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州区 编辑
巴州区,隶属于四川省巴中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介于北纬31°31′~32°4′,东经106°21′~107°7′之间,东接通江县、平昌县,南邻南充市仪陇县,西连恩阳区,北界南江县。属盆北低山区,地势北高南低,气候特点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总面积1294.9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巴州区户籍总人口为70.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4万人。常住人口64.33万人。 截至2023年6月,巴州区辖9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区人民政府驻文庙街121号。
巴州一水环绕、四龛佑城,境内始建于隋、兴盛于唐的东龛、南龛、西龛、北龛、摩崖造像多达7200余尊,被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巴文化的中心,是远古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辛亥革命先驱董修武、平民教育家晏阳初等名人的故乡,巴山背二歌、皮影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元680年,唐太子李贤被贬居巴州,形成了“十六登高”的习俗并持续至今。 巴州也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心,建有邓小平题写馆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红军后代筹资修建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1933年,巴州辖区有1.3万优秀儿女参加工农红军,后来成为县团级以上干部的达500余人,其中10人被授予将军军衔。
2023年,巴州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07.87亿元,同比增长6.1%(可比价)。
中文名:巴州区
外文名:Bazhou District
别名:巴城
行政区划代码:511902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四川省巴中市
地理位置: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
面积:1294.91 km²
下辖地区:6个街道、14个镇、8个乡
政府驻地:东城街道文庙街121号
电话区号:0827
邮政编码:636001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4.62 万(2022年常住人口)
火车站:巴中站
车牌代码:川Y
地区生产总值:207.87 亿元(2023年)
巴州区
春秋时,为巴子国,秦灭巴后置巴郡。
西汉,因之。东汉和帝永元年三年(公元91年),始分宕渠县(治今达州地区)北境置汉昌县。建安六年(201年)析置巴西郡。
晋惠帝时复分巴西郡置宕渠郡。
南朝刘宋(420年-479年)末,置归化郡,梁武帝天监二年(504年),置太谷郡,北朝魏宣武帝延昌三年(514年),于太谷郡北始置巴州,辖地最宽时,巴州领归化、哀戎、遂宁、义阳、木门、北水、伏虞、义安、隆城、梓潼、东宕渠、新兴、景阳等13郡,梁广、曾口、其章、始宁、平川、义阳、伏强、池川、难江、宣汉、安固、仪陇、大寅、相如、朗池、安汉、汉初、宕渠、绥安等19县,其境域除拥有整个巴河流域外,还南接今南部县,西南有今蓬安全部,并延伸至南充、武胜等,总面积22730平方千米。
隋炀帝大业二年(607年),罢州置清化郡。
唐,复曰巴州属山南西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巴州改为清化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清化郡复为巴州。
巴城黄昏
宋,巴州属利州路。
元,巴州属广元路。
明初,降州为县,寻复故,属四川布政使司保宁府。
清,袭明制。
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为县,恢复古名改为巴中县,先隶川北道,后属嘉陵道。民国六年(1917),四川靖国军第六师司令部驻防达县(治今达州市通川区老城),辖达、开江、万源、城口、开县、云阳、奉节、巫溪、渠县、营山、仪陇、蓬安、通江、南江、巴中、阆中、苍溪、南部、盐亭、昭化(治今广元市昭化镇)、广元县、剑阁、梓潼二十四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治今达州)
1950年,巴中解放,隶达县专区,属川北行署区。
1952年,撤销4个行署区,达县专区属四川省。
1970年,达县专区改称达县地区。
1993年7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达县地区更名为达川地区;设立巴中地区,撤销巴中县设立巴中市(县级),巴中地区行政公署驻巴中市。
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2)巴中市设立巴州区,以原县级巴中市的行政区域为巴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巴州镇。
2013年1月3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巴中市恩阳区,同意将巴州区一分为二,将巴州区的24个乡镇划归恩阳区管辖。
区划沿革
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巴中市设立巴州区,以原县级巴中市的行政区域为巴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巴州镇。
2005年3月25日,四川省政府批复︰撤销清江、曾口、鼎山、玉山、茶坝、花丛、渔溪、恩阳、平梁、化成、雪山11个片区工委办事处及巴州镇东城、西城、宕梁、江北、城守5个办事处,玉堂、奇章、中兴、白云、甘泉、店子、芦山、果敢、金山、独柏、同乐、天官、双凤、乐丰、镇庙、来龙、磨子、和平场、酒店、司城、明扬、青山、福星、东兴场、金光、柳岗、石门、南阳28个乡镇。将巴州镇所辖的大东等13个社区和西华等10个行政村划出设立4个街道;巴州镇所辖剩余部分行政区域以及原石门、白云和玉堂3个乡;将原奇章、中兴2个乡并入清江镇;将原店子、芦山、甘泉3个乡并入曾口镇;将原独柏乡并入梁永镇;将原果敢乡并入鼎山镇;将原同乐、金山、双凤3个乡并入玉山镇;将原天官乡并入关公乡;将原乐丰乡并入观音井镇;将原镇庙乡并入花丛镇;将原来龙乡并入柳林镇;将原磨子乡并入下八庙镇;将原和平场、酒店2个乡并入渔溪镇;将原明扬、司城2个乡并入恩阳镇;将原青山、福星、东兴场3个乡并入平梁乡;将原金光乡并入化成镇;将南阳乡并入寺岭乡;将原柳岗乡并入梓橦庙乡。
2012年04月20日,经四川省政府同意,巴中市巴中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1、将江北街道的红岩河、后河2个社区和杨坝、中坝、插旗山3个村,巴州镇的塔子山、东华、摇铃、尖山寺、排垭、凉水井、碾盘寺、清莲、洪山9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东城街道管辖。
2、将回风街道的佛阳、南坝2个社区和西龛村,巴州镇的柏杨庙、擂鼓、大连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西城街道管辖。
3、将平梁乡的新华、陇桥2个社区和八王、玉皇庙、仙人洞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回风街道管辖。
4、将巴州镇的新桥、登高2个社区和岳家坡、青滩坡、风头山、牛鼻山、先锋寨、黄家坝、檬子河、铜堡、李家碥、苏山、三包、玉堂、侯家沟、管家沟、西溪沟、桥炉、长角梁、范家沟1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江北街道管辖。
5、将巴州镇更名为大茅坪镇。原巴州镇幅员面积141平方千米,辖40个村(社区);调整后,大茅坪镇辖明星社区和白云、大茅坪、红垭、土地垭、得阳、孟家、南垭庙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茅坪村。巴城面积也将由过去30平方千米,扩展至100余平方千米。
2013年1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调整巴中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巴中市恩阳区。将巴中市巴州区的恩阳、玉山、茶坝、观音井、花丛、柳林、下八庙、渔溪、青木、三河场、三汇、上八庙12个镇,石城、兴隆场、关公、三星、舞凤、双胜、群乐、万安、尹家、九镇、玉井、义兴12个乡划归恩阳区管辖。以恩阳、玉山、茶坝、观音井、花丛、柳林、下八庙、渔溪、青木、三河场、三汇、上八庙12个镇,石城、兴隆场、关公、三星、舞凤、双胜、群乐、万安、尹家、九镇、玉井、义兴12个乡的行政区域为恩阳区的行政区域。
2014年,撤销兴文镇,设立兴文街道,街道办事处驻通州大道9号。将清江镇、化成镇、宕梁街道和玉堂街道部分村组划归兴文街道办事处管辖; 设立奇章街道、时新街道。
2015年5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平梁乡、寺岭乡、光辉乡、梓橦庙乡、凤溪乡撤乡设镇。
2019年,撤销金碑乡,划归曾口镇。撤销凌云乡,划归玉堂街道。撤销关渡乡,划归清江镇。撤销花溪乡,划归水宁寺镇。撤销羊凤乡和龙背乡,划归鼎山镇。撤销梓橦庙镇,划归化成镇。撤销寺岭镇,设立天马山镇。
巴州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巴州区辖9个街道、14个镇、2个乡。 共有220个行政村,76个社区。 备注:兴文街道、奇章街道、时新街道委托巴中经开区管委会管理。巴州区人民政府驻文庙街121号。
辖区 | 地址 | 村(社区) |
---|---|---|
东城街道 | 东城街201号 | 北门社区、鼓楼社区、大东社区、南门社区、南坝社区、太子社区、柏杨社区、擂鼓社区、观音井社区、古井子社区、老观桥社区 |
西城街道 | 严公庙街67号 | 草坝社区、南龛社区、白马井社区、红福社区、佛阳社区、后坝社区、莲山湖社区、西龛社区、云屏社区、柳津桥社区 |
回风街道 | 红军路744号 | 回风亭社区、龙舌坝社区、新华社区、陇桥社区、仙人洞社区、龙湖园社区、津桥湖社区、大佛寺村、大溪口村、西华村、盘兴村、三凤村、白鹤山村 |
江北街道 | 望王路西段118号 | 龙泉社区、江北台社区、白云台社区、佛江社区、状元桥社区、李家扁村、岳家坡村、凤头山村、牛鼻山村 |
宕梁街道 | 晏阳初大道北段191号 | 红岩社区、后河社区、中坝社区、杨坝社区、塔子山村、尖山寺村、凉水井村、摇铃村、碾盘寺村、清莲村 |
玉堂街道 | 北龛大道东段1号 | 新桥社区、登高社区、北龛社区、印和社区、天星湖社区、苏山村、玉堂村、铜堡村、侯家沟村、管家沟村、桥炉村、寨子包村、方山雁村、何家坪村、古楼山村、柏桠庙村、印山坪村 |
兴文街道 | 中山路3号 | 兴新社区、东锦社区、关公社区、牛角社区、五谷社区、文丛社区、中山社区、文村坝社区、中营村、红花村、九寨村、观音桥村 |
奇章街道 | 奇章社区 | 奇章社区、石燕社区、元堡社区、郑家山村、八角位村、楼台村 |
时新街道 | 通州大道9号 | 白塔社区、西锦社区、沙溪社区、双井社区、石笋堂社区、园柏社区、插旗山社区、宝峰社区、排垭社区、双桥河社区、西溪社区、东华村 |
大茅坪镇 | 明星街115号 | 明星社区、白云村、红垭村、得阳村、南垭庙村 |
清江镇 | 文庙街100号 | 海生社区、中岭坪社区、腊红社区、永兴社区、柏林村、塘坝村、杏垭村、峰垭村、昆山村、巾字村、黄包村、石柱村、大排村、龙潭村、蔡家湾村、九湾村、洛咖村、长滩河村、八家坪村、水井村、灵江桥村 |
水宁寺镇 | 水宁街89号 | 始宁社区、宏达社区、龙台村、印盒村、天宫村、枇杷村、金银坎村、香炉村、三皇村、水宁村、花溪村、走马村、土门村、大坝村、明山村、火烽村、新庙村 |
化成镇 | 齐章路192号 | 化湖社区、金光社区、梓潼庙社区、赵家营村、邵家坪村、宋家碥村、吴家河村、水观音村、赵家湾村、蟒螳坝村、长潭河村、高家坡村、梁大湾村、白庙村、道子坪村、奎星楼村、陈家嘴村、三儿河村 |
曾口镇 | 曾溪街54号 | 曾溪社区、复兴社区、芦山社区、方山寨社区、朝阳社区、扬帆村、椿树村、秧田沟村、寿星村、雁桥村、书台村、桔林村、石龙村、中和村、康村、新民村、吉公村、红溪村、太和村、永红村、杏花村、大柏树村、宝珠村、凉风垭村、佛龙村、金凤村、繁荣村、黄垭村、土主村、鹤鸣村、五通桥村、甘泉井村、龙城寨村 |
梁永镇 | 莲花街92号 | 莲花社区、柏茂社区、梁广村、斑竹村、广林村、连山村、铜鼓村、升平村、宏福村、金浪村、鹦鹉村、园堡山村、火峰山村 |
三江镇 | 新民街77号 | 三江口社区、民主村、龙门村、双寨村、明月村、大兴村、天马山村、中兴村 |
鼎山镇 | 龙柏街299号 | 长胜社区、果敢社区、太阳庙社区、龙湖社区、明月村、康家坝村、石岭村、秋桂村、龙头寨村、八角丘村、尖山子村、康民村、白尖村、高顶村、蝉池村、观坪村、黄梁村、小寨村、石笋村、碑垭村、石羊村、首市村、鸿鹄村、楼房村、清溪村、清泉村、寸垭村、檬子村、玉凤村、松柏村 |
大罗镇 | 狮儿坝街1号 | 文昌社区、乐园村、白果坝村、铁炉垭村、董家梁村、二郎村、双渔村、七孔村 |
枣林镇 | 渔庄街68号 | 渔江社区、高岩村、八字村、清溪沟村、檬子树村、漩滩村、牌坊梁村、灵山村、七里扁村、枣林村、青南村 |
平梁镇 | 凤凰街52号 | 凤凰社区、曙光社区、胜利社区、凤谷村、双龙村、后溪沟村、白岩村、炮台村、枣儿塘村、阳岭村、青包山村、松林村、同心村、桂花树村、相坪村、莲花山村 |
光辉镇 | 石庙街69号 | 石庙社区、柏林湾村、哨台村、白羊坝村、许家岭村、虎家梁村 |
凤溪镇 | 青龙街111号 | 龙凤观社区、金鼓村、李家村、金子村、莲花石村、星光村、柏桠村、小河村、磨垭村、元盘村 |
天马山镇 | 楠香街9号 | 桂花井社区、南垭社区、柳岗社区、寺岭村、茶园村、狮子寨村、天堂村、安家坝村、金石村、天南村、高顶寨村、方碑村、朝阳洞村、刘家坡村、谢家湾村、修行寺村 |
大和乡 | 大罗塘街5号 | 大罗塘社区、回龙村、界牌村、东溪村、朱垭村、板凳垭村 |
白庙乡 | 建设街118号 | 白庙子社区、百花村、板溪村、宝珠村、干沟村、九重村、茅垭村、学官坪村 |
位置境域
巴州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介于北纬31°31′~32°4′,东经106°21′~107°7′之间,东接通江县、平昌县,南邻南充市仪陇县,西连恩阳区,北界南江县。总面积1320平方千米。
巴州区
地形地貌
巴州区属盆北低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北及西北向南及西南倾斜。北部受大巴山构造影响,形成东北—西南走向,山脊标高一般在海拔900米左右,多窄谷陡坡。东部、东南部和西部,山脊标高一般500~700米,多构成台坎状低山和长梁高丘地貌,多中谷、窄谷。中部、西南部地势开阔,为平缓坡台状丘陵地貌,多连绵起伏的陇岗状低山和长菱状、馒头状浅丘,海拔高度350~600米。全部山脉来源于大巴山西段与米仓山复合部分。其走向多由北而南,逶迤蜿蜒。
气候
巴州是南北气候的交汇地带,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适宜,雨量充沛,及其适合保健养生、休闲度假,素有“川东北天然氧吧”的称号。全区森林覆盖率55.0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全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总降水量1719.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68%,境域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Ⅰ级标准,农产品优产度达8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
水文
巴中市巴州区风光
巴州区其河流主要属渠江水系,有巴河、鳌溪河、双桥河等4条主流; 主要有︰南江发源于铁船山,纵贯南江县中部接纳神潭河,南至巴州区接纳恩阳河后改称巴河,折向东南再接驷马河流入平昌县。通江,由大通江与小通江汇合后得名,上源有于家河、肖口河等,在澌滩接澌滩河(上源为喜神河),至平昌注入巴河。
土壤
巴中区农耕土壤分为4个土类、15个土属、26个土种,土壤类型主要以水稻土为主,土壤优先保护类别占总耕地的99.83%。
生物资源
巴州区境内有野生植物类药材1400余种、野生动物类药材200余种、矿石及其他类药材20余种,药材资源自然储量达8万余吨,录入国家药典120余种,其中道地药材90余种。是中国中医药文化重要发祥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全国三大富硒带之一,素有“秦巴山区天然药库”“四川盆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巴州区常住人口为651534人。
巴州区以汉族为主体民族,截2022年末,巴州区户籍总人口为70.5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33万人。常住人口64.6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0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2.58万人,城镇化率为65.0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末,巴州区户籍总人口为70.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4万人。常住人口64.33万人。
年份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
户籍人口 | 72.87 | 71.38 | 71.34 | 70.90 | 70.57 |
常住人口 | 68.04 | 67.99 | 65.15 | 64.71 | 64.62 |
职务 | 姓名 |
---|---|
区委书记 | 余斌 |
区委副书记、区长 | 黄俊霖 |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3月 |
综述
2022年,巴州区地区生产总值
南龛石窟始造于隋,盛行于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依山开凿,规模宏大,由云屏石、山门石、千佛岩、老君洞、神仙坡、大佛洞等区域组成。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窟区全长252米,有碑碣、造像记、题记68处,诗文130余条、佛塔18座。作为全国十大石窟之一,南龛石窟坐西朝东分布着176龛2700余尊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刻佛像。
南龛摩崖造像
南阳森林公园位于巴中东北寺岭镇,连接巴州区、通江县四乡交界处。幅圆面积1218.9平方千米,景观主要以马尾松、杉、柏林为主,在针叶林中混生着麻栎、栓皮栎、桦、凌树、枫香、野樱桃等,还有银杏、杜仲、楠和箭竹、杜鹃等灌木丛。1993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被命名为“省级森林公园”。
南阳森林公园
晏阳初文化公园坐落于巴州区2千米处的塔子山,为纪念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博士,1991年修建了晏阳初博士史迹展览馆,是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馆由陈列楼,陵墓和雕像组成,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馆内已收集有关晏阳初博士的生活及办公用品,著作,资料,照片等1000余件,收藏名人名家题词、书画200多幅。
晏阳初文化公园
巴州区历史文化博物馆依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魁星阁而建,整个展厅面积共320平方米,有馆藏文物29000余件,首次展示文物140件。
巴州区历史文化博物馆
山水化湖景区位于巴州区化成镇,距市中心仅19公里,东连清江镇,南靠开发区,西部毗邻化成镇,北部直通天马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16年10月8日被评为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山水化湖景区属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良好,整个景区呈现“一心、两环、七谷、多点”的文旅融合景象。“一心”指廉政文化展示教育中心;“两环”指环湖6.6公里的生态绿道和环山而建山水生态小镇;“七谷”包括清风竹翠谷、清趣百花谷、清心颐养谷、清翠核桃谷、清林药养谷、清韵桃花谷与清馨银杏谷等七个特色产业和生态休闲谷;“多点”包括休闲旅游形成的多处林盘院子和廉政教育点位。
景区主要提供烧烤露营、观光休闲、冷餐品茗、船舶观光、儿童游乐等服务,开放时间:夏季:9:00至18:00,冬季9:00至17:00。
山水化湖景区
巴州区有蜀汉右将军、宕渠候勾扶,唐兵部侍郎陈能、户部侍郎陈文汉、右补阙张署,辛亥革命先驱董修武,当代“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1933年,辖区有1.3万儿女参加工农红军,后来成为县团级以上干部的达500余人,其中:吴瑞林、王良太、王明坤、冯丕成、刘自双、阳自碧、张世盖、张德贵、陈其通、程登志等10人被授予将军军衔。20世纪90年代在部队中被授予将军军衔的还有张美远、马明利、朱洪德、杨在忠等。
董修武 | (1879-1915.7.29),光辉乡人,名发科,字特生,辛亥革命先驱,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 |
吴瑞林 | (1915-1995),巴州区化成镇人,海军常务副司令员,中将。 |
晏阳初 | (1890.10-1990.1),男,曾名遇春、兴复、云霖,原巴中县巴州镇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1987年10月15日美国总统里根在总统办公室授予晏阳初“终止饥饿终生成就奖”。 |
以上参考 |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2018年7月31日,巴州区被四川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2019年3月,巴州区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3月31日,巴州区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0年6月29日,巴州区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1年1月18日,巴州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2月,巴州区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1年3月18日,巴州区入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
2021年5月7日,巴州区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1月,巴州区被四川省政府决定命名巴州区为首批省级生态县。
2023年2月,巴州区被表扬为2022年度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