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武帝集 编辑
《魏武帝集》,别集名。三国魏曹操撰。曹操生前为魏王,死后追尊为魏武帝,别集因而得此名。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30卷录1卷。
书名:魏武帝集
作者:曹操
出版时间:1959年
页数:30卷录1卷
创作年代:三国
四部分类:集部>别集类
曹操本人热爱文学,“以相王之尊,雅爱辞章”,“登高必赋”。他是“志深笔长、梗慨多气”的建安诗风首倡者,也是邺下文人集团的扶植者。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曹操论文,要求“指事而语”,反对“浮华”、“肤浅”,务实、尚朴,反对“无益之文”。
曹操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他对乐府诗体制进行创新,借古题以写时事,体现他尚实主张和通达精神。内容可分为时事、表述理想和游仙三类。其风格钟嵘认为是“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代表作有《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蒿里行》等。
曹操散文多为表、疏、教、令、书等应用文,以散句为主,不事雕琢,不避俚俗,朴实通脱,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文学主张。曹操散文的最大魅力就是文章显得自信、自负、坦露、率直,充分体现了他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政治品格,如《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等。
曹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魏武帝集》26卷,《魏武帝新撰》10卷;宋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魏武帝集》30卷,《逸集》10卷;尤袤《遂初堂书目》著录《魏武帝集》,未注明卷数,均已散佚。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魏武帝集》1卷。文革中,安徽亳县译注组有《曹操集译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