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 编辑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

西昌市西昌市

西昌市,四川省山彝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古称邛都、建昌,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安宁河谷地区,是攀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被誉为“蜀滇锁钥”。气候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光热资丰富,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素有月亮城、太阳城、航天城、小春城之美誉,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总面积2882.9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辖7个街道、11个镇、5个乡、2个少数民族乡。市政府驻西昌市大水井12号。2022年,西昌市常住总人口为96.6万人,城镇化率为68.48%。西昌地域,唐置建昌府,元置建昌路,明代又改卫,清雍正六年置西昌县。因城在唐代建昌旧城之西,故名“西昌”。1935年,中央红军过凉山,召开了礼州会议,并首次提出“长征”一词。1950年,西昌解放,设立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撤销西康省建制,西昌专区划归四川省,1978年,西昌专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合并,西昌撤县设市。西昌旅游景点众多,如邛海-泸山、螺髻山等。西昌市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22年,西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213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9.14%、44.11%和46.745%。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西昌市

外文名:Xichang City

别名:月亮城、小春城

行政区划代码:51340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四川省西南部

面积:2882.9 km²

下辖地区:7个街道、11个镇、5个乡、2个少数民族自治乡

政府驻地:西昌市大水井12号

电话区号:0834

邮政编码:615000

气候条件: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96.6 万(2022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邛海、建昌古城、唐园

机场:西昌青山机场

火车站:西昌站、西昌西站

车牌代码:川W

地区生产总值:6721389 万元(2022年)

高等院校:西昌学院

历史沿革

编辑

西昌

西昌古称邛都,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但秦时西昌为何郡何县,史籍失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嶲郡,辖十五县,属益州,郡治邛都。此外,今西昌市境内除邛都外,尚有苏示一县(今礼州镇)。

邛都县名历经东汉、三国和魏晋,历时300余年。

周天和三年(568年),西昌置严州。

隋开皇六年(586年),将严州改为西宁州。

西昌古城大通楼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嶲州,西昌境内仍存邛都,苏祁(西汉苏示)二县。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西昌被南诏政权占领,南诏设建昌府。后大理国袭其建制。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建昌路,以罗罗斯宣慰司总之。

西昌西昌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建昌路为建昌府,属云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废府,设军民指挥使司,领守御所四。西昌市境内有守御礼州后千户所,中千户所,打冲河中千户所和前千户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建昌卫,属四川行都司。

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建昌卫设宁远府,置西昌县,“西昌”之名自此始。

中华民国时期,初裁西昌县并入宁远府,旋又裁府复置西昌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政府在西昌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辕,西康省政府在此建立宁属屯垦委员会负责治理宁属各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然西昌仍为国民政府军盘据,次年1月1日,国民党政权在昌另组“西康省政府”,妄图阻止解放西昌。

1950年3月2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西昌解放。4月,西昌县人民政府成立。12月,西康省西昌专区专员公署成立,西昌县归西昌专署管辖。

1955年,撤销西康省建制,西昌专区划归四川省,西昌县改属四川省西昌专署管辖。

1968年,西昌地区成立革命委员会,西昌县归西昌地区革委会领导。

1978年10月,撤销西昌地区建制,西昌县改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1979年,凉山州人民政府由昭觉县迁驻西昌县。同年,国务院批准以原西昌县城关镇、西郊、小庙、高枧、马道公社及喜德县之四合公社为辖区设置西昌市,

198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西昌市。西昌市、西昌县并存。

1986年,撤销西昌县建制,并入西昌市。时西昌县所辖区、乡(镇)全归市辖。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西昌市地图

2019年,撤销大箐乡、海南乡和洛古波乡,设立海南街道。撤销西溪乡,划归安哈镇。撤销阿七乡和荞地乡,设立阿七镇。撤销樟木箐乡和响水乡,设立樟木箐镇。撤销琅环乡和民胜乡,设立琅环镇。撤销巴汝乡、白马乡和银厂乡,设立巴汝镇。撤销小庙乡和马道镇,设立马道街道。撤销高枧乡、西郊乡和长宁街道,划归东城街道、北城街道、西城街道、新村街道、长安街道。撤销西乡乡、兴胜乡和月华乡,划归安宁镇、礼州镇。撤销黄水乡,划归黄联关镇。撤销中坝乡和磨盘乡,划归佑君镇。撤销昭觉县普诗乡和喜德县东河乡,划归川兴镇。撤销昭觉县玛增依乌乡,划归大兴乡。调整后,西昌市辖7个街道、11个镇、7个乡。

区划详情

西昌市辖7个街道、11个镇、7个乡:北城街道、西城街道、东城街道、长安街道、新村街道、海南街道、马道街道、礼州镇、安宁镇、川兴镇、黄联关镇、佑君镇、太和镇、安哈镇、阿七镇、樟木箐镇、琅环镇、巴汝镇、四合乡、开元乡、大兴乡、经久乡、裕隆回族乡、高草回族乡、马鞍山乡。西昌市人民政府驻北城街道大水井12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之间。南北最长约20千米,东西最宽约43千米, 幅员面积2882.9平方千米。

西昌市

地形地貌

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8.9%,高山、低山分别占1.1%和3.4%;河谷平坝面积占16.4%,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山地分布在安宁河东西两侧:西部牦牛山,是市境内山地的主体,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构成安宁河与雅砻江的分水岭。其北段许多山峰海拔超过3500米,向南逐渐降低。整个山体,大部分界于2000~3000米之间;安宁河东侧属螺髻山山脉,其北段主脊线在喜德县境,南段主脊线在西昌与普格的分界线上,螺髻山海拔4354.2米。

西昌市地图

西昌市卫星图西昌市卫星图

西昌市地形图西昌市地形图

西昌市电子地图西昌市电子地图

气候

西昌市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素有小“春城”之称,蕴藏着丰富的气候资源,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白天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自然资源

编辑

矿产资源

西昌市地处攀西裂谷成矿带,是世界罕见的“聚宝盆”,被誉为“中国乌拉尔”。境内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富集,具有品位高,埋藏浅,开采条件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现共探明矿种103种,储量较大的有60种。其中特大型、大型矿床30处、中型矿床63处。在主要矿种中,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15亿吨,富铁矿4985万吨,居全省第二位;轻稀土氧化物总量103万吨,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铜保有储量136万吨(金属量),占四川省总量70%;铅锌保有储量382万吨(金属量),占四川省总量70%;磷矿保有储量22.5亿吨,占四川省总量的70%。矿区附近还有蕴藏丰富的熔剂石灰石、熔剂白云岩、硅石、硬质耐火粘土等矿产地20余处,可就近供给冶金工业需要。

森林资源

截至2023年1月,西昌市拥有林地260万亩、占幅员总面积的60.14%,拥有草原1.58224万公顷,拥有湿地0.00627278万平方千米,拥有森林14.8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69%,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221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0.1392亿立方米,并且拥有古树名木2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76种,拥有全国面积最大、成效最好的飞播林区~东西河飞播林区。

水资源

西昌市全年降水量达1038.7毫米以上,有地面水储量14.3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4.33亿立方米。

水能资源

凉山州是全国水电王国,西昌是国家最大的“西电东送”战略基地。凉山州水能资源占全国的15%、四川的57%,水能可开发量是三峡电站的3倍,国家在“三江”上开发的14座大型电站,凉山州境内就有9座。市境内已建成洼垴电站、官地电站、呷榴河电站等大中型水电站,已建成佑君500KV、裕隆±800KV等大型输变项目。邛海支渠、河西渠等中小型灌区渠系工程基本建成,在安宁河沿岸形成完善的灌溉渠网。

植物资源

西昌市境内生长在林间林下野生植物的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共有233科、532属、2000余种。其中有国家第一批保护珍稀植物30余种,如攀枝花苏铁、棕背杜鹃、西康玉兰等等,尤以中草药材和野生食用蕈具有特色。其中,野生中药材,据1984年普查,共有58科、116属、117种(植物药52科、108届,动物药8科、8属),总蕴藏量为6197.61公担。其中除防风、党参、茯苓为大宗产品外尚有天麻、黄连、穿心莲、贝母、灵芝等等,还有未上省标药典而有较大开发利用前途的,蕴藏量约500公担。野生食用蕈,1985年调查,共有野生蕈类141种,其中可食蕈84种,为沿山居民夏秋的蔬菜,鸡棕、牛肝蕈、香菇、黑木耳等均为上市土特产品。琅环沟和螺髻山下部还产松茸。

此外,西昌市还有油料植物36科64种,芳香植物18科29种,淀粉植物31科67种,纤维植物19科36种,单宁植物29科64种,色素植物6科14种,野生观赏植物8科66种,野果21科72种,野菜33科53种,珍稀植物12科34种,其它植物10科24种。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昌市常住人口为955041人。

2022年末,西昌市户籍总人口为75.13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7.84万人,占总人口的50.4%。少数民族人口22.98万人,占总人口的30.6%。2022年末常住总人口为96.6万人,城镇化率为68.48%。

西昌市有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36个民族分布,其中世居民族14个。 2021年年末,西昌市少数民族人口22.03万人,占总人口的29.8%。

经济

编辑

综述

西昌西昌

2022年,西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2138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14583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64981万元,增长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41825万元,增长2.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9688元。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为9.14%、44.11%和46.745%。

  • 民营经济

    2022年,西昌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70781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961万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38978万元,增长-0.2%;第三产业增加值1474878万元,增长-5.4%。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16%。

  • 财政收入

    2022年,西昌市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8223万元,同口径增长6.7%,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完成金库数573792万元,降低0.95%。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10733万元。财政支出合计771326万元,同比增长0.05%。

  •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西昌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8.4%,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2.6%。

    人民生活

    2022年,西昌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22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62元,同比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648元,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57元,同比增长6.5%。

    第一产业

    西昌田园西昌田园

    2022年,西昌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8357万元,同比增长4.4%。

    2022年,西昌市农作物播种面积55836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2333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041公顷。

    2022年农村经济主要产品产量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产量

    同比±%

    指标名称

    单位

    产量

    同比±%

    粮食产量

    万吨

    24.3

    -1

    肉类总产量

    万吨

    4.12

    5.5

    其中:水稻

    万吨

    12.8

    -4.8

    其中:猪肉产量

    万吨

    2.53

    9.8

    蔬菜产量

    万吨

    62.88

    1.2

    禽蛋产量

    万吨

    0.63

    -2.4

    水果产量

    万吨

    15.14

    24

    生猪出栏

    万头

    34.12

    2.4

    第二产业

    2022年,西昌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13202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为10.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产量

    同比±%

    指标名称

    单位

    产量

    同比±%

    钢材

    万吨

    424.45

    5.1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259979

    0.5

    铁矿石原矿

    万吨

    622.58

    8.5

    机制纸板

    3205

    -79.5

    水泥

    万吨

    175.59

    37.2

    2022年,西昌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5%。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同比增长41.8%;其中: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60.9%。

    第三产业

    2022年,西昌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0415万元,同比增长3.8%。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93440万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26975万元。

  •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西昌市处于重庆、成都、贵阳、昆明四大城市交叉辐射区域,是内陆辐射西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正在建设川滇结合部区域性交通枢纽,积极构建适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交通运输体系。西昌境内铁路营运里程0.1029万千米、公路里程0.1575188万千米、内河航道里程0.0058万千米,拥有高铁站1个,桥梁171个,客运站3个,货运站1个,民航机场1个。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一环一绕一高铁一口岸,五横(宜西攀大高铁、G7611昭西高速、G7611西香高速、国道348、省道218),七纵(成昆复线铁路、成昆铁路、G5京昆高速、西宁高速、国道108、国道248、省道219)”交通主骨架,实现内畅外联的交通路网,将西昌打造成为攀西地区和四川南向拓展的门户交通枢纽城市。

    公路

    截至2022年,西昌市境内有G5京昆高速公路、G7611西昭高速公路(在建) 、G7611西香高速公路(在建) 、西宁高速公路(在建) 、108国道、248国道、348国道、218省道、219省道等国省公路干线。

    2022年底,西昌市辖区拥有道路1599.67公里,其中:国道208.76公里,高速公路71公里,省道128.99公里,县道269.52公里,乡道480.1公里,村道512.29公里。

    航空

    西昌青山机场是攀西地区的航空港,是中国西南跑道最长的大型全天候机场。是国内支线机场,年运送旅客量突破100万人次,并开通至重庆、成都、昆明、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福州、济南、深圳、海口、南宁等多地航班。

    铁路

    雅西高速雅西高速

    西昌市境内有成昆铁路过境,设有西昌站,成昆铁路复线设有西昌西站。2022年1月10日,西昌西站投入使用。 乐山-西昌、宜宾-西昌高速铁路全面启动。 2022年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西昌至成都缩短至3小时左右。

    政治

    编辑

    政治

    职位

    姓名

    市委书记

    马辉

    市长

    宋莉

    市常务副市长

    胡定显

    副市长

    曹伟、徐亚明、罗佳、曾晓云、杨伟洪、马思林、唐国莲

    截至2023年2月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 基础教育

    2022-2023学年度,西昌市有各类学校342所(其中民办164所),其中:幼儿园193所(其中民办149所),小学113所(其中民办7所),初级中学11所(其中民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其中民办4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民办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门学校1所,职业高中学校1所。

    2022年,西昌市有专任教师按授课类型分共有10747人,其中:学前教育2812人,小学4235人,初级中学2444人,普通高中1056人,中等职业学校136人。特殊教育32人,专门学校32人。

    2022年,西昌市有各类学生196809人(其中民办51009人),其中:学前教育学生43240人,小学95670人,初中41718人,普通高中13531人,特殊教育252人,专门学校152人,中等职业学校2246人。

    2022年末,西昌学院在校学生18382人,专任教师1090人。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国家教育部备案,凉山州人民政府自主建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占地338亩,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

    西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由凉山州人民政府举办、建设和管理,办学投入由凉山州人民政府负责 。

    科技事业

    截至2017年,西昌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不包括未参加市职改办年度考核的人数)8304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683人,中级技术职称3095人,初级技术职称4526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西昌市共有艺术表演团130个,剧团1个,文化艺术馆2个,博物馆3个,图书馆2个,共有藏书34万册,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98%。

    医疗卫生

    2022年,西昌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个数753个,其中医院2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12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8869张,其中医院8066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01张。全市卫技人员985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48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底,西昌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6.95万人,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7.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3815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4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7万人。

    城市建设

    西昌城区西昌城区

    2022年末,西昌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53.82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5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53%,建成区绿地率39.39%。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25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6379万立方米。

  •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西昌市唐置建昌府,元置建昌路,明代又改卫,清雍正六年置西昌县。因城在唐代建昌旧城之西,故名“西昌”。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1月,西昌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洋堆遗址)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西昌地震碑林、高枧汉城遗址丁佑君烈士陵园及牺牲处、东坪冶铜铸币遗址、大通门、安定门(西昌市)、月华知青窑洞群、西昌文昌宫)7个点,西昌市境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1处, 文物保护点2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222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月,西昌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6项。 截至2022年6月,西昌列入非遗名录的代表性项目共有37项,其中国家级(邛都洞经音乐)1项、 省级(邛都洞经音乐)1项、州级21项、县级14项。

    方言

    西昌话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儿化是西昌方言的一大特点。而西昌方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西昌古为西南夷邛都国地,汉族先民渐入斯土,先后将方言、湘方言、粤方言等带入西昌。地处四川西南部的西昌,与云南毗邻,自古两地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因此,西昌话受云南话的影响亦深。西昌话与云南话相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

    西昌境内有5个语言片区,但各片区口语差异不大,区别之处主要是声调有所不同。小渔村话入声独立成调,与其他调类相比,发音稍短。黄联关镇的客家人,是在西昌说着地道的“土广东话”。这里的人们大多靠种植石榴为生,一般能说两种方言,对内说“土广东话”,对外说客家话。长期以来,汉族和彝族之间的融合还滋生出了另一种独具特色的方言,凉山人称“团结话”。

    这种语言介于彝语和汉语之间,彝族人带着浓郁的彝族语音发音来念汉语,形成独特的语调。不仅彝族会说,汉族也会说,这也成为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交易的集市上,随处可听见独具地方特色的“团结话”。

    风景名胜

    编辑

    邛海

    西昌市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拥有A级景区12家,是中国攀西地区阳光度假旅游核心区,地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1500米海拔高度,多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0天以上。境内及周边地区有邛海—泸山、螺髻山、泸沽湖、灵山寺等众多景区,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

    截至2022年,西昌市拥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9个、乡村旅游景点18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示范基地1个、四川首批旅游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2021年西昌市接待游客1973.54万人次,同比增长8.03%;旅游收入240.25亿元,同比增长14.35%。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邛海泸山景区

    茅坡樱红旅游景区

    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建昌古城

    黄联土林

    百花深沟景区

    红莓人家

    大凉山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

    中国西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博物馆

    凤凰葡园

    西昌龙泉人家—书夫彝寨旅游区

    邛海景区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湿地公园、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4A级景区,景区与西昌城区连成一体,组成了国内不多见的山、水、城相依相融的独特自然景观。该景区也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湿地公园,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千米,面积约31平方千米。湖畔有邛海公园、邛海宾馆、月色风情小镇、观海湾—天下第一缸、青龙寺、月亮湾和新沙滩景观、莲池、阳光度假村、萝莎玫瑰园、老海亭遗址、核桃村观赏园和省体委水上运动学校等景点。

    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茅坡樱红旅游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茅坡樱红旅游景区位于西昌市樟木箐镇丘陵村,占地面积5.52平方千米,享有“万林皆未秀,一林先含春”的美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樟木箐茅坡樱红樟木箐茅坡樱红

    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区,景区位于西昌市安哈镇,距市区约30千米。是西昌市13个彝族乡镇中唯一的建制镇。以“健身探险游、生态休闲游、民俗风情游”为特色。

    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区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区

    地方特产

    编辑

    美食

    美食

    乳猪砣砣肉

    酸菜土豆鸡

    荞麦饼

    彝家馍肉

    连渣菜

    彝家辣子鸡

    建昌板鸭

    渔家菜醉虾

    清蒸毛蟹

    南瓜鱼头汤

    邛海醉虾

    海草鱼片

    裕隆板鹅

    油炸白条鱼

    肠灌肠

    邛海烧烤

    城门洞牛肉粉

    李肥肠

    会理黑山羊肉

    西昌卷粉

    清真园牛肚粉

    荤豆花

    特色牦牛肉

    圆根酸菜

    炸洋芋

    特产

    特产

    彝族漆器

    彝族银饰

    彝族服饰

    凉山系列山珍

    松茸

    虫草

    圆根酸菜

    盐源苹果干

    苦荞茶

    雷波青茶

    凉山苦荞茶

    凉山彝族自治州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苦荞分为普通苦荞和黑苦荞。普通苦荞外壳为黄白色;黑苦荞即珍珠黑苦荞,有“黑珍珠”之称,外壳呈深黑色。是一种炒米茶。苦荞麦喜凉爽,耐瘠薄,多生长在高寒山区,籽粒供食用。黑苦荞麦的有效成分是普通苦荞麦的3—5倍,黑苦荞茶又可分为全粉黑苦荞、麸皮黑苦荞、胚芽黑苦荞及全株黑苦荞。苦荞麦味苦,性平寒,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有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现代临床医学观察表明,苦荞麦粉及其制品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等病人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2013年01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凉山苦荞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凉山苦荞茶凉山苦荞茶

    大兴蒜薹

    西昌市特产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兴蒜薹其形粗大条长、基部嫩白、上部浓绿、尾端不尾焉糠心,植株直立清爽、色泽鲜绿;肉质肥厚、纤维少入口化渣、辛辣浓香略带甜味。经科学检测,确认大兴蒜薹营养成分丰富,品质优于其他产区。

    2013年11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兴蒜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大兴蒜薹大兴蒜薹

    西昌钢鹅

    西昌市特产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西昌钢鹅体大、膘肥、肉质嫩、肉色红润、气香、味美,鹅肉含钙,蛋白质、磷、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西昌钢鹅肥肝营养丰富,质地细嫩,味道鲜美,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和多种维生素,最适于儿童和老年人食用,经填肥后的西昌钢鹅肝重显著增加达到600克。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西昌钢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西昌钢鹅西昌钢鹅

    西昌高山黑猪

    西昌市特产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西昌高山黑猪体型中小,被毛多黑色,少数呈棕色。头长,嘴筒直,耳中等大,下垂;背腰微凹、腹大微垂,后躯略高、腿部肌肉发达;四肢粗壮,蹄质坚实,乳头5-7对。成年黑猪平均体重75千克左右。西昌高山黑猪肌纤维较细,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肌肉嫩而多汁,大理石状分布适中,猪肉风味好。猪肉(背最长肌)所含脂肪高于一般猪肉10-20%,胆固醇低于一般猪肉2-20%,蛋白质高于一般猪肉7-10%,氨基酸总量高于一般猪肉5-10%。

    2011年11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西昌高山黑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西昌高山黑猪西昌高山黑猪

    荣誉称号

    编辑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2007年)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2009年)

    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2010年)

    国家森林城市(2010年)

    “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2008年)

    中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

    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2011年)

    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2012年)

    四川油橄榄之乡(2013年)

    全球网民推举为“最中国生态城市”(2013年)

    首批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7年)

    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年)

    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19年)

    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9年)

    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2019年)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

    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2020年)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2020年)

    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5月,“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2020年6月,四川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6月30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9月22日,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2月1日,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100强”。

    2020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1年8月,赛迪百强县之一。

    2021年8月,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21年9月,被评选为“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2022年2月,西昌市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2022年5月,入选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第一批试点地区。

    2022年7月,入选赛迪《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百强县排名第92位。

    2022年11月18 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11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2),排名第81。

    第四届四川省文明示范城市

    2023年2月,2022年度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的西昌市进行通报表扬。

    2023年5月,入选壹城智库“2023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第86。

    2023年7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县,排名第85。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25。

    全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县

    2023年11月,入选赛迪顾问“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排名第80。

    2024年1月,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25。

    下一篇 锦江区

    上一篇 康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