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皮导板 编辑
西皮导板,京剧西皮板式之一。西皮导板是西皮散板的延伸和发展,导板只有上句形式。它是大唱段的起始句,常用于剧中人感情激越奔放之时。
中文名:西皮导板
性质:京剧西皮板式之一
所属剧种:京剧
原型:西皮散板
老生戏如《击鼓骂曹》中祢衡唱的“谗臣当道谋汉朝”、《珠帘寨》中李克用唱的“昔日有个三大贤”等;旦角戏如《女起解》中苏三唱的“玉堂春含悲泪忙往前进”等;老旦戏如《赤桑镇》中吴妙贞唱的“见包拯怒火满胸膛”等;净角戏如《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小生戏如《辕门射戟》中吕布唱的“某家今日设琼浆”等。
西皮导板用特定的锣鼓开唱,这个锣经的名字也叫“导板”,因为它是导板的头,很多人就把它叫作了“导板头”,这与散板的开唱锣鼓“凤点头”、“扭丝”、“撞金钟”是明显不同的。
导板的过门和唱腔比散板更宁重、更延伸、比散板的音域更高,导板的旋律比散板更长和更具有终止感。
花脸的西皮导板与老生的西皮导板,开唱锣鼓、大过门起唱、唱腔结构等方面,基本相同,行当有别韵味不同是自然的。导板的句尾落音与散板上句的落音基本相同。不过老生、花脸的西皮导板落音是落2、3音的较多,西皮散板也是这些落音,老生老旦嘎调式的高音域导板很常见。“嘎调”唱法才落5、和高音1。
我们再介绍一个老旦的西皮导板。老旦行当的西皮导板,用“嘎调”式唱法的较多,也就是用高音区旋律和激昂的长腔,表达剧中人的情感。《李逵探母》“铁牛孩儿回家转”和《四郎探母》中老旦的西皮导板,情景相同,同样都是分别数载,期盼已久,母子团聚之时所唱,都是用的音域较高的“嘎调唱法”。
旦角的西皮导板落高音1的最多,当然也可落 6。《玉堂春》“玉堂春跪至在都察院”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旦角西皮导板。旦角西皮散板的上句没有落高音“1”的, 散板上句一般落“6”,也有落“2”的,旦角的西皮导板在散板的基础上扩展延伸,从平常状态的旋律发展为高音域、加长旋律和拖音,尾音落在高音“1”上,便富有相对终止感,和更具有激情。
不管是什么行当的西皮导板,这个起始句后,可以与任何板式的唱腔相接。如导板后可以接回龙、原板、也可以接慢板,可以接二六、流水、也可以接快板、散板等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