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沽停战协定 编辑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北平军分会参议、中日停战谈判首席代表熊斌与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于1933年5月31日在塘沽签订的停战协定。又称《塘沽协定》。这一协定停止了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军同年三月进攻长城沿线时的自动抵抗,规定中国军队撤出长城以南大片地区,并将这一地区划为“非武装区”。
1932年10月1日,国际联盟调查团抛出纵容日本侵略的“李顿报告书”,国民党政府竟表示大体同意。12月6日,国联讨论报告书。出于利益关系,许多国家采取了对日绥靖政策。1933年1月15日,美国新任总统F.D.罗斯福向各国发出美国不承认满洲国的通告,表达出对日本的强硬态度。此后,国联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并于2月14日通过了19国委员会要求日本军队撤退到满铁附属地和确认中国对满洲的统治权的报告书。日本陷入外交困境。2月17日,日本公开反对国联的报告书,并于3月27日宣布退出国联。4月,日军进攻华北。5月,占领了通州。国民党政府对侵入华北的日军继续采取不抵抗政策,由何应钦出面派熊斌与冈村宁次谈判并签订该协定。
共5条。主要内容有:中国军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不得越该线,不得有挑战和骚乱行为;日本军队为确认第一项之实行情形,随时用飞机及其他方法以行视察,中国方面应给予保护和方便;日本如确认中国军队遵守上述规定,不再越线追击,日本自动归还长城一线;长城线以南地域治安由中国警察机关负责。
该协定实际上默认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的合法性,并承认冀东为“非武装区”。该协定使日本帝国主义巩固了在华攫取的利益,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