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 编辑

四川省成都市代管县级市

都江堰市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东与彭州市、郫都区、温江区交界,西、北与汶川县相连,南邻崇州市;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120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5月,全市辖6个街道、5个镇。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54万人。都江堰市,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简称“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1988年5月,灌县撤县设市并更名为都江堰市。在新石器时代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区,是古蜀国的发祥地之一。都江堰—青城山在民国时期就列为川西风景名胜区。2019年7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都江堰市坐拥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栖息地两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灌溉工程遗产。2023年,都江堰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06.8亿元,比上年增长5.2%。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都江堰市

外文名:Dujiangyan City

别名:灌县

行政区划代码:5101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四川省成都市

地理位置:成都平原西北边缘

面积:1208 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5个镇

政府驻地:幸福街道

电话区号:028

邮政编码:611830

气候条件: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人口数量:71.54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青城山、都江堰水利工程、虹口自然保护区

火车站:都江堰站、青城山站、离堆公园站、蒲阳站

车牌代码:川A、川G

地区生产总值:506.8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秦,设湔氐道,辖今都江堰市全境、崇州市、彭州市、郫县、阿坝州汶川县部分地区。

都江堰都江堰

汉朝,湔氐道升为县。

三国蜀汉时,改称湔县,置都安县,属汶山郡。

西晋,改湔县为晏官县,属汶山郡。

前宋,侨汶山郡、汶山县于灌口,辖都安、晏官、汶山。南齐永明元年(483年),以江原县地大户多,划今崇州市街子、双河,今都江堰市河西等乡镇至今汶川县漩口、水磨一带置齐基县,治所在今青城镇五里村境。南梁,于齐基县境置齐基郡,郡县同治。北周天和三年(568),汶山郡还治,废晏官县,改置汶山县。废都安县,以其地还郫。天和四年废齐基郡,改齐基县为清城县,治所在今都江堰市石羊镇杜家墩子,改隶键为郡。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汶山县,以其地并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于都安旧址置盘龙县,寻改灌宁县。武德六年(623年),改为导江县。开元十八年(724年),改清城县为青城县。

前蜀武成元年(908年),设灌州,辖青城、导江二县。后蜀广政元年(938),割郭佶等8乡置永康县。青城县划出大体为今崇州市街子、双河及都江堰市泰安,两河部分地。

都江堰市

北宋乾德四年(966年),改灌州为永安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永安军为永宁军,旋改为永康军。熙宁五年(1072年),废永康军为永康寨,以导江县还隶彭州,青城还隶蜀州。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永康军,又以彭州导江、蜀州青城为其属。南宋末,永康军废为灌口寨。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灌口寨地置灌州,废青城、导江二县,并入灌州。置青城陶坝屯田万户府,隶于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路。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灌州为灌县。

清代,灌县隶成绵龙茂道,后属川西道、成绵府。

民国初,灌县曾短暂称灌县行政公署,隶于西川道。民国24年(1935),四川省实施督察制,灌县隶于第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灌县隶于川西行署温江专区。

1953年初,隶于四川省温江专区。

1968年,隶于温江地区。

1983年7月,划归成都市管辖。

1988年5月,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隶于四川省,省政府委托成都市代管。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都江堰市都江堰市

1999年,都江堰市辖12镇、16个乡:灌口镇、蒲阳镇、石羊镇、玉堂镇、幸福镇、中兴镇、柳街镇、聚镇、天马镇、崇义镇、龙池镇、青城山镇;胥家乡、驾虹乡、金凤乡、向峨乡、土桥乡、安龙乡、两河乡、大乐乡、徐渡乡、沿江乡、民兴乡、青城乡、大观乡、白沙乡、麻溪乡、虹口乡。

2000年,都江堰市辖12个镇、16个乡。

2004年9月08日,撤销青城镇及麻溪、金凤、驾虹、土桥、沿江、徐渡、大乐、两河8个乡。原青城镇并入青城山镇;原麻溪乡并入紫坪铺镇;原金凤乡并入蒲阳镇;原驾虹乡并入胥家镇;原土桥乡并入崇义镇;原沿江乡并入柳街镇;原徐渡乡并入石羊镇;原大乐乡并入安龙镇;原两河乡并入大观镇;都江堰市辖17个镇(灌口、幸福、蒲阳、中兴、聚源、天马、崇义、龙池、柳街、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个乡(向峨、虹口)。

都江堰市地图都江堰市地图

2013年,中兴镇沿江社区划归青城山镇管辖,胥家镇学府、锦绣、惠民、朝阳、高桥5个社区和蒲阳镇上游、壹街、尚阳3个社区划归灌口镇管辖,聚源镇张家湾社区划归幸福镇管辖。

2014年,撤销紫坪铺镇、虹口乡和翠月湖镇,紫坪铺镇和虹口乡划归龙池镇管辖,翠月湖镇划归青城山镇管辖;撤销灌口镇和幸福镇,设置灌口街道、幸福街道、银杏街道、永丰街道、奎光塔街道5个街道。

2019年12月,撤销中兴镇、玉堂镇,设立玉堂街道;撤销向峨乡、蒲阳镇,设立蒲阳街道;撤销永丰街道;撤销胥家镇、崇义镇、柳街镇、大观镇、安龙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5月,都江堰市辖6个街道、5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幸福街道都江堰大道231号。

都江堰市行政区划

地名

行政区划代码

社区(村)

政府驻地

奎光塔街道

510181001

·勤俭人家社区·金江社区·安顺社区·滨河社区·龙潭湾社区·观江社区·奎光塔社区·民丰社区

江安河东路下段25号

幸福街道

510181002

·莲花社区·翔凤桥社区·幸福社区·彩虹社区·岷江路社区·解放社区·联盟社区居民·永丰社区·新联社区·永寿村

都江堰大道299号

灌口街道

510181004

·南桥社区·柳河社区·平义社区·蒲阳路社区·建兴社区·太平社区·伏龙社区·西川社区·灵岩村

瑞莲街115号

银杏街道

510181005

·王家桥社区·宁江社区·玉垒社区·高埂社区·惠民社区·朝阳社区·高桥社区·上游社区·壹街社区·百花村·万岭村

兴堰路51号

玉堂街道

510181006

·耆亭社区·外江社区·青城桥社区·永康社区·宝瓶社区·石牛社区·三台社区·九龙社区·新益社区·红旗村·梅花村·永胜村·三溪村·上元村·白马村·凤岐村·赵公山村

玉府街733号

蒲阳街道

510181007

·和平社区·会元桥社区·向峨社区·石花社区·鹿池社区·花溪社区·水社区·团结社区·双柏社区·金凤社区·蟠龙社区·莲月社区·石瓮村·棋盘村·红火村

上阳街319号

聚源镇

510181103

·聚兴社区·崇义社区·羊桥社区·导江村·普星村·泉水村·迎祥村·三坝村·大合村民·飞桥村·界牌村·桂桥村·大桥村·海云村·笆桥村·双土村·江安村·新华村·花田村

鑫苑街二巷60号

天马镇

510181105

·碧鸡桥社区·胥家社区·向荣村·王村·建华村·金华村·仙鹤村·金玉村·二郎村·金陵村·桂花村·桂林村·新民村·实新村·圣寿村·柏河村·金胜村·南店村·驾虹村

车碧路375号

石羊镇

510181106

·三羊社区·柳街社区·顺江社区·卫星村·马祖村·清水村·皂角村·竹瓦村·书院村·同心村·广益村·丰乐村·徐渡村·古城村·水月村·同乐村·鹤鸣村·七里村·五一村·集祥村·柳顺村

竹瓦村9组71号

青城山镇

510181110

·长寿社区·民兴社区·大观社区·卉景社区·成青社区·青城社区·沿江社区·芒城社区·五里村·石桥村·味江村·沙坪村·泰安村·赤城村·青田村·五桂村·新桥村·清江村·茶坪村·红梅村·欣禾村·大通村·宿仙村·东义村·官田村·泊江村

上善北路8号

龙池镇

510181111

·虹口社区·紫坪社区·飞虹社区·光荣社区·望江社区·南岳社区·深溪社区·紫虹社区·龙溪社区·白沙社区·都江村

紫坪社区5组25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介于北纬30°44′54″—31°22′9″,东经103°25′42″—103°47′00″之间。西、北与汶川县相连,东与彭州市、郫都区、温江区交界,南与崇州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8千米,总面积1208平方千米。

都江堰市

地形地貌

都江堰市,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

气候

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气温在10℃一22℃之间,平均气温16.4℃,年均无霜期306天。

水文

都江堰市,境内河流均属岷江水系,市境内岷江正流全长47千米,可分为两段:都江堰渠首以上属于岷江上游,流经境内龙池镇等地,全长17千米;岷江经渠首分外江和内江,外江为正流,称金马河,经市境流入温江区、崇州市,全长30千米。内江则通过引水闸,呈扇形进入市区,市城区仰天窝闸桥将内江分为四条河,由北向南依次是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流入新都区、郸都区、温江区,汇入金堂县的沱江和成都的府河。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都江堰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状分布,山地、平原、水域面积比约为6:3:1。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为:农用地比重大,林地资源丰富、耕地资源较少,城镇发展用地与耕地保护冲突明显。林地主要分布在龙池、青城山等山区乡镇;耕地主要分布在聚源、天马、石羊等平坝镇。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主城区的幸福、灌口和经济开发区。

生物资源

都江堰都江堰

都江堰市动物资源较为复杂,有亚热带农田动物群和川西北山地野生动物群。动物资源约有300余种,其中主要野生动物资源有一类保护动物12种。野禽约有250种,其中,盛产各种鸟类,是中国鸟类中画眉和雉类的一个分布中心。

都江堰市,属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域,是川西平原植被和龙门山植被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区。多个垂直气候带,具有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拥有高等动植物1.4万余种,有川芎、杜仲、林麝和鹿等药用动植物1000余种,被誉为“生物基因库”;有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5种,珙桐、银杏等珍稀濒危植物46种,被中科院列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五大基地”之一。其中,第三纪元甚至更古老的原始科属和子遗植物得以保存,如稀有国家保护植物1级一种(珙桐)、2级10种(连香、杜仲、银杏、红杉等)。苔藓种类密集度高,近200余种,为世界所独有。此外还有许多珍贵、稀有、奇特古老的树木,如青城山天师洞古银杏,树高34米,胸径2.2米。盛产黄柏、杜仲、厚朴、川芎,是世界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地之一。花卉资源丰富,木本观花卉以山茶、杜鹃花等为著,其中可供观赏的杜鹃花达427余种,是全国最大的杜鹃花培育基地。草本观花卉类有菊花、兰花等。

矿产资源

都江堰市,有矿产资源10余种,金、铜、铁、锑、煤、磷、硫磺、石棉、石灰石、白云岩、石英岩、铅锌矿、耐火砂石等。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都江堰市户籍户数24.3万户,户籍人口61.97万人。常住人口71.46万人,城镇化率63.03%。出生人口2764人,死亡人口522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65‰。

截至2023年末,都江堰市公安户籍户数24.19万户,户籍人口62.16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1.54万人,城镇化率65.02%。

政治

编辑

主要领导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蒋蔚炜

市长

张亚丹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幸晓斌

市政协主席

钟成基

仅列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不列副职,统计截至2024年6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都江堰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06.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1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39.6亿元,下降0.7%;第三产业增加值326.79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7.5:64.5。

2023年,都江堰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48.4%,其中,民间投资下降63.4%。投资总额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3.3%;工业技改投资下降4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2.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7.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9.6%

2023年,都江堰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31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64亿元,同比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39亿元,同比增长19.3%。

第一产业

都江堰都江堰

2023年,都江堰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43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种植业51.31亿元,增长9.8%;林业0.13亿元,增长36.2%;畜牧业10.92亿元,下降18.7%;渔业0.29亿元,增长6.8%。

2023年,都江堰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9.3万亩,比上年下降17.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万亩,下降9.7%;油料作物播种面积9.1万亩,下降49.6%;蔬菜作物播种面积13.34万亩,增长0.4%。全年粮食总产量9.8万吨,比上年下降9.5%;油料产量1.48万吨,下降49.7%;蔬菜产量30.84万吨,增长5.3%;肉类总产量2.5万吨;水果产量7.32万吨,增长40.3%;茶叶产量0.24万吨,增长2.5%。

第二产业

2023年,都江堰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09.84亿元,比上年下降0.1%,占GDP的2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3%;营业收入229.91亿元,下降2.5%;利税总额20.66亿元,下降10.9%;实现利润总额12.31亿元,下降14.5%;资产负债率51.8%;产销率94.1%。

2023年,都江堰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89亿元,比上年下降2.4%,占GDP的5.9%。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竣工产值7.32亿元;房屋施工面积70.3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0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4.3%。

第三产业

2023年,都江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28亿元,比上年增长9.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11.44亿元,增长2.7%;餐饮收入75.84亿元,增长21.1%。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9.7%,汽车类下降6.6%。

2023年,都江堰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和住宿餐饮业营业额累计完成358.9亿元,比上年下降3.5%。其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36.06亿元,下降10.9%;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64.98亿元,增长0.3%;住宿业营业额10.03亿元,增长17.3%;餐饮业营业额47.83亿元,增长3.8%。

截至2023年末,都江堰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48.9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93.3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4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93.3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1%。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都江堰市共有单设小学26所(含1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38737人,专任教师2644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28953人,专任教师241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764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84.08%,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7.8%,普通高中毕业率为99.65%。

高等教育

序号

学校名称

层次

地址

1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

本科

灌口街道建设路288号

2

成都东软学院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3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大观镇高尔夫大道367号

4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聚源镇天府大道聚源段8号

5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灌口街道水校路88号

文化事业

2023年,都江堰市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活动中心)19个(含分站),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9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全年开展大型文化活动3次。

医疗卫生

2023年,都江堰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8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786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740人,医疗实有床位数8296张。孕产妇零死亡,新生儿死亡率控制在1.24‰。应急献血完成率达88.56%,应急献血总人数为2836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都江堰市已配备公共体育健身设施3467个,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体育场地190.2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2.66平方米。新建城乡绿道36.3千米,新建“口袋公园”3个,打造村社级文化服务站点185个。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都江堰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4.58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5%;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0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8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82万人,参保覆盖率达98%;参加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人数26.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08万人。

2023年,都江堰市城镇新增就业6685人,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3300人。全市在册孤儿人数46人,发放救助金77.28万元。投入资金992.39万元,资助1406名重度残疾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交通运输

编辑
截至2023年末,都江堰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2089.3千米。全年新改建村组道路(农村公路)12.4千米。全市机动车拥有量21.9万辆。全年公路客运量5614.8万人,客运周转量124828万人千米;公路货运量1967万吨,货运周转量12059万吨千米。公交车路线达到40条;年末实有公共营运车415辆。年末共有出租车665辆。

公路

都江堰市境内213国道(兰州至昆明)横贯东西,截至2011年,通车里程近千千米,黑色化、水泥化的高等级和次高等级公路占1/3以上。纵向通过成灌高速公路(蓉昌高速成都段) 、成青旅游快速通道、沙西线延伸段三大走廊与成都市相连,纵向依托三横道路体系将城市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更有都江堰—成都—北海、都江堰—成都—重庆—上海两条高速出海通道。

德阳至都江堰高速公路又称“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G4203)”北段,长109千米,总投资163亿元,不仅是成都三绕的组成部分,也是G4217线成都至昌都高速公路的联络线。

铁路

都江堰市轨道交通图都江堰市轨道交通图

成汶铁路直达市区蒲阳站,距离成都货运中心站青白江站60千米,年吞吐能力250万吨。规划待建的成格铁路(川青铁路)过境,线路设计从成都出发,利用改建原成汶线(成汶铁路),经都江堰、汶川,到达青海省格尔木市。

成灌快铁,又称成灌线,是成都市域铁路的第一条线路,也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投入运营的第一条线路。 通过都江堰—成都城际快铁至成都仅需20分钟,到重庆市仅需90分钟。

都四铁路,为都江堰至四姑娘山观光铁路。建成后不仅可以观赏川西沿线的壮美风光,还将极大地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风景名胜

编辑

都江堰旅游景点

都江堰市坐拥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栖息地两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灌溉工程遗产,是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和少有的“三遗”城市,拥有国家AAAAA级景区。

都江堰风景名胜区

都江堰风景名胜区位于都江堰市区西南,距成都48千米,距双流国际机场58千米,交通十分便捷。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地处内陆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15.2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水质、空气都达到国际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景区面积为220公顷,核心游览面积120公顷。 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主要景点

都江堰水利工程

青城前山道教文化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城后山佛教文化

都江堰国家森林公园

地方特产

编辑
都江堰茶叶

都江堰茶叶,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区域内,是世界上亚热带山地植物资源保存完整的地区,因土壤、水文和气候条件适宜,该域种植的茶叶外形条索自然微卷,黄绿带毫,香味浓厚,汤色明亮

2016年3月3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都江堰茶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都江堰方竹笋

都江堰方竹笋,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都江堰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地下水埋藏浅、物理性质良好,是成都市最大的方竹笋基地。都江堰方竹笋为成都市优良乡土竹种,具有发笋早、笋期长、笋肉细腻、质地脆嫩、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

2016年3月3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都江堰方竹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都江堰川芎

都江堰川芎,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都江堰是川芎的原产地,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都江堰市特有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生产出的川芎品质无处能敌。

2006年9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都江堰川芎”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都江堰猕猴桃

都江堰猕猴桃,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都江堰市特有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造就了都江堰猕猴桃优良的品质。

都江堰猕猴桃起源可追溯至1200多年前,诗人杜甫写到“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表皮光洁、个头匀溜、品质鲜嫩、香气浓郁、营养丰富、口感香甜。多食都江堰猕猴桃能促进胃蛋白酶的消化能力,提高身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起到排毒养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还能起到舒缓神经系统的功效。

2007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都江堰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都江堰厚朴

都江堰厚朴,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都江堰市特有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和绿色规范化栽培技术,生产出的厚朴在纯天然条件下,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皮质厚、药效含量高的特点。

2008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都江堰厚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著名人物

编辑
任茜,2001年2月20日生,体操运动员。

张彤,现任中共广安市委书记;

廖仁松,任成都市委常委

周扬,女,中国职业撑杆跳高运动员。

谨言,1990年8月16日生,演员。

郝世跃,画家。

黄莉,女,汉族,1972年7月生,都江堰市心启程残疾人爱心服务站理事长。

吕海玉,曾扮演《西游记》里的绿蜘蛛精和风婆婆。

荣誉称号

编辑
1977年,国家批准灌县为对外开放旅游城市。

1994年,都江堰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5年6月,获“全国文化先进市”称号;9月,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

1999年1月8日,国家旅游局授予都江堰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01年12月28日,都江堰市获国家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3年10月,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都江堰市2002年度“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

2004年10月12日,荣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称号。

2008年10月,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都江堰市“中国长寿之乡”。

2013年,获联合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奖”。

2016年12月,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11月20日,都江堰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21年,都江堰市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中国最具绿意百佳县市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45

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

2020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

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98位

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中国交通安全百佳县市

2020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四川省第二批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

2021四川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文体服务方面)先进单位

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四川省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县

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1年11月,拟将其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1年,入选四川省2021年度省级生态县(市、区)候选名单。

2022年1月28日,入选首批省级生态县。

2022年2月,都江堰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19年12月19日,都江堰市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8。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7。

下一篇 彭州市

上一篇 新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