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 编辑

四川省泸州市辖区

龙马潭区龙马潭区

龙马潭区,隶属四川省泸州市,位于四川省南部,泸州市城区北端,长江、沱江北岸,介于北纬29°04'25"~29°52'17",东经105°19'19"~105°33'17"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冬,夏无酷暑,总面积33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龙马潭区常住人口48.2万人。截至2023年6月,龙马潭区管辖8个街道、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龙马大道三段77号。龙马潭区,因蜀中“小蓬莱”——龙马潭公园“马化龙入潭”传说而得名。1995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泸州市龙马潭区。龙马潭区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交汇点,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叠合部,是全国文明城市——酒城泸州的主城区,是泸州经济发展、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创新发展、开放合作中心。境内有AAA级洞窝峡谷景区,AA级九狮旅游区、芙蓉岛景区,梦仙亭摩崖造像及石刻、三溪酒坊遗址、梦仙亭崖墓群、茶马古道—宝莲街驿道、洞宾亭、玉龙寺、千狮坛等人文景观,有洞窝水电站、泸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特兴桂圆林、石洞花博园景区、百子图广场、龙马潭公园等。2022年,龙马潭区地区生产总值431.66亿元,同比增长3.8%。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龙马潭区

外文名:Longmatan District

别名:龙区

行政区划代码:510504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四川省泸州市

地理位置:四川省南部,泸州市城区北端

面积:333 km²

下辖地区:8个街道、3个镇

政府驻地:龙马大道三段77号

电话区号:0830

邮政编码:646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8.2 万(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九狮风景区、石洞花博园、龙马潭公园

机场:泸州云龙机场

火车站:泸州站、泸州港站

车牌代码:川E

地区生产总值:431.66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龙马潭区境域自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以来,一直是江阳县、泸州、泸川县属地。

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泸州“十大乡”,龙马潭区地域分别为泸州本属一城四乡管辖。宣统二年(1910年),小市属城厢;特凌(今特兴)属安贤乡;奇桠(齐家)、来龙、金龙、官渡、胡市属会文乡;石洞、双碑、永寿属麟现乡;罗汉属里仁乡。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泸县设42镇乡,小市属中城镇,特兴属特兆镇,金龙属牛滩乡,来龙、官度属来龙镇,胡市、奇桠属胡市乡,嘉祥、双加属石洞镇,罗汉为罗汉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泸县设6个区,小市属第一区,罗汉、特兴属第三区,来奇镇、金牛乡、胡市乡、官渡镇属第五区。

1950年7月,泸州为川南行署辖市,下辖一、二、三区和南北2城镇,一区人民政府驻小市。同年11月调整区划,并将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一区区公所驻小市。

1952年8月,川南行署撤销后,小市、罗汉属专辖泸州市。

1982年,撤销公社,恢复乡镇建制。

1995年12月24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泸州市龙马潭区。

1996年1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泸州市龙马潭区。7月1日,龙马潭区机关对外办公。9月29日,第一届区人民政府产生。

2022年8月22日,龙马潭区、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政区合一”部门正式挂牌。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2年5月,南北城2镇合并成立一区人民政府,将原有3个区划为4个,二区人民政府驻小市,四区人民政府驻罗汉。8月,川南行署撤销后,小市、罗汉属专辖泸州市。

1958年10月,泸县建65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合并一些小乡。区建制调为11个,特兴公社属兆雅区,石洞、金龙、官渡、来龙、太平、胡市公社属石洞区。

1959年,将石洞、双加、永寿、安宁及云龙、毛坝6个公社合并成立泸县直属“红旗人民公社”,旋即恢复小公社。

城区一角城区一角

1985年,特兴、奎峰乡属兆雅区,石洞镇和永寿、安宁、双加乡属石洞区,胡市镇和齐家(奇桠)、来龙、官渡、金龙乡属胡市区。

1992年,撤销石洞、胡市区和奎峰、长安、特兴、双加、永寿、官渡、来龙、齐家乡,设石洞、胡市、特兴镇,保留金龙、安宁乡。

1996年6月,泸州区划调整,将泸县的石洞、胡市、特兴3镇和安宁、金龙2乡(1996年安宁撤乡建镇),泸州市中区(后改江阳区)的罗汉、鱼塘2个镇和小市街道、高坝厂区办事处划出,新建泸州市龙马潭区。

1997年,龙马潭区辖2街道5镇2乡,区政府驻小市街道新街子街74号。同年,高坝厂区街道已并入罗汉镇,小市街道和周围地区整合已增设红星、莲花池2街道。区政府搬迁至龙马大道。调整后,龙马潭区辖3个街道:红星街道、小市街道、莲花池街道;7个镇:罗汉、鱼塘、石洞、胡市、双加、安宁;2个乡:长安、金龙。(长安乡是从特兴镇析置)

1999年4月26日,安宁乡撤乡建镇,安宁镇挂牌。

2000年,龙马潭区辖4个街道、7个镇、2个乡。

2002年,龙马潭区辖7个镇、2个乡、3个街道、1个厂区,131个村,36个社区,区政府驻小市转角店。

2003年,龙马潭区辖街道3个、镇7个、乡2个、厂区1个、村131个、社区37个。区政府驻龙马大道。

2004年,将原来的131个村、38个社区调整为58个村、39个社区,村级建制减少56%。年末,龙马潭区辖3个街道、1个厂区(小市、高坝厂区、红星、莲花池)、7个镇(罗汉、鱼塘、石洞、胡市、特兴、安宁、双加)、2个乡(金龙、长安),58个村,39个社区。

2014年,罗汉镇、鱼塘镇、安宁镇撤镇建街道,长安乡、金龙乡撤乡建镇。全区辖6街6镇,46个村(623个村民小组)、43个社区(489个居民小组)。

龙马大道龙马大道

2017年,石洞镇改为街道。

2018年,特兴镇改为街道。

2019年,长安镇合并入特兴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龙马潭区管辖8个街道、3个镇:小市街道、红星街道、莲花池街道、罗汉街道、鱼塘街道、安宁街道、石洞街道、特兴街道、胡市镇、双加镇、金龙镇。 区人民政府驻龙马大道三段77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龙马潭区位于四川省南部,泸州市城区北端,长江、沱江北岸,介于北纬29°04'25"~29°52'17",东经105°19'19"~105°33'17"之间,南与江阳区隔江相望,北与泸县海潮、牛滩、得胜、云龙、兆雅5镇接壤,总面积333平方千米。

龙马潭区

地形地貌

沱江风光沱江风光

龙马潭区地貌由浅丘、平坝、河谷组成,其中中高丘窄谷区占20.2%,浅丘宽谷占69.7%,河谷阶地平坝占10.1%。平均海拔高度339米,海拔最高点双加镇加祥寨454米,最低点特兴镇芙蓉岛水冲坝224米,约80%的土地在海拔350米以下。

气候

龙马潭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冬,夏无酷暑,霜雪极少。

土壤

龙马潭区土壤主要是紫色土、稻田土和黄壤,中偏酸性土壤居多,深度在40~60厘米之间,沙壤适宜,肥力较高,宜种性强。

水文

龙马潭区境内除长江、沱江流域外,还有濑溪河、龙溪河贯穿南北。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龙马潭区矿产资源主要是沙金、天然气、页岩、河沙、砾石等。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龙马潭区有耕地10088.73公顷,园地2109.72公顷,林地7475.36公顷,草地196.95公顷,湿地78.2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993.2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465.4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383.10公顷。

水资源

龙马潭区内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1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7亿立方米,可开采0.64亿立方米。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马潭区常住人口为479697人。

截至2022年末,龙马潭区常住人口48.2万人,同比增长0.15%;城镇38.7万人,同比增长0.73%;农村9.5万人,同比增长-2.16。户籍总人口37.23万人,同比增长-0.44%,其中农村人口4.38万人,同比增长-0.91%,城镇人口32.85万人,同比增长-0.38%。

民族构成

龙马潭区少数民族户籍人口为2254人,少数民族共有33个,主要以苗族、彝族、藏族、维吾尔族为主。

经济

编辑

综述

城建城建

2022年,龙马潭区地区生产总值431.66亿元,同比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42亿元,同比-11.7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11亿元,同比增长9.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民营经济增加值240.28亿元,同比增长1.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53元,同比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97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37元,同比增长6.4%;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158元,同比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213元,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347元,同比增长4.8%。

第一产业

2022年,龙马潭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4.84亿元,同比增长7.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4.2%;粮食产量7.02万吨,同比增长0.66%;有效灌溉面积11.275万亩;生猪出栏量10.4万头,同比增长3.06%。

第二产业

龙马潭区龙马潭区

2022年,龙马潭区第二产业增加值245.6亿元,同比增长3.8%;工业增加值190.38亿元,同比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56户,同比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790.7亿元,同比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3亿元,同比增长29.2%;建筑业增加值55.25亿元,同比增长5.8%;建筑业企业数93户,同比增长19.2%。

第三产业

2022年,龙马潭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71.22亿元,同比增长3.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1.45亿元,同比增长7.6%;网络零售总额10.21亿元,同比增长21.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52亿元,同比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27.46亿元,同比增长-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9650元,同比增长3.6%。

2022年,龙马潭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61亿元,同比增长3.3%。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209.72亿元,同比增长3.3%;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9.89亿元,同比增长4.4%。

2022年,龙马潭区进口额1.64亿元,同比增长-36.84%;货物进口0.24亿美元,同比增长-36.84%;出口额14.63亿元,同比增长-15.56%,货物出口2.17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外商直接投资金额0.04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截至2022年末,龙马潭区各项存款余额693.2亿元,同比增长12.49%。各项贷款余额385.26亿元,同比增长12.25%。

交通运输

编辑

龙马潭区龙马潭区

龙马潭区坐拥泸州港、泸州云龙机场、泸州高铁站、泸州火车站、泸州客运中心站,“水、公、铁、空”综合枢纽集聚。水运方面,泸州港是天府航运首港、全国36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无缝对接亚洲最大的成都青白江铁路集装箱中心,与成都青白江铁路口岸、成都双流航空口岸共同构成四川“三大开放口岸”。公路方面,厦门—成都高速公路、成都—遵义高速公路、泸州—重庆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可1小时到重庆、2.5小时到成都、4小时到贵阳。铁路方面,绵泸高铁建成通车,渝昆高铁加快建设,泸遵高铁正开展前期工作,未来,三条高铁将在一站内实现无缝换乘。航空方面,泸州云龙机场通航城市49个,迈入全国大中型机场行列。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区委书记

涂曲平

区委副书记、区长

徐兵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9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龙马潭区各级各类学校131所,同比增长0.77%;学前教育学校96所,同比增长-2.04%;义务教育学校29所,同比增长3.57%;普通高中学校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0.4723万人,同比增长0.7%;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2959万人,同比增长0.15%。老年教育机构1家。

学校: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龙马潭区高新技术企业45家,同比增长12.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家,同比增长16.67%。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龙马潭区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综合文化站11个。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100%。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2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图书印数2.5万册,同比增长20%。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龙马潭区体育场地0.1814万个,同比增长11%。

医疗卫生

回龙湾回龙湾

截至2022年末,龙马潭区医疗卫生机构数378个,同比增长-5.73%;机构床位数0.5598万张,同比增长1.38%;卫生技术人员0.5976万人,同比增长-0.96%;执业(助理)医师0.2148万人,同比增长-5.46%;人均预期寿命79.24岁,同比增长-2.15%;婴儿死亡率0.465%,同比增长-0.046%。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龙马潭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32万人,同比增长-0.68%。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08万人,同比增长-0.22%。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24万人,同比增长-0.97%。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万人,同比增长-2%;养老机构25家,同比增长11.3%;养老机构床位2223张,同比增长10.9%。

历史文化

编辑
  • 名称由来

    龙马潭区因境内龙溪河上的龙马潭而得名。龙马潭位于鱼塘街道王庄村境内的龙溪河上,距城区10千米。龙溪河经永川、泸县流入市境,环流一小山,此则龙马潭。《通志》云:“唐时王昌乘马化龙处”,因此得名。

  • 城市形象标识

    龙马潭区形象标识整体造型契合龙马潭区青春、活力、开放的城市特质。

    主体图形形似金龙腾飞、骏马奔驰,呈现了龙马潭人踔厉奋发、勇往直前的精神气质;借以水波纹代表流经龙马潭的长江与沱江,展现龙马潭“因水而生,因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特征,在造型上巧妙地对应“龙马潭”城市名称。

    龙马潭区形象标识龙马潭区形象标识

    色彩以通达蓝、非凡红为主色调,活力黄、山水绿为辅助色。以渐变效果进行融合,赋予标识灵动的视觉效果,高度呼应了龙马潭区“通达之城、开放之城、活力之城、生态之城”的特质内涵。

    城市形象定位语

    龙马潭区城市形象定位语是“幸福港·龙马潭”。

  • 风景名胜

    编辑
    洞窝峡谷景区

    洞窝风景区洞窝风景区

    洞窝峡谷景区位于泸州龙马潭区罗汉镇,AAA级景区,离市中区20千米,它是流入长江龙溪河下游段,紧邻长江,毗邻中国海油,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景区依山傍水,其自然风光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

    九狮风景区

    九狮风景区

    九狮风景区位于泸州城以北,龙马潭安宁镇境内,距泸州市区10千米,泸州机场14千米,景区面积11.2平方千米,森林覆盖面积5000余亩。九狮景区内有仿汉阙石刻艺术大门,长148米的铁索桥横跨醒狮湖,别具一格的水上娱乐城,蜿蜒1千米长的仿长城,石雕千狮坛,以及恐龙馆、三国城、阳高禅院、卧蓬观音殿、地下游乐宫等18个景点。传说建文帝当年经此触景生情,挥毫题诗赞曰:“登上状元峰,观赏九狮游,向狮一招手,一狮调了头。”九狮景区因此而得名。

    石洞花博园

    石洞花博园

    石洞花博园,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石洞镇花博园村占地3000余亩,以生态旅游观光、花会水果种植和餐饮娱乐为主,被誉为“泸州城市后花园”,是假日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园区栽培玫瑰、杜鹃、白玉兰、天竺葵等花卉苗木近千种,种植黄金梨、柚子等水果300余亩。特色景点有玫瑰园、奇树园、果业园等。

    龙马潭公园

    龙马潭公园

    龙马潭公园距城区10千米,位于龙马潭区鱼塘镇瓦房村醉月岩下,它是一座在龙溪河水中的环形全岛,占地50亩,享有小蓬莱之称、珠观仙境之誉,是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公园。在公园内,市民可以在观稼亭、浮座桥、舍身亭、龟背石等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可以进行钓鱼、棋牌、品茶等休闲活动。此外,公园内还设有餐饮、会议中心、儿童乐园、农家乐、游艇、垂钓水上娱乐等。

    洞宾亭

    洞宾亭

    洞宾亭,又名梦仙亭,距泸州市城中心约1.5千米,地属龙马潭区鱼塘镇。位于泸州石刻艺术博物馆附近。洞宾亭位于长江与沱江两江交汇处,半岩而建,因刻有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造像而得名。洞宾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72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续建,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建。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2月2日,龙马潭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6月2日,龙马潭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6月9日,龙马潭区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1年3月18日,龙马潭区被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公布为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区(市、县)。 同日,入选四川省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2年3月,龙马潭区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下一篇 泸县

    上一篇 纳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