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 编辑

四川省成都市辖区

武侯区武侯区

武侯区,四川省成都市辖区,位于成都市西南部,总面积75.36平方千米,东与锦江区隔江相望,南与高新区、双流区接壤,西与双流区相连,北与青羊区毗邻。全境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截至2023年,辖15个街道,共71个社区。截至2023年末,武侯区常住人口为19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100%。武侯区是成都老五区之一,所辖区域古为蜀国地域。宋、元、明、清、民国时,分属成都府、华阳县和双流县。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区划调整设立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等5个城区。武侯区因区内著名的武侯祠而得名。武侯区是国务院定位的“高科技文化区”,先后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等荣誉。2023年,武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1%。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武侯区

外文名:Wuhou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510107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四川省成都市

地理位置:成都中心城区西南部

面积:75.36 km²

下辖地区:15个街道(含成都高新区托管的4个街道)

政府驻地:浆洗街街道武侯祠大街264号

电话区号:028

邮政编码:610041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191 万(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武侯祠、望江楼、清水河

火车站:成都南站

车牌代码:川A、川G

地区生产总值:1457.0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武侯区因区内蜚声中外的武侯祠而得名,所辖区域古为蜀国地域。

秦时,属蜀郡。

三国时,属汉益州蜀郡成都县。

唐时,分属益州华阳县和双流县。

宋、元、明、清、民国时,分属成都府、华阳县和双流县。

20世纪50年代,分属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郊区及双流县、华阳县。60年代以后,分属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和双流县。

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区划调整设立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等5个城区。

1991年1月1日,武侯区正式对外办公。

武侯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武侯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南部,东与锦江区隔河相望,北与青羊区毗邻,西南与双流区接壤,东南与高新区相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3°56′45″—104°05′33″、北纬30°34′31″—30°39′49″之间。东西长约13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总面积76.36平方千米。

武侯区

地形地貌

武侯区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政区地形呈蝶状,平均海拔高度570.50米,以沙土为主,土地肥沃,属都江堰自流灌区。江安河、锦江(南河、府河)、清水河流经武侯区时于东、西、北三面形成环围之状。

气候条件

武侯区境内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但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出现倒春寒;夏季较热,多大雨、暴雨;秋季气温下降快,多连绵阴雨;冬季温暖,空气潮湿,少霜雪,多云雾,日照少,少数年份有积雪。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3年,武侯区辖15个街道。武侯区人民政府驻浆洗街街道武侯祠大街264号。

一、直辖乡级行政区划单位

(一)浆洗街街道(洗面桥巷25号)

·洗面桥社区·蜀汉街社区·锦里社区·少陵社区·百花社区·双楠社区·广福桥社区·七道堰社区·楠欣社区

(二)望江路街道(郭家桥北街78号)

·老马路社区·共和路社区·棕东社区·郭家桥社区·新生路社区

(三)玉林街道(盛隆街6号)

·玉林北路社区·玉林东路社区·倪家桥社区·九如村社区·电信路社区·黉门街社区·棕南社区·棕北社区·跳伞塔社区

·新南路社区·南虹村社区

(四)火车南站街道(棕树东街6号)

·桐梓林社区·锦官新城社区·得胜社区·高攀桥社区·长寿苑社区·南站社区

(五)晋阳街道(吉福南路9号)

·金雁社区·沙堰社区·晋阳社区·吉福社区·晋吉社区

(六)红牌楼街道(佳灵路9号)

·竹园社区·长城社区·龙爪社区·双丰社区·龙腾社区·太平社区·丽都花园社区

(七)簇桥街道(福锦路二段239号)

·新城社区·龙井社区·双凤社区·七里社区·锦城社区

(八)机投桥街道(草金东路48号)

·万寿桥社区·半边街社区·潮音社区·果堰社区·机投社区·白佛社区

(九)金花桥街道(草金路北段99号)

·江安河社区·金花社区·永康社区·陆坝社区·文昌社区·井社区·马家河社区·花龙门社区·芙蓉园社区

(十)簇锦街道(顺兴路331号)

·团结社区·永兴社区·顺和社区·高碑社区·顺江社区·铁佛社区

(十一)华兴街道(南桥二路99号)

·南桥社区·三河社区·沈家桥社区

二、委托成都高新区管理区域

(十二)芳草街街道(神仙树西路4号)

·沙子堰社区·蓓蕾社区·紫荆社区·紫竹社区·紫薇社区·神仙树社区·盛泰社区

(十三)肖家河街道(新乐中街79号)

·永丰社区·兴蓉社区·正街社区·科园社区·新北社区·新盛社区·新光社区

(十四)石羊街道(家和街18号)

·新园社区·新街社区·庆安社区·三元社区·新南社区·府城社区·锦城社区·美洲花园社区·盛兴社区·盛华社区

·盛乐社区·锦羊社区·锦晖社区·府盛社区

(十五)桂溪街道(天仁路176号)

·三瓦窑社区·和平社区·益州社区·永安社区·南新社区·天华社区·临江社区·交子公园社区·月牙湖社区·吉泰社区

·大社区·昆华社区·科创社区

武侯区标准地图

 武侯区标准地图 武侯区标准地图

 武侯区标准地图 武侯区标准地图

 武侯区卫星图 武侯区卫星图

武侯区电子地图武侯区电子地图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武侯区常住人口为1206568人 。

截至2021年末,武侯区常住人口12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万人,增长0.7%,城镇化率100%。年末户籍人口67.68万人,其中,男性32.61万人,女性35.0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428人,出生率9.5‰;死亡人口2866人,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5.3‰;人口机械增长率19.5‰

截至2022年末,武侯区常住人口121.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8万人,增长0.3%,城镇化率100%。年末户籍人口67.98万人,其中,男性32.67万人,女性35.3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686人,出生率11.3‰;死亡人口9646人,死亡率14.2‰;人口自然增长率-2.9‰;人口机械增长率13‰。

截至2023年末,武侯区常住人口191万人,比上年末增幅1.78%,城镇化率100%。

政治

编辑

武侯区主要领导(截至2024年3月)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许兴国

区长

景波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燎

区政协主席

贺欣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武侯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37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3万元,增长8.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0.7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2.0亿元,增长0.2%。三次产业结构为0.001:13.89:86.11。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4.5%和25.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2710元,增长0%。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76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4%。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8.4%。

2022年,武侯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3亿元,比上年同比下降2.4%,同口径增长1.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8亿元,同比下降5%,同口径下降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8.1亿元,增长16.2%。

2022年,武侯区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5%。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0.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1%。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6.4%,公共服务投资增长13%,民间投资增长54.7%。

2022年,武侯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72元,比上年增长3.8%。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33304元,增长3.6%;经营净收入5672元,增长5.8%;财产净收入6224元,增长4.9%;转移净收入12972元,增长3%。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2519元,增长1.4%。

根据成都市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3年武侯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457.0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80 万元,增长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88.4 亿元,增长 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268.6 亿元,增长 6.8%。三次产业结构为 0.001:12.929:87.070。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5%和 9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19205 元,增长 5.8%。

第一产业

2022年,武侯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6万元,比上年增长8.5%。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7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

2023年,武侯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3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 180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

第二产业

2022年,武侯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64.7亿元,比上年下降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16个行业大类中7个行业产值增长: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37.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9.3%,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6.4%,汽车制造业增长7.9%,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6.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个行业产值下降:通用设备制造业比上年下降1.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5%,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6.5%,金属制品业下降8.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0.3%,食品制造业下降10.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1%,医药制造业下降22.9%。

2022年,武侯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利润总额20.9亿元,下降7.6%;年末资产总计322.4亿元,增长7.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0.7%。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0.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57亿元,比上年下降2.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4.6%;高技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7.6亿元,比上年下降5.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8.9%。

2023年,武侯区实现工业增加值7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2.6%。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5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17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3.1%。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 17 个行业大类中 12 个行业产值增长:纺织业比上年增长 41.8%,汽车制造业增长 41.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 21.9%,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 21.9%,食品制造业增长 13.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13.2%,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 13.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12.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8.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4.6%,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 4.4%,金属制品业增长 4.1%;5 个行业产值下降:纺织服装、服饰业比上年下降 4.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 10.3%,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 1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 12.5%,医药制造业下降 53.5%。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

2022年,武侯区共7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21.6%;开发项目施工面积680.4万平方米,增长8.3%,其中新开工面积116.8万平方米,增长56.1%。商品房销售面积63.5万平方米,下降37.2%;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45.7亿元,下降37%。

2023年,武侯区共 72 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开发项目施工面积 548.5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19.4%,其中新开工面积 50.5 万平方米,下降 56.8%。商品房销售面积 77.9 万平方米,增长 22.6%;实现商品房销售额 184.1 亿元,增长 26.4%。

零售业

2022年,武侯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4.5亿元,比上年下降3.7%,其中:餐饮收入114亿元,下降8.7%,商品零售额1050.4亿元,下降3.2%。342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企业实现零售额856.3亿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487.3亿元,下降3.5%。

旅游业

2022年,武侯区全年旅游人数24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7.6亿元。现有A级旅游景区4个,其中4A旅游景区3个,3A旅游景区1个;星级酒店3家:五星1家、三星1家、二星1家;绿色饭店7家、智慧旅游饭店1家、文化主题酒店2家、主题旅游客栈1家;旅行社174家,其中分社92家,服务网点121家。

2023年,武侯区旅游人数 2992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392 亿元。现有:A 级旅游景区 4 个,其中 4A 景区 3 个,3A 景区 1 个;星级酒店 2 家,其中五星 1 家,三星 1 家;绿色饭店 7 家、智慧旅游饭店 1 家、文化主题酒店 2 家、主题旅游客栈 1 家;旅行社 221 家、分社 254 家、服务网点 143 家。

对外贸易

2022年,武侯区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引进市外内资项目446个;实际到位内资180.1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4.97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总数130家;推动71个重大项目注册,引进市级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20个;落地产业链配套项目10个;新增外资企业40家,外商直接投资(FDI)7423万美元;举办大型投资营销活动17场,签约投资促进重大项目38个,签约总金额452亿元。

2022年,武侯区外贸进出口总额 187.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1%;实际到位内资 191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7 亿元;世界 500 强企业总数 136 家;推动 92 个重大项目注册,其中,新引进市级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 23 个,落地产业链配套项目 12 个;新增外资企业 77 家,外商直接投资(FDI)2947 万美元;举办各类投资营销活动 123 场,签约投资促进重大项目 75 个,签约总金额约 380 亿元。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武侯区组织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70项,获得国家、省、市级立项243项,资助资金7845.5万元。全年安排区财政科技资金2.2亿元。全区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9个,市级技术中心55个。有效发明专利累积量10765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02342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46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武侯区共有中小学77所,其中公办中小学59所,民办中小学18所。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101347人,教职工796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9922人,教职工868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0人,教职工34人。幼儿园150所,其中公办幼儿园67所,民办幼儿园83所,在园幼儿33889人,教职工6338人。新改扩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小学、幼儿园8所,增加学位7110个。全年教育总投入23.2亿元,同比增长2.8%,落实保障教育惠民资金0.3亿元。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4%。接收5959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8.8%,共有全国网球特色学校6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3所、全国篮球特色学校5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24所。

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武侯区全区有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70.4万册,文化馆1个,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1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1个,博物馆10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图书馆注册读者5.8万人,文献外借17.5万册次,接待到馆读者36万人次。全年举办群众文化活动4280余场次,线上线下服务群众270万余人次。区文化馆开设文化艺术培训班130个,开展公益讲座20余场、公益展览10场。

体育事业

2022年,武侯区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62场次,参与人数80万余人次。举办2项大型赛事。室外健身设施新建31条、补建11条。完成5474人免费国民体质测试和健身指导,向群众免费开放体育锻炼70200人次、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40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武侯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07个,其中,医院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134张,卫生技术人员35847人,其中,执业医师12535人(含助理医师),注册护士17607人。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2528.9万人次,其中,医院2020.8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4万人次。全区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05个,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74%。全面实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阳光救助”工作,免费救助患者89人,社区管理率97.9%。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1.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8‰,辖区户籍活产数3124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8.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8%,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8.2%。辖区助产服务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19901人,筛查率99.6%;新生儿听力免费筛查19849人,筛查率99.4%;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19991人,筛查率100%。

财政建设

2021年4月7日,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时间为期三年。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武侯区城镇新增就业17391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816人,其中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5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2022年,武侯区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金累计征收124.6亿元,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0.9万人,失业保险人数63万人,工伤保险人数65.1万人。

2022年,武侯区全年共为1.6万人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451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108人次,49.7万元。为403名特殊困难群众购买“雪中送炭”专项意外及补充医疗保险260.5万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455人次,60.8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支出230.6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支出403.3万元。惠民殡葬补贴289.4万元。提供居家养老服务2.15万人次,支付服务费用156.4万元;为5.01万名70岁以上老人购买“松鹤延年”保险,支付意外伤害及健康保险799.1万元;向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补贴2802万元。新增养老助餐点位2个,为7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助餐补贴5.04万元。通过“慈善惠民超市”为低保、特困9944人提供购物补贴107.95万元。完成2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新增家庭照护床位250张。年末共有养老院28所,床位数4100张,入住老人1530人。

交通运输

编辑
武侯区交通便捷,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穿境而过。川藏路、武侯大道、货运大道等交通网络纵横交错,成都市火车南站位于辖区东南面,紧邻双流国际航空港。距离双流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而火车南站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和服务港口,是其向西部和南部交通集散的承载体,有8条轨道交通线路途经武侯区内部,其中,3、9、10号线临着川藏路,3、9号线是横穿武侯新城功能区。

历史文化

编辑
三国蜀汉文化在武侯区域内得到传承弘扬,其中通过《三国演义》所讲述的主要历史故事所表现出的忠义、民本、廉政、谋略等精神内容对当代武侯人精神世界和价值观有着明显影响。三国蜀汉文化已成为武侯特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武侯区曾多次承办成都市三国文化节,“传承诸葛智慧,谱写武侯华章”已成为武侯区的一种精神理念。

风景名胜

编辑

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成都南门武侯祠大街,武侯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武侯祠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祠堂。武侯祠占地面积五十六亩(37000平方米)。今存高达12米的刘备墓(惠陵)、蜀汉“直百五铢钱”和47尊蜀汉人物塑像等珍贵文物。尤以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出师表》和文、书、刻号称“三绝”的《汉丞相诸葛亮武侯祠堂碑》最为知名。

武侯祠武侯祠

望江楼公园

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区,园内的主要建筑,是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其纪念性建筑有:薛涛井、濯锦楼、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园内崇丽阁系晚清重建,极为壮观,是成都一大标志性建筑。园中种植100余种竹。形成该园独有的风格。

望江楼望江楼

清水河公园

清水河公园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机投桥街道万寿村,紧邻清水河与三环路接壤,占地面积33.33万平方米。公园于2004年12月开工,2005年9月竣工,总投资2230万元。公园以市树银杏、市花芙蓉为主题,其历史内涵源于前蜀皇帝王建。公园景区由主大门景区、银杏广场景区、儿童活动娱乐和健身区、湖岸景区、郊野森林氧吧景区五大部分组成。

荣誉称号

编辑
2017年12月14日,武侯区荣获2017年工业百强县区。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武侯区当选2018年中国百强区。

2020年1月,武侯区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第二位。

2020年2月,武侯区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14;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3月,武侯区入选2020中国双创活力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4月,武侯区入选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排名第一。

2020年6月9日,武侯区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6月,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人口流入百强榜”,排名第8位。

2020年6月29日,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2020年9月10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69位。

2020年11月17日,荣获2020中国楼宇经济领军发展城区奖。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1月,入选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2021年4月,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

2021年8月17日,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1年9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公布,武侯区入选特色基地(社区治理)。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4月,入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2022年7月,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18。

2023年3月,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排名第15名。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15。

2024年1月,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下一篇 自流井区

上一篇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