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异体字为非规范汉字。除了以下场合外不允许使用: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